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的奇妙冒險第二話

經過第一話的鋪墊,終於輪到我們的主角淮軍出場了。

說起淮軍,大部分人的印象不說是精銳之師,至少還是體面整潔裝備不錯的。

不過實際上嘛。。。。至少1862年剛剛成立的淮軍,其實是這樣的:

也怪不得當時有人嘲諷他們是叫花子部隊,畢竟他們的頭頭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

復李黼堂(即李桓-時任江西布政使)書——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初八日辰刻

復吳方伯(即吳煦-時任江蘇布政使)書——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十四日夜

復周主事(即周騰虎-時任戶部主事)書——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十四日夜

為了湊齊淮軍的糧餉補給,李鴻章從江西一路要飯要到江蘇,最後還被迫找門路找到了戶部的周騰虎頭上,實在是說不上比他的窮部下們好到哪裡去。幸好,上海來的大財主們沒有讓他們挨多久的餓。

復曾十二大人(所指存疑)書——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二十五日

當然了窮人窮怕了,到上海路上也不忘了多要點錢,多多益善,多多益善。

復甦紳錢農部潘比部書——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二十六日

當然是哪裡有錢去哪裡啦,至於朝廷旨意,都是可以通融通融的。

復沈中丞(即沈葆楨-時任江西巡撫)書——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初二日

至於其他人問起來,我這幾千號人當然是被幾位上海官紳帶著幾條輪船「劫」走的了。

當然,玩笑歸玩笑,實際情況就是隨著江南戰區被太平天國軍隊打了個稀巴爛,實際上地方政府、各路清軍和中央朝廷之間已經不是一個緊密的系統,而是彼此鬆散的聯合體,中央的命令在兩邊未必能得到執行,地方政府未必能給各路軍隊補給糧餉,各路軍隊也未必能為地方政府守土安民。即使是曾國藩的湘軍,糧餉也頻繁被拖欠,這也是湘軍軍紀敗壞的重要因素之一。實際上如果不是上海官紳擔保負責餉銀,李鴻章的淮軍根本不會起程,李鴻章信中所謂分兵鎮江云云,不過是向地方索餉時候的煙霧彈罷了。

然而當李鴻章到了上海的時候,卻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上海外圍已經盡數丟失,不過靠英法軍隊勉強支撐,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再貪財的商人也不願意貿然前往上海貿易,關稅自然也大幅縮水。而上海的政局也是亂成一鍋粥,以至於之前的江蘇巡撫薛煥也巴不得把這個燙手的山芋趕緊甩給李鴻章。

以吳煦為首的上海地方官員因為仰人鼻息,處處巴結諂媚洋人,儼然已是唯洋人是從的標準買辦,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小團體。李鴻章這個空降的江蘇巡撫,能不能夠指揮的動他們仍然是個未知數,李鴻章在剛到上海的時候在給曾國藩的信中直接吐槽「無從下手」。

註:筠公即郭嵩燾

上曾相(即曾國藩)書——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十五日

(彩蛋:日常辱清)

咳咳,回到正題,在外圍全面丟失或者已經成為戰區的前提下,上海地區的收入已經只能依賴關稅,數量降至月入二十萬兩(emmmmm,其實湘軍每個月也就花二十多萬兩而已)。但是注意,這二十多萬兩要同時供養英法聯軍軍費、常勝軍上萬人的軍費、還有上海五萬勇營,李鴻章自己的淮軍也要包括進去,除此之外還要支援鎮江和購買漕糧運往京師,看起來富裕實際如果不加以裁減必然入不敷出。

代征長江洋稅急難籌解折——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二十七日

而且也沒有任何時間留給李鴻章去收拾局面,慢慢練兵了。從李鴻章抵達上海開始,英法聯軍就一直在催促尚有一定戰鬥力的淮軍會同掃蕩浦東,解決上海的後顧之憂。而李鴻章顯然對自己拼湊出來的淮軍沒什麼信心,多方推託敷衍。直到四月十二日英法聯軍收復青浦縣城之後,英軍統帥何伯帶病前往李鴻章營中,聲明英法軍隊下一步將進攻金山衛,截斷浦東太平軍後路,希望李鴻章派「安慶精兵」牽制和接防(言下之意即李鴻章的淮軍靠不住,還是另派人來)。何伯還宣稱如果李鴻章不派部隊那就是不打算合作,那英法聯軍攻下青浦之後就罷兵回去算了。上海當地官員見英法軍隊放出狠話,唯恐雙方決裂,也極力給李鴻章施加壓力。最終經過討價還價,李鴻章答應於二十日派遣淮軍四千人進駐南匯和奉賢交界的周浦鎮,以牽制太平軍。

四月十八日,經過準備,英法聯軍何伯、卜羅德二人率領英法聯軍三千餘人,華爾帶常勝軍兩千餘人,開始進攻浦東太平軍。四月十九日,聯軍開始進攻第一個目標——奉賢縣的南橋鎮,太平軍在此搭建了臨時的土城,憑城據守。這次太平軍做了充分的準備,加固了壕溝工事築起三道防線,單純炮擊已經不能起到太好的效果。聯軍被迫以部隊發動衝鋒,在法軍統帥的卜羅德的率領下,向太平軍防線發動衝擊。

