這些精英為什麼會死(中下)?

本文接自上一篇文章,鏈接為:這些精英為什麼會死(中上)?


看到這裡,你應該差不多意識到了,我們現在還只是在談,如何識別到自己的感受,那麼識別了我們的情緒之後,我們該如何去擺脫我們的感受對我們的控制的呢?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是不需要完全否定我們的感受的,只有我們能明確的認識到,我們的感受驅動我們產生的行為,對我們想要的結果產生的是負面影響的時候,我們才需要去聽從我們理智,而否定我們的感受,讓我們的行為去跟隨我們理智的指引。

這裡舉個例子:

如果你是一個有些畏懼和他人交互的人,當有人說話做事總是反覆的會讓你感覺心理不舒服,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做?

聽從你的內心感受的驅動,你可能會說,哎呀,去和別人爭吵是不對的,這樣不平和,不大度,我要憋著內心的感受,不能和別人爭吵。

這個時候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被自己的恐懼感所驅動,你的行為就只會遵從自己內在的感受,一直憋著自己的感受,憋到內傷,憋到性格不正常,憋到某一天你再也憋不住了,變成一個在別人眼裡情緒異常的人。

如果你意識到,這個內在聲音僅僅是你的感受的再現,不一定適合當前的情況,你就可以去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是適合自己面對的情況。

即,如果讓你不舒服的是一個對你掌握生殺大權,而又喜怒無常的人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能做的,真的就只能是不斷的討好對方,以保障自己的生存。

如果不是這種情況的話,和這個人關係良好給你帶來的收益遠遠大於關係惡化帶來的收益,那麼委屈自己的感受,慣著對方其實對你蠻有幫助,那麼慣著對方其實也並不吃虧。

如果關係良好,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好處,且關係惡化,對你並不會產生任何負面影響,那你何必委屈自己的感受,硬是慣著別人,而把自己的個性憋成人際交往恐懼的類型呢?

於是你就擺脫了感受對你的控制,有了為自己做選擇的自由。

到這一步,又有一個問題冒出來了,我的內心世界的感受的驅動力太過強大了,我不去滿足我的這個感受,我就像有一萬隻螞蟻在撓我的心,像有一把大火在灼燒我的肌膚,我的理智無法戰勝我的感受和情緒,怎麼辦啊?

從經驗上來看,有部分人,是沒有這種問題的,這部分人只要識別了自己不合理的感受機制,不能帶來想要的結果的時候,自然就屏蔽了感受的驅動功能,按照自己的理智行事。

然而還有一部分人,會出現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內心的感受冒出來之後,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反而會在機緣巧合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內在感受的驅動能力越來越強大,強大到自己完全無法自控。

在這裡,有一個典型的案例,是一個人一定要通過自己的行動,做一些事情,才能平息自己內心不適感的極端情況。

https://www.zhihu.com/video/943564279463591936

這是一個殺人犯行刑前的採訪視頻,他的「屈辱感,被欺騙感」驅動他的行為,結束了兩個人的生命,並搭上了自的生命作為代價。在採訪中,他合理化了自己的行為,且對自己行為的描述是並不後悔,反而是覺得出了這口惡氣,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也是值了。

作為讀者你的,覺得他的這種付出自己生命作為代價,也要讓自己出口惡氣的選擇,是值得的么?

希望你的答案是不值得,我很難想像一個人會覺得這麼做是值得的。

那麼當我們已經進入了這種狀態,該如何避免被這種狀態控制我們的行為呢?

不好意思,一旦掉入這個狀態中,並沒有什麼很好的方式,能讓你一下子從這種狀態跳出來。甚至進入這種狀態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難脫離這種狀態。

幸運的是,我們有一些辦法,在我們尚未掉入這種狀態中的時候,讓自己有機會調節自己的感受,鍛煉自己和這些不適感相處的能力,減少這些不適感的破壞力。

要談這些辦法,就要提及一個心理學比較出名的分支「認知行為心理學」,來聊一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過程。

針對這個認知模型,有幾點需要強調的:

1、注意力是很重要的資源,而且是有限的,並且注意力會集中到什麼事情上,和人的腦海里的背景音是有很大關係的,即認知加工會導致注意力集中的偏好,而注意力集中的偏向,會導致人們更在乎自己原本就在乎的事情,進而促發一個注意力強化的循環,不過,多數人其實是意識不到注意力是有限的。意識不到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我們注意不到的東西,是在我們注意力範圍之外,我們無法注意到我們未注意到的東西。

