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記住的中國電影人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的獲獎情況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有五個,

其中美國佔了兩個(奧斯卡、金球),

剩下三個分別來自歐洲三大電影節。

所謂歐洲三大電影節,是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嘎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

這三大電影節中,

威尼斯電影節歷史最悠久,

嘎納電影節影響力最大,

柏林電影節的獎項設置最接近奧斯卡。

它們的最高獎分別叫金獅獎、金棕櫚獎、金熊獎。

歐洲三大電影節都有強烈的「排他性」,一部影片只能參加一個電影節,如果「腳踩兩隻船」那兩邊都不會給你獎。

特別是嘎納電影節,對只參加它的影片才有好感。

不過人家影響力確實大,像《星戰前傳3》《達·芬奇密碼》這樣的好萊塢大片都擠破頭去那裡做宣傳。

不過這些好萊塢大片都是只參展不參賽,因為即使參賽也不會獲獎。眾所周知,歐洲三大電影節歷來重視藝術電影,排斥商業片。

中國電影人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的表現如何呢?

一、威尼斯電影節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國際電影節,

創建於1932年的威尼斯電影節見證了電影百年的發展歷史。

比如1950年《羅生門》獲得金獅獎,讓黑澤明登上了世界電影舞台;

1972年,電影節組委會給卓別林大師頒發了「終生金獅獎」……

中國電影人第一次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斬獲大獎是在1989年,

那一年台灣導演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獲得了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

1991年,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得銀獅獎。

一年後,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獲得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女主角鞏俐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鞏俐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國際電影節影后。

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一部影片同時獲得兩項大獎,是非常罕見的。張藝謀為中國電影贏得了世界性的榮譽。

1994年,那一年,華語電影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異彩。台灣導演蔡明亮的《愛情萬歲》獲得金獅獎;

姜文導演的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雖然影片本身沒有獲獎,卻造就了華人影壇第一位威尼斯影帝——夏雨。當時夏雨還不滿21周歲。

1999年,張藝謀再次憑藉《一個都不能少》獲得金獅大獎,威尼斯可謂張藝謀的「福地」,兩尊金獅,一尊銀獅,鞏俐最佳女演員……張藝謀成為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最多的導演之一。這一年,第六代導演張元憑《過年回家》獲最佳導演獎,這是華人導演第一次獲此殊榮。

2002年,鞏俐擔任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主席。田壯壯重拍的經典《小城之春》獲得「逆流」競賽單元聖馬可獎。

2005年,華人電影人再次閃光。李安導演的《斷背山》感動威尼斯,最終獲得金獅獎,台灣影片《小站》獲最佳短片獎,關錦鵬的《長恨歌》獲歐洲藝術交流獎,李玉的《紅顏》獲歐洲藝術CICAE獎。

2006年,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的《三峽好人》擒得金獅,主旋律影片《馬背上的法庭》獲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值得一提的是,成龍作為頒獎嘉賓頒發最佳新人獎,馮小剛攜《夜宴》在電影節上進行了宣傳活動。

2007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將於8、9月間舉行,日前,組委會已經正式宣布,評委會主席將由張藝謀擔任。

二、嘎納電影節

作為世界上影響力最大、藝術水準最高的電影節,嘎納電影節可謂「財大氣粗」,每年初夏,全世界數以萬計的導演、演員、製片人、記者、影評人和普通觀眾雲集法國南部這個人口不到1萬的小鎮,參加世界電影的頂級盛會。

對於很多參與電影節的人來說,得獎是次要的,看片、交流,甚至做買賣才是最重要的。嘎納電影節上雲集了世界各大片商,每年的電影成交額、交易量是其他幾大電影節的數倍。

許多國際級的電影大師,包括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馬丁·斯科塞斯(《計程車司機》)、今村昌平(《楢山節考》)、史蒂文·索德伯格(《性、謊言和錄像帶》)、昆汀·塔倫蒂諾(《殺死比爾》)等,都是嘎納電影節所成就的。

翻閱歷屆金棕櫚大獎的獲獎影片,不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四百下》、《木屐樹》、《鐵皮鼓》、《現代啟示錄》《影子武士》、《德州巴黎》、《鋼琴課》、《低俗小說》《黑暗中的舞者》、《鋼琴師》、《華氏911》,等等,等等。

華人電影與嘎納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1975年,第28屆嘎納電影節上,香港武俠電影大師胡金銓的《俠女》獲得嘎納技術大獎。

轉眼間15年過去了,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嘎納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開啟了中國影人在嘎納電影節上的獲獎潮流。

