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康德現象與物自身的現代玄幻解讀

康德在其全部哲學構思中,提出了現象與物自身這兩個基礎性的極為重要的概念,圍繞著這兩個概念,分別開展了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充分奠定了完美哲學的原型。通過對純粹理性的深入辨析,從形而上的角度構建了科學、數學、邏輯得以成立的基礎。通過對實踐理性的思辨,初步成就了道德和自由這個全部社會人文的基礎,牟宗三在此基礎上與中國傳統儒家相結合併進一步發展,充分證成了道德的理想主義。以康德的兩大批判加上中國傳統儒學根植於實踐理性上的進一步發展,就可以構築起全部哲學的真正原型,而康德關於現象和物自身的哲學構思,也就成為了這個哲學原型的「拱心石」,是其牢不可破的基礎。

關於這兩個概念,康德並沒有深入的解構,尤其是對於物自身(thing in itself),他只是強調這兩者的同一性,一體兩面,只是在主觀方面的不同認知從而造成了區分。同時他又強調,我們所能認知的只是現象,就如同柏克來所提到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現象就是被我們的感觸直覺所感知從而具有實在性。又因為康德順著西方哲學傳統,不承認人具有智的直覺,從而得出結論,我們是無法對物自身有任何知識,只有在上帝那兒才會有無限的自由心從而具備智的直覺來感知物自身。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都承認人可以具備智的直覺,如「萬物皆備於我」「一念三千」「天人合一」等,從而可以充分獲得物自身的知識。將康德哲學和中國傳統哲學結合,就可以對現象和物自身都具備充分的知識,完全證成道德和科學,實現兩者的完美和諧,從而讓我們從這個哲學原型中獲得心安,不再後悔。這樣一種哲學,就不至於淪落成為現代西方哲學的思維遊戲,哲學的踐行者可以真正挺立人極,才真正可以做到先賢們提出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兩個概念含義極為豐富深奧,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參看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一書,我只在這裡開一下腦洞,用玄幻小說中的一些類比來試圖解構一下。在康德的思辨中,物自身存在於現象的背後,作為其「因」,任何一個理性存在(在這裡我們一般默認是人),通過我們的感知器官運用感觸直覺能獲得的一切信息所能知道的就是現象,在康德的解釋中,如果有另外一種具備理性的生物,比如說吧,蜻蜓具備了發達的大腦,可以建立起一個文明社會,那麼,在「它們」的眼中,這個世界和我們完全不同,也就是具有不同的「現象」。很簡單,蜻蜓的視覺器官是複眼,它的最主要的信息來源和人類是完全不同的,更不要說它們的身體構造和人類千差萬別。因此,雖然這個世界的本質——物自身還是同一個,但不同種類的兩個理性存在(人和蜻蜓)所了解到的現象卻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康德在他的實踐理性批判中斷然下定論說:任何理性存在,其自身就只能作為目的,而不能成為手段。由這個定論出發,只要是理性存在,其道德根源都是相同的,在這個基礎上構造的社會文明也會大同小異。

從哲學思辨的角度來看,也就是現代玄幻文學中提到的不同種群:人類、精靈、獸人等等,有可能具備完全不同科學體系,但可能具備比較一致的社會文化體系(當然,是在生產力比較相當的基礎上),玄幻小說中的世界架構,還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的……

從這個腦洞出發,實踐理性(道德)真的就是那种放之四海而皆準,訴諸萬聖而皆同的普遍真理,即使是不同種族、不同文化體系,追求「善」的終極目標都是相同的,就這一點來說,所謂的大同社會,不僅僅是人類的大同,也是所有理性存在的大同。

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此心此理,萬古不易,百族皆同。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

推薦閱讀:

2017復旦哲學大會:世界因您不同(9/17 復旦大學)
教授特稿丨郁喆雋:「哲學+」的時代 暢想
《音樂美學》讀書筆記——1. Value and Judgement (評價音樂價值)

TAG:哲學 | 康德ImmanuelKant | 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