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糖能提鮮?不,這才是正確的提鮮的方法

番茄燉牛肉、白菜炒肉絲、蚝油杏鮑菇…

是什麼讓食材們兩兩搭配,走在了一起?

是「鮮味」!鮮味讓食材之間產生效果拔群的力量~

到底什麼是「鮮」,如何做出鮮美無比的菜肴呢?

請跟隨本文走進「鮮味」的世界~


鮮味的由來

「五味「也就是「酸、苦、甘、辛、咸」,出自《黃帝內經》,是大家從小就了解的五種基本味覺。(現在我們已經把辛辣認作是一種痛覺)

其實還有一種味道存在於雞湯、大閘蟹等眾多美食之中,是一種連眉毛都會掉下來的口感,不錯、這就是鮮味。

食物鮮美的味道從何而來呢?日本學者池田菊苗在1909年找到了答案:當時他從昆布(海帶)萃取出一種白色化合物—谷氨酸(它的鈉鹽谷氨酸鈉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並將其產生的味道效果命名為「Umami(鮮味)」。

直到2000年左右,分子生物學家發現了谷氨酸的受體(有專門的味蕾感受谷氨酸)。此後鮮味同酸、甜、苦、咸一樣,成為大家公認的五種基本味道之一。

如今我們運用最多的呈鮮味物質主要是兩類:

  • 谷氨酸(海帶、乳酪、熟了的番茄、熟成的肉類、醬油、蚝油、魚露、大豆、白菜等食物富含遊離谷氨酸)
  • 核苷酸(包括肌苷酸(禽畜類、魚類等)與鳥苷酸(菌菇類))

鮮味的運用

不知從何時起,「燒菜時加少許糖提鮮」這句話廣為流傳,糖雖然用途非常廣泛(可以減少苦味、弱化酸味等),但並沒有提鮮這個功能,真正能夠提升鮮味的方式主要是兩種:

  • 靠鹽提鮮:往含有鮮味的菜肴中加適量的鹽(食物中的谷氨酸能結合鹽里的鈉離子成為易溶於水的谷氨酸鈉)能凸顯出鮮味(例如各種肉類湯品)。
  • 搭配使用含有不同鮮味成分的食物:富含谷氨酸的食物+富含核苷酸的食物= 數倍甚至數十倍的鮮味(這個效果又被稱作鮮味的相乘效果)

相乘效果的具體機理:如圖一所示,谷氨酸嵌入到味覺受體時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鮮味,然而單獨食用蘊含在食物中的谷氨酸所產生的鮮味相對微弱,不過若跟核苷酸一同入口(圖二),核苷酸會改變谷氨酸味覺受體的形狀,促使受體向大腦傳遞更強的鮮味訊號。

圖一

圖二

所以我們可以在煲湯時放入一個番茄;菌菇類用蚝油炒;白菜加些肉絲炒等搭配方式提鮮。

大家也可以大膽嘗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味哦~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烹飪 | 味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