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求全 | 成語心解

何可委曲從俗,苟求富貴乎!——《漢書·嚴彭祖傳》

現代人對這個成語的理解,是為了顧全大局而委屈自己、讓步妥協。

其實,「委曲求全」中的「委曲」並非「委屈」的意思,而是指在處理複雜事務時,我們不要「若己為君子,而使人為小人」,切勿簡單粗暴地下結論;而是顧及他人的感受,從「法、理、情」三個層面,以智慧圓融的手段,周密妥善地解決問題。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老子提到:「曲則全,枉則直」。這裡的「曲則全」,是指「事緩則圓」,以委婉的方式,達到最終圓滿的目的。

所以,委曲求全,不僅不是委屈自己,反而正是聖賢之道的體現。以陽明先生為例,他當年所處的環境權奸當道、皇帝昏庸,有一百個理由解甲歸田,隱居山水,做個清清靜靜的學問家。但是他選擇了忍辱負重,卧薪嘗膽,與朝廷與國家同患難共進退,為什麼?正是因為陽明先生心中裝的是蒼生、是天下,這也正是我們常說的「大局意識」。

年輕的時候,我們往往很欣賞那些剛直耿介之人,覺得有骨氣,有血性,像梁山好漢中的李逵、魯智深之類,快意恩仇,說出手就出手,說出走就出走,風風火火闖九州。再不然,我們就很羨慕陶淵明或者李白那樣清高自詡的文人做派——「不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及至學習了聖賢之學,我們才開始明白:真正成就一件大事者,反而是那些「待人應物,有時而委曲」的人。因為,致良知不是放下,而是舉起!放下的是「小我」,舉起的是「大我」。

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成語,可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顆別具特色的明珠。但在上千年的沿承過程中,有些成語的涵義卻隨著社會文化和思想的變遷,逐漸變得模糊了起來。

「成語心解」旨在從陽明學的角度,對那些似是而非的成語涵義,做出由心而發的全新解讀,希望這短短几百字,能夠給予您特別的人生啟示。


推薦閱讀:

義無反顧 | 成語心解
呆若木雞:是真的像一塊木頭嗎?
知足常樂:知何「足」,樂何「樂」?|成語心解

TAG:陽明心學 | 成語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