在纏鬥過程中,太平軍的槍擊精準命中了在前線督戰的卜羅德的胸口,卜羅德當時就失去意識。翻譯官扶著他走了二十餘步之後,倒地氣絕,法國駐華分艦隊司令海軍少將卜羅德就此一命嗚呼,成為太平軍或者說清朝滅亡以前中國軍隊擊斃的最高級外國軍官。英法聯軍指揮官陣亡,不得不在付出不小的傷亡後停止進攻。接下來,聯軍調上來大口徑火炮用更加強的火力轟擊南橋,將太平軍西面炮台及工事擊毀。儘管太平軍憑藉北面炮台依舊堅持抵抗,但英法軍隊已經進入戰壕工事展開白刃戰,太平軍力不能支一邊抵抗一邊撤退。此時,一直在旁邊看戲的奉賢知縣陳化鯤見大勢已定,迅速加入戰局,太平軍只能向柘林鎮撤退。

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日上海局勢圖

四月二十日,經過休整聯軍乘勝進攻柘林鎮,柘林鎮也築有城寨,太平軍打算繼續憑險固守。二十一日,聯軍正在城外試炮,金山衛數千太平軍從金山衛來援柘林鎮,一邊放火遮蔽視線一邊進軍試圖偷襲聯軍炮兵,被聯軍擊退。四月二十二日,聯軍正式進攻柘林鎮,開炮轟擊柘林鎮。太平軍試圖發炮還擊,但精準度和火力均不能和聯軍相比,很快拓林鎮西門被轟碎,聯軍蜂擁而入,太平軍棄城撤退。至此,太平軍的士氣已經被接連的失敗消磨光,而失去了外圍防線的奉賢縣城也沒有多大的防守意義了。四月二十三日,奉賢知縣陳化鯤挾英法聯軍之威,乘勝率領民團鄉勇攻克奉賢縣城,太平軍在略作抵抗之後即棄城西撤。

而另一邊,二十日淮軍四千人進駐周浦,太平軍隨即也前往周浦鎮附近紮營,雙方展開對峙。二十二日程學啟率領淮軍諸部趁夜偷襲太平軍營壘,太平軍稍稍後撤,結果又遭遇了前來支援的滕嗣武、劉銘傳部,兩隻淮軍合流追擊太平軍。太平軍在新場整軍回身交戰,雙方激戰之後太平軍潰敗。淮軍乘勝直撲南匯縣城下攻打南匯縣城,但太平軍李容發部憑城據守,淮軍未能得手,撤回周浦營區。

儘管卜羅德陣亡,浦東戰線還是凱歌高奏,聯軍已經成功截斷浦東太平軍的退路,肅清浦東只是時間問題,淮軍的初戰告捷也讓李鴻章鬆了一口氣。

然而,太倉州一線遲遲沒有報告軍情,讓他有點不安。

事實上,此時李鴻章在上海戰場最大的危機即將到來。正在天京一線抵禦曾國藩的李秀成聽聞青浦嘉定失守,立即調遣蘇福省和浙江的太平軍主力,傾巢而出,直指上海。而首當其衝承受這波潮水般的攻勢的,正是還在傻乎乎圍攻太倉州的李慶琛部。

李秀成親率一萬餘人直撲太倉州,就在卜羅德陣亡的同一天,李秀成大軍抄撲李慶琛部後路,李慶琛部五千餘人全軍覆沒,李慶琛、周士濂、王國安、梁安邦等一眾官員將領統統戰死,五千勇營僅僅由參將姜德衝出二百餘人,逃往寶山大營。李秀成揮師直指寶山大營,姜德聯合寶山大營守軍日夜交戰目不交睫,苦守至二十四日,李秀成終於放棄即將有水師支援的寶山大營,揮師嘉定縣城。

而浙江的太平軍陳炳文、郜永寬部也揮師從浙江方向進攻上海。十九日,太平軍進攻駐紮在青浦外圍的趙屯港、四港口一帶,多路圍攻,擊毀炮船十餘艘。二十日,太平軍成功包圍李恆嵩部,並且從青浦方向架浮橋進攻李恆嵩部,清軍損失慘重。二十一日李恆嵩部力不能支,退守北竿山,青浦縣城門戶大開,太平軍開始進攻青浦縣城北門。二十四日,太平軍分五路圍攻北竿山,李恆嵩部又敗退至泗涇、廣富林一帶。

西線一敗塗地,聯軍和李鴻章都大驚失色,此時清軍和聯軍已經無任何縱深可言,只要青浦嘉定失守,李秀成便可直搗上海市區,諸軍也將面臨滅頂之災。

面對空前的危機,剛剛到任一個月的李鴻章應該如何化解?

下一話,淮軍將和太平軍精銳正面碰撞,經歷戰場上貨真價實的考驗。

推薦閱讀:

TAG:太平天國 | 李鴻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