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無人駕駛和無人駕駛的時代
特斯拉,又攤上事了。
文 | 北美陶哎哎
(本文於2018年1月29日,首發於個人公眾號「北美陶哎哎」)
一個星期前,晴朗的星期一,在洛杉磯405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台特斯拉Tesla Model S,撞上了一輛正停在路上處理其它任務的消防車。幸好無人受傷。
駕駛特斯拉的司機說,他是使用了這台特斯拉的半無人駕駛模式(半自動駕駛),一句話,想把事故責任推給特斯拉。於是,這一場特斯拉參與的交通事故,讓半無人駕駛和無人駕駛問題再次聚焦於美國媒體的鎂光燈下。
特斯拉的老闆Elon Musk一直致力於顛覆性的創造,比如研發各種人工智慧、以及人類如何移民火星等等。他都要上天了,而特斯拉也號稱擁有世界頂級的半無人駕駛模式技術,如此先進的技術,居然無法感應車前面停著的一輛大消防車、並且直衝衝撞上去。不得不讓民眾質疑,半無人駕駛技術是否真的成熟到可以運用在日常開車中。
先說說,完全無人駕駛、和半無人駕駛的區別。
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汽車部門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全自動),完全不需要司機,乘客可以直接躺在后座椅子上看電影、玩手機、睡大覺,當然也可以眼睜睜看著,在空蕩蕩的司機座位上,方向盤自己在轉來轉去。估計職業是司機的朋友不想要讀到這種面臨失業的鬼故事。
完全無人駕駛的汽車,在概率上是證明比一個活人開車更安全。
每個開過車的人,可以問自己,是不是在開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做到了全神貫注,有沒有過在等紅燈時看手機、開車時打電話或看信息、有沒有困到想一邊開車一邊支一跟火柴棒在眼皮之間。
大活人做不到時時刻刻地專註,機器系統卻可以做到以嚴格和持續的專註力、以及精確的判斷力開車。這種完全無人駕駛的汽車,已經在美國的鳳凰城和拉斯維加斯的公路上陸續出現了。
不過,這種無人駕駛全自動系統成本昂貴,而且頗為實驗性。很多汽車公司還沒有研發到這個階段。大部分汽車公司現在實行的是半自動系統(半無人駕駛模式),比如,特斯拉、奧迪Audi、凱迪拉克Cadillac、沃爾沃Volvo、凌志Lexus等等。
半無人駕駛系統(半自動)需要人和機器人系統共同承擔駕駛責任。
半無人駕駛系統,意思是司機開啟汽車的自動駕駛儀(Autopilot),由機器人系統在操縱方向盤和駕駛,但是仍然需要司機們專心致志、時刻關注開車的進程。在發現危險信號時,司機要做出及時的判斷。人對於方向盤和車速的操控,凌駕於機器人系統之上。
雖然從計算平均概率來講,人機共同合作的形式,會讓道路變得更安全。但只要有人的因素存在,就很難用概率推算。因為事實上,大部分司機都會有意無意濫用這種關係。
舉個例子,如果把一個相同的責任分給兩個人,那麼這兩個人中的任何一個都覺得可以依賴對方。沒有人覺得自己要承擔100%的責任,這就會成為危險所在。
把責任分給一個人和一個機器人,也是同理。
美國猶他大學心理學系的學者們,在研究,半無人化駕駛技術是會讓事情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試驗中,司機越長時間沒有集中注意力開車、分心的時間越長,在發生問題時做出合理反應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極端的例子就是,有些人在半無人駕駛啟動時,直接睡著了,當然在危險來臨時沒有時間做出任何反應。
有一些汽車製造商在使用跟蹤司機行為的技術,試圖讓人機共駕更安全。比如凱迪拉克Cadillac CT6設有一個裝置,可以跟蹤司機的眼球運動,如果發現司機沒有在看路,會發出警告的聲音。如果司機在警告後還沒有做出適當反應,系統將逐漸讓車減速,然後停在路邊。
特斯拉的設計是,用方向盤上的感應器來追蹤司機雙手的變化,通過監控司機的雙手在幹什麼,從而分析司機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
不過這個功能極其容易被破解。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在賣「反警告裝置」,可以裝在方向盤上,這樣,雙手即使不在方向盤上,在半自動駕駛時警告器也不會響。這就跟不系安全帶時,買個鐵片插在插安全帶的插孔上,車子就不會發出自動提示聲音,是一個道理(買這種東西的人是怎麼想的)。
正是因為不希望在半無人駕駛問題上為人類的失誤承擔責任,有的汽車公司索性不生產這種半自動模式的車,直奔完全無人駕駛模式的研發衝刺,比如福特Ford公司。
可是完全無人駕駛的汽車所引發的道德問題,這些年也是爭論不休。當不可避免的致命事故發生時,無人駕駛汽車會如何選擇?是無條件優先保護車內人,還是以盡量減少總傷亡人數為目標、不惜犧牲自己車內的乘客?估計買車的人不想買按照後者理念設計的車。
回到文章開始提到的在洛杉磯的特斯拉事故,車子當時是否真的如司機所說,在半無人駕駛(半自動)模式,特斯拉公司應該會有這個信息,因為特斯拉通過無線網路,可以監控每部自動駕駛車子和司機的行為。不過特斯拉對這個交通事故還沒有發出具體聲明。
前幾年看的一部英劇《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講的是20世紀初英國貴族的故事,莊園里的廚師長Beryl Patmore 因為害怕使用冰箱,而堅持使用冰塊來貯藏食物。女伯爵Violet Crawley,出於對電燈的恐懼,而堅持使用蠟燭。
每個時代的革命性創造,對大眾來說都是一種新奇的挑戰。有人會因為擔憂焦慮而踟躇不前,有人會因為便利快捷而熱情擁抱。
只不過,是否張開雙臂、抑或冷眼旁觀,時代賦予的趨勢,終將勢不可擋。
作者簡介:北美陶哎哎,電影製片人,電台主持人。新浪財經頻道專欄作家。坐標洛杉磯。
推薦閱讀:
TAG:特斯拉汽車TeslaMotors | 無人駕駛車 | 伊隆·馬斯克ElonMu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