2、我們對採集進入腦海中的訊息的加工,是會強化我們腦海中本身的加工機制的,當我們印象強化的速度,遠遠大於記憶消散的速度,在人的認知機制中,就會呈現認知的自我強化的循環。即,我認為一個事情是很容易發生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就更加認為這個事情是非常容易發生的,進而形成自己的信念;或者我認為一個人是壞人,那麼一旦我每天積累的這個人是個壞人的印象,多於我每天遺忘的印象的時候,那麼我的印象中,這個人是一個壞人的印象就會越來越強烈,強烈到這個人所有中性的行為,甚至善意的行為,在我的腦海里也會被解釋為是很壞的行為。

這裡就不用情殺犯人的例子來描述這個認知結構圖了,殺人犯的認知過程雖然也可以用這個模型解釋,但是這個案例有一些極端,我還是引用被打壓的小朋友的父母認知做這個認知圖的舉例,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會常見一些。

https://www.zhihu.com/video/943564340918497280

這個視頻只是小朋友被父母一次教訓的情況,我這裡脫離我們實際看到的訊息,假設在平時生活中,父母也是這麼對待小朋友的,在這個小朋友的父母的認知行為模型中,會是這麼個情況:

小朋友做了一個事情

→→→家長的注意力抓取到這個事情

→→→家長的認知加工過程,將這個事情判定為小朋友明知故犯

→→→引發家長內心的不適感(多數是恐懼未來不想看到的情況,如孩子無法適應這個社會

→→→被感受驅動的家長開始輸出自己的行為

→→→逼迫孩子認錯,家長認為孩子認錯了畢竟保障了,以後就不會再犯了

→→→孩子的抵觸

→→→再次強化家長對未來的恐懼

→→→家長再次輸出自己的行為壓制孩子

→→→進一步強化家長的注意力集中範圍

→→→家長在生活中更加容易注意到孩子能引發其相似感受的問題。

整個過程是極其迅速的,父母很少能意識到自己的訊息加工是存在這麼一個過程的。

在多次這樣反覆強化之後,在真實的世界中,孩子到底為什麼做了某些事情,家長已經不再有興趣去弄清楚了,所有家長的注意力抓取到的訊息,家長都會傾向於解釋為這個孩子倔強,這個孩子任性,這個孩子未來無法面對自己的生活,並且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用語言告知孩子,你是倔強的,你不能這麼倔強。

要解決這個負面強化的問題,在這個圖形中,有幾個關鍵的點是可以我們加以人工干預的。

1、注意力集中訓練,即,控制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特定事情上的能力

訓練方式非常簡單,但是非常枯燥,非常考驗耐心。

在你感受到恐懼,憤怒,或者焦慮的苗頭的時候,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上來,比如拂面的微風(觸覺),比如空氣中的味道(嗅覺),比如眼裡看到的綠色植被(視覺),甚至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等等,集中到某些當下的感受中,這個時候,注意力集中焦點就會被轉移。體內的恐懼,憤怒,焦慮等感受,就會消散,而不再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簡單的來說,這其實是用另外一件事取代了這些異常感受在我們內心的存在。

2、內在加工機制,我們腦海里的機制雖說是受到我們之前生活的影響而形成的,但是其他這種內在加工機制,歸根結底是我們內心的想法,這些想法其實是可以被我們控制的,即,當我們認為一件事情不好的時候,那是因為我們看到這件事情的負面的一面,如果我們看到這個事情的正面的有教育意義的一面之後,對這個事情的感受就會從拒絕,不接受,有不好的感覺,變成,接受,擁抱,有積極的感覺

比如,孩子搖搖晃晃的學步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這個時候父親如果非常焦慮的擔心,可能會跑過去責怪孩子,你看你能不能小心一點,這麼不小心,摔壞了,怎麼辦?你看,衣服都髒了,還要洗,你看你走路都走不好,以後怎麼辦,普拉普拉普拉~~~~

而當這位父親,把孩子跌倒摔破膝蓋,以及弄髒衣服當作是孩子自己成長的路長必須要支付的代價,而父親要做的,僅僅是需要保護孩子不受到致命傷,以及孩子沒有勇氣的時候鼓勵孩子的時候,那麼父親就行為就會變成微笑著鼓勵孩子,說,加油,說不用怕,有爸爸再,我們進步了,再加油,你好棒~~~

不同的解釋機制,會帶來不同的感受,以及不同的行為結果。

這兩點,是非常重要的訓練我們和異常感受相處能力的入手點,但是這兩個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我們長久的鍛煉,這兩種能力都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後天逐步建立到我們的「超我」中。

