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稅改,兩黨吵的是什麼?
文 | 北美陶哎哎
(本文於2018年1月13日,首發於個人公眾號「北美陶哎哎」)
美國的稅務改革法案獲得通過,是川普總統上任一年以來真正做成的唯一一件大事。總統的雀躍之情,溢於Twitter表。這也是共和黨的勝利。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稅務政策的方向和策略上各有不同,根本原因源於兩黨在經濟理念上涇渭分明。
在稅改即將開始發揮影響的2018年,今天來聊聊備受爭議的新稅務改革方案所反映的美國兩黨理念之爭,本質上兩黨到底在吵什麼。
稅務改革的目的是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和提高民眾收入。每一個美國人對於稅改的關注點都在於稅改對自己和家庭的影響。如果哪一黨派提出的稅改方案影響到了自身的切實利益,那下次在選舉時幹嘛還要把票投給這個黨?民主黨和共和黨為了在選舉中獲得足夠的票數,自然是想方設法說服選民,力爭證明本黨提出的方案更加合理。
共和黨,是傳統意義上的保守黨,支持減稅方案。共和黨一直強調的是,這次稅改會帶來:企業減稅、激勵創新、推動研發、增加就業機會、為中產階級加薪、鼓勵在海外不交稅的公司移回美國交稅,等等。每一點似乎都無懈可擊。但也有一個事實不容否認,此次稅務改革得利最多的是比較富有的人。
在稅務改革的推進過程當中,共和黨當然不會說,越富有的人,在此次稅改中將獲利越大,川普總統和他億元俱樂部的朋友們最先省錢。但這正是共和黨與民主黨分水嶺一般的理念區別。共和黨的觀點是,富人得利有錯嗎?富人因為富就要受到懲罰嗎?富人之所以富,是依靠努力,難道有錢的人活該多出錢,多付稅?而窮人就應該坐享其成低稅率和高福利嗎?
共和黨一向反對民主黨向窮人撒錢和寫支票的行為。共和黨的常用語彙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即我給你錢,不如培養你自己賺錢。人人努力都有機會,是富人不意味著就必須承擔義務、把自己兜里的錢分出來養著不勞而獲的懶人。
公司稅從35% 銳減至21%,公司背後的老闆們和高管們都是得利群體。共和黨的邏輯是,公司稅大幅度降低,公司就會把沒有用於交稅的錢,節省下來進行資本積累和用於新資本投資,比如購置和採用更先進的設備、推進科技革新和技術研發、為員工們加薪、把原本設在海外的分公司或工廠移回美國從而創造美國的就業機會等等,上述一系列均會驅動經濟發展。反之,公司的稅務過高,導致成本負擔重,公司裁員,最終受損害的仍然是工薪階級。
但代價是巨大的財政赤字。得與失遵循能量守恆。如果減稅帶來的是納稅人得利的話,那麼作為收稅的聯邦政府,原本就有赤字的問題,接下來會面臨未來十年之內所出現的至少1萬億美元赤字。赤字導致利率增加和從海外借錢。但這種赤字在共和黨的解釋下,會由減稅所帶來的經濟增長、以及減稅所增加的工作機會從而產生的稅收來彌補。
民主黨自由派提出的質疑是,給富人減稅,就會讓國家和民眾得利嗎?美國的公司真的缺乏投資的資本嗎?民主黨提出的數據和調查顯示,現在的公司們並沒有缺乏資本。而且這裡又涉及到人性的問題,公司的資本通暢有盈餘的情況下,既得利益者也未必會給員工們加薪。高管們賺得盆滿缽滿,也未必分杯羹給員工們,也就未必大規模刺激消費和提升經濟增長。
民主黨發問,為何不把減稅所能帶來的種種好處直接給需要的人。那些仍然在為健康保險、孩子學費、家庭的房租和生活開支而掙扎的人們,政府何不直接通過醫療保險和教育項目等政策給他們以最直接的補助呢。支持民主黨的人們認為民主黨更有同理心,能夠承認每個人起點不同、擁有的條件和能得到的機會不同,不是說很勤勞很努力就一定會很有錢。
目前美國公司在海外的資產現金量是3萬億左右,這些資產當然都是不需要向美國政府交稅的。共和黨通過一次性免掉總體的5000億稅的形式,吸引美國公司把海外資產引回美國,這在民主黨看來是荒唐的,對於這些公司常年避稅的行為本就不該鼓勵,現在免稅更成了一種獎勵。
兩黨背後都有強大的經濟學家的經濟理論作為依據。理論與現實的差距,時間和現實可以證明。沒有哪個美國人希望自己國家的經濟變得不好。大多數人只能在無能為力的惴惴不安中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北美陶哎哎,電影製片人,電台主持人。新浪財經頻道專欄作家。坐標洛杉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