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交稅太多?那是因為你不懂稅!

「老闆,我們本季度營業總收入是3000萬元。」,會計拿著財務報表,向老闆報告。

「不錯,幹得漂亮!看來今年公司的經營情況很不錯嘛。」,老闆笑眯眯地點頭。

「老闆,這3000萬元是稅前收入,扣掉17%的增值稅,還有增值稅附加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再扣掉25%的企業所得稅,分發到個人時,再扣20%的個人所得稅,大概還剩下1800萬吧。」

「什麼!怎麼只剩這麼點兒了!!為什麼要交這麼多稅!!!」老闆霎時晴轉多雲,眉頭緊皺。

相信上面這種情況,很多企業領導者都曾經經歷過。

本以為企業利潤創下了一個新高度,沒想到光交稅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再發完工資,剩下的數字就沒那麼可觀了。

所以當面對納稅時,很多納稅人聽到的第一反應是皺眉、擺手,表示拒絕。

這可能是每個納稅人想避避不開,想逃逃不掉的一個不忍直視的問題。

作為企業管理者,不僅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17%的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或是3%的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還有20%的個人所得稅。

這種種的稅負,讓眾多納稅人苦不堪言。

有人想盡各種辦法來避稅,更甚者打法律的擦邊球,鑽法律的空子,偷稅漏稅。

這種種行為都源於企業領導人對稅務的一無所知。

因為不了解,所以覺得它很討厭,然後想盡辦法來逃避。

實際上,財稅不僅僅只是會計需要考慮的東西,企業領導者也同樣需要熟知它的規則。

一旦你深入了解它,你會發現,稅並不是一個多麼讓人不想面對的事情。

相反,你可以根據它的規則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經營會交什麼樣的稅,哪種方式交的稅是最少的。

從而轉變自己的經營模式,為自己的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

有一家公司,它的企業管理者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年稅前總收入是500萬元。

該公司在銷售過程中,有一半的購貨單位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另一半購貨單位發普通發票。

但是,由於公司原材料購進數量少,僅占銷售收入的比例25%,能抵扣的進項很少。

而公司生產的產品利潤較高,達到了40%,要繳納17%的增值稅。

這樣算來,公司要繳納的增值稅就是500*17%-500*25%*17%=63.75(萬元)。佔了企業總收入一個比較高的比例。

為了減輕稅負,企業領導人想出一個辦法,成立一個新的公司,按小規模納稅人管理,繳納3%的增值稅。

由於商業型的小規模納稅人管理的公司年收入不能超過80萬元,設定它的年收入為70萬元,需要繳納的增值稅是70*3%=2.1(萬元)。

再加上原來公司的增值稅430*17%-430*25%*17%=54.825(萬元),該公司一共需繳納增值稅2.1+54.825=56.925(萬元)。

比原來整整少交了63.75-56.925=6.825(萬元)增值稅!

毫無疑問,該公司的企業管理者一定熟知稅收的規則,能根據稅務調整公司的經營模式,使公司減少一大筆稅負。

從上例可看出,換一種方式經營,所交的稅會有所不同,稅額也會有較大的差異。

該公司的企業領導者熟知稅收的規則,且根據它的規則及時調整了自己的經營模式,爭取到了最大的利潤。

可見,一個成功的企業管理者決不是對稅務問題避而不談的人。

相反,他一定極為熟悉稅收的法則,能知道企業不同經營方式下的稅收情況。

從而下達決策,讓企業的經營狀況在稅收方面達到最優。

如果領導者對這些不熟悉而僅僅依靠會計的話,會計雖然了解稅收的各種規定,卻不一定能想出不同的經營方法。

畢竟會計還缺少企業經營的思維,而且不能為企業做出決策。

總而言之,要想從稅收上為企業爭取更大的利益,企業領導人要對稅收有所了解,有所研究。

古語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話用在稅收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從現在起,轉變你的思維,嘗試著去認識稅,了解稅,進而掌握稅,用最合適的經營模式經營你的企業。

— END —

文章來源:綠菜心公眾號(lvcaixin)

推薦閱讀:

TAG:公司財稅 | 經營 | 財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