具體怎麼安排鍛煉的日程,我這裡就不給出建議了,聰明你的可以自行安排。

這裡只舉一個自我干預的例子,這是我近期生活中遇到的真實事件。

女兒和外面遇到的小朋友玩了一會兒,熟悉了,兩個人一起來找我,女兒指著對方說,他想玩你手機里的遊戲,而對方指著女兒說,是她想玩你手機里的遊戲。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剛認識的小朋友應該不會和我說謊,我不是他的父母,並沒有管教過他,他不會害怕我,應該是女兒想玩,找借口推脫說是對方想玩,這樣我就不會責怪她了。

有了這個判斷我的內心已經升起了不適感,因為我從小接受的教育並不能接受孩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欲求而說謊。在社會上被大家認定為一個經常說謊的人,會導致孩子未來不好生存的。

我第一個反應是要管教孩子,在我開始和孩子溝通之前,我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其他的事情上去,我告訴自己,我剛才只是被自己的感受抓住了,這個事情晚一些處理其實並沒有關係,不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孩子長大還有好久,我有很多的時間可以教育孩子,並不著急這半個小時。

著手處理完手上的事情,我開始安靜的想一下,孩子為什麼要說謊,我判斷是孩子的感受驅使的,想要玩耍的快樂,又不想被我責問,於是我來到孩子面前,告訴為孩子,我們不能把一些自己覺得不好的事情推到別人身上,這樣別人就承擔了他們本來不應該承擔的事情,別人心理會不舒服的,如果是你想玩,沒關係,告訴爸爸,爸爸不會凶你,你只要控制自己玩的時間,嘗試在遊戲的時候,用腦子去尋找最佳的辦法,獲得鍛煉就好了。

孩子有些不那麼興高采烈了,說好吧,我說實話,的確是那個小朋友要玩的。

這個時候,我內心冒出兩個念頭,不會吧,我女兒怎麼這麼倔強,還是不承認,同時我也想,很有可能真的我誤會了女兒,我要找這個小朋友問清楚,

於是,帶著女兒找到了這個小朋友,再三詢問他們的原話之後,得到了這麼個結果,是女兒覺得對方年齡大一些,肯定會玩的好一些,想看對方玩,對方也答應要玩給女兒看。

於是在兩個人的表述里,就變成了對方想玩。

其實他們想表達的是「一個人是想看對方玩,而另一個人是想來操作著玩」。

了解清楚之後我直接掏出了手機給了他們。

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對孩子發火。

這件事讓我確認了自己的認知判斷,在我照顧孩子的感受之後,孩子不會刻意騙我。

產生了這種被欺騙感,多數是認知上的不一致導致的。

並且我的注意力不再會被我刻意鎖定到識別孩子是否會欺騙我的甄別上。


寫了那麼多,已經進入了如何自我調整認知結構的範疇了,其實寫這些,是想說,很多時候,根植在我們內部的「適應機制」,會讓我們沒有選擇,即一旦進入某種情境中,我們的某些感受就會被激發,進而我們的感受就會激發我們對應的行為。

換句話說,這相當於是人類進化的自然篩選的過程,提前為我們的行為做出了選擇。而剝奪了我們在當下的選擇權。

我所主張的是,其實我們還是有選擇的自由的。

當你能意識到自己的某些直接反應,在有些情況下不再是最好的選擇,並且你強化了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控制的能力,以及腦子裡的認加工機制的能力之後,那麼你就有了,選擇的自由,或者更準確的說,我們擁有了更高的概率能夠自己為自己做主。

這種選擇的自由,讓我們有機會更好的認知和掌握我們身邊的世界。

只有我們的行為有了選擇的自由之後,我們才能談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才是更好的,才是更加理性的,而不是在面對教育的時候,僅僅是由我們的感受做出判斷。


本篇就到這裡,下一篇我們著重談一個問題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有任何想說的,或者想讓我聊的,歡迎您的留言哦~


肥叔:這些精英為什麼會死(上)?zhuanlan.zhihu.com圖標肥叔:這些精英為什麼會死(中上)?zhuanlan.zhihu.com圖標肥叔:這些精英為什麼會死(下)?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公眾號:百家心理

不定期更新心理學知識的科普文章。

關注後發送「九型人格」可以獲得九型人格測試。

發送「心理健康自評」可以獲得SCL90心理自評測試。

發送「書籍」可以獲得肥叔推薦的心理學書籍。

推薦閱讀:

什麼是負面情緒?怎麼消除負面情緒?
這些精英為什麼會死(中上)?

TAG:教育 | 感受 | 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