1993年,第46屆嘎納電影節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驚艷世界,一舉奪得金棕櫚大獎。

那屆嘎納電影節上,台灣導演侯孝賢的《戲夢人生》還獲得了評委會獎(評委會獎是比評審團大獎低一個級別的獎)。

《霸王別姬》在嘎納,還流傳著一個說法:當年張國榮僅以一票之差落選最佳男演員,因為一位義大利評委給他投了「最佳女演員」一票。

這個說法我個人認為不可信,因為嘎納電影節的評獎方式與奧斯卡不同,奧斯卡每年有上千名評委投票,甚至許多選票是通過郵寄投遞的,而嘎納電影節的評委會僅由不到10個人組成,完全不必投票,直接討論即可。

第二年(1994)年,大導演張藝謀攜《活著》衝擊金棕櫚,片子很好,但他運氣不佳,只獲得了當年的評審團大獎(嘎納電影節和另兩大電影節不同,沒有弄出個「銀棕櫚」來,所以評審團大獎就相當於最佳影片的第二名、「銀棕櫚」)。

值得一提的是,《活著》男主角葛優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第一位華人嘎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嘎納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獲最佳導演獎;李安導演的影片《冰風暴》獲得最佳編劇獎,但因《冰風暴》的編劇並非華人,影片本身也不是華語影片,因此一般很少提到。

1999年,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獲技術大獎。

2000年,華語電影在嘎納電影節上「全面爆發」: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審團大獎,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技術大獎,男主角梁朝偉獲最佳男演員獎;台灣導演楊德昌憑《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台灣影片《千嬉曼波》獲技術大獎。

2004年,張曼玉憑藉其在《清潔》中的出色表演,獲最佳女演員獎,成為華人唯一的嘎納影后。同時金攝影機特別關注獎頒給了中國的楊超(《旅程》)。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評委會獎。

2006年,王超的《江城夏日》獲「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

2007年,王家衛的《藍莓之夜》成為嘎納電影節的開幕影片,賈樟柯擔任短片·基石單元評委會主席。另外,為慶祝嘎納電影節60周年,5位華語導演應邀拍攝了以電影院為主題的3分鐘短片,他們是:王家衛、陳凱歌、張藝謀、蔡明亮、侯孝賢。

三、柏林電影節

三大電影節中,柏林電影節歷史最短,現代感最強,獎項設置最接近奧斯卡,但也是一個堅持藝術探索的電影節。

1988年,張藝謀的導演處女作《紅高粱》獲得第3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是中國影片第一次獲得世界A級電影節最高獎,當年的張藝謀可謂電影節上的一匹黑馬,《紅高粱》是一部讓人熱血沸騰的電影,它徹底顛覆了中國觀眾的電影審美觀。

《紅高粱》和《黃土地》、《一個和八個》等影片,不但標誌著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橫空出世,也標誌著中國電影的「《地道戰》時代」結束了。

1989年,吳子牛的《晚鐘》獲銀熊獎。

1990年,謝飛(101中學校友)的《本命年》亦獲銀熊獎。

1993年,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並列獲得金熊獎。兩部中國影片,一部來自大陸,一部來自台灣,共同分享柏林電影節的最高獎,可謂一段佳話。

1994年,吳子牛的《火狐》獲電影節「特別推薦獎」(攝影)。

1995年,李少紅的《紅粉》獲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1996年,嚴浩的《太陽有耳》獲「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銀熊獎」。這是華語電影在柏林電影節上唯一的一尊最佳導演獎。

2000年,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這部影片讓章子怡走向了世界。

2001年,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亦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2003年,《盲井》獲藝術貢獻銀熊獎,張藝謀的《英雄》獲特別創新獎。

2004年,朱文《雲的南方》獲非競賽單元的「NETPAC」獎。

2005年,從攝影師轉型導演的顧長衛憑《孔雀》獲得評委會大獎銀熊獎;

蔡明亮的《天邊一朵雲》獲得了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阿爾弗雷德·鮑爾獎及最佳藝術貢獻獎(劇本);鄢雨和李一凡憑藉《淹沒》獲得沃爾夫岡·斯陶特大獎(青年論壇):

劉佳茵憑藉《牛皮》一片獲得卡里加利獎(青年論壇)及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青年論壇)。

2006年,香港影片《伊莎貝拉》(Isabella)獲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2007年第57屆柏林電影節上,中國導演王全安作品《圖雅的婚事》一舉奪得金熊獎,這是華人電影人時隔14年再次獲得電影節最高獎。同時,台灣影片《美》獲得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

推薦閱讀:

TAG:戛納電影節 | 柏林電影節 | 威尼斯電影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