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春夢

1871年1月18日建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是西方列強中的遲到者。在普法戰爭勝利後,由普魯士主導統一的德意志人開始在擁擠的歐洲之外尋找生存空間。可放眼寰球,亞非拉在德意志小邦紛爭的幾百年間幾乎已被瓜分殆盡。

帝國之鷹想要展翅翱翔

雖然早在1683年,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就在今天的迦納建立了大弗里德里希堡壘,從事橡膠、黃金和奴隸貿易,但幾百年來那裡也是德意志民族唯一的殖民地。1871年後,一手促成德國統一的鐵血首相俾斯麥原本並無意拓展海外領地。他非常擔心德國對領土的野心會招致列強聯合絞殺,最終得不償失。但1884年俾斯麥改變了主意。這一方面是因為在海外拓殖的德國商人強烈呼籲帝國通過建立殖民地來保護其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德國統一後大量人口移居海外(不願生活在由普魯士統一的德意志),年輕的德意志帝國迫切需要人口來充實國力。

治國天才俾斯麥

1884年4月,德國在非洲西南部試探性地建立了第一個基地。7個月後,俾斯麥邀請歐洲列強代表來柏林開會,在談判數月後就共同瓜分非洲最後的處女地達成諒解。德國至此開始大張旗鼓地拓展殖民地。而在1890年俾斯麥下台後,年輕氣盛的德皇威廉二世馬上拋棄了俾斯麥的謹慎,加速為德國奪取「陽光下的土地」。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膠州灣於1898年被德國以武力相逼從清政府手中強租了下來,成為德意志帝國在東亞的保護領。

鋒芒畢露的威廉二世最終帶領第二帝國走向毀滅

至1914年一戰爆發前,德國在亞洲、非洲和大洋洲都擁有殖民地。各殖民地及保護領人口總計1420萬。今天非洲的坦尚尼亞、盧安達、蒲隆地、喀麥隆、多哥、納米比亞以及肯亞的部分地區都曾是德國殖民地。德國人在殖民地過上了人上人的日子,在德國國內則可以從遍布各大城市的殖民地商店買到各種新奇土產。

1914年德國(深藍)及其殖民地(淺藍)與保護領

德國殖民者在非洲的生活景象

專門出售殖民地商品的殖民地商店

隨著國力的膨脹和海外勢力的擴張,德意志帝國從權貴到民眾似乎都做起了世界帝國的春夢,幻想著用「德意志高等文明」將殖民地野蠻的非洲人和保護領落後的中國人德國化,使之成為帝國的馴順良民,充當德國稱霸世界的馬前卒。這種盲目樂觀的妄想也反映在從各殖民地寄回德國的郵政明信片上:

明信片畫:德意志旗幟下的「世界人民大團結」

膠州明信片:歡迎華人加入德意志大家庭

膠州明信片:我是德國人

非洲明信片:族群雜居的新德意志

但19世紀末德國人對未來多民族帝國的盲目樂觀很快就被現實打碎。從殖民地寄出的明信片雖然勾勒出了美妙的幻象,卻掩蓋不住殖民者蔑視原住民和殘酷掠奪的真相。將殖民地人民德國化只是一廂情願。1900年,被德國侵佔膠州激起的義和團運動席捲華北,損失慘重的德國不得不派2萬遠征軍來鎮壓。1904年,德屬西南非(今納米比亞)赫雷羅族和納馬族發動反殖民起義。德國殖民者以種族滅絕加以報復,屠殺了6萬多人。直到2015年,德國聯邦議會議長才代表德國正式承認了這一罪行。

德國殖民軍隊鎮壓納米比亞原住民起義

海軍陸戰隊在天津屠殺義和團

膠州明信片:德國軍人吹跑中國拳民

膠州明信片:來自膠州的問候

德意志帝國雖然用武力維繫了對殖民地的統治,但一味窮兵黷武換來的卻是前功盡棄。1918年,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德意志第二帝國滅亡。德國的殖民地隨即也在凡爾賽和會中被英法等國瓜分殆盡。德國苦心經營30多年的殖民事業最終只是大夢一場。

幻想被中非子民拱衛的威廉二世

100年後的今天,雖然威廉二世建立世界殖民帝國的春夢早已了無痕迹,但時人對於德意志殖民帝國將來族群雜居的設想卻已在德國本土實現。德國聯邦統計局2017年發布的數據表明,2016年德國居民中有1860萬人擁有移民背景,即本人或父母中至少一方擁有或曾經擁有外國國籍。有移民背景者佔德國居民總數的22.5%,其中半數具有外國國籍;也就是說,外國人在德國常住人口中的比例超過10%。現實就是喜歡以這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嘲諷人類的智慧。


weixin.qq.com/r/mzkEHAP (二維碼自動識別)

  • 給德語學習者和德國研究者的福利:關注微信公眾號[知德],可獲贈德國主流雜誌最新一期PDF版本。【領取方式】給微信公眾號[知德]留言,知德君會送上百度網盤下載鏈接。特別為德語學習者送上德語學習雜誌 Deutsch perfekt!

推薦閱讀:

生活在全盛時期的英國是怎樣的體驗?
巴達維亞:一座華人殖民城市
前裝槍能向下射擊嗎,最低俯角是多少?
為什麼二戰後有殖民地獨立浪潮?
中國的殖民公司—蘭芳共和國

TAG:德國 | 歷史 | 殖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