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馬拉松行業數據報告

2018年1月25日的中國馬拉松年度盛典落下帷幕 。最值得研究的莫過於每年會在其中發布的行業報告, 今年果動科技發布的行業數據報告,數據已經大量被媒體報道、轉載和引用。

事實上果動科技分析的思路和角度都有很多創新,但是非常遺憾其中最基礎的兩大數據- 賽事量、賽事參與人數由於與往年的統計口徑完全不同,已經失去了可比性,其實不能作為依據分析馬拉松行業真正的發展情況。

1.賽事量統計問題

歸根結底其實還是因為中國田徑協會在2017年取消了2016年賽事管理中的免費註冊管理方法,只保留了收費的A類和B類認證,導致大量無力負擔認證費用的小賽事數據未能進入行業協會的統計範圍。

因此,2016年的328場所有註冊賽事,而2017年其實因為只有收費的「認證」管理,認證賽事數量只有223場A類認證+33場B類認證。

果凍科技創造了「規模賽事」的說法,統計了800人以上的路跑賽事和300人以上的越野跑賽事,為1102場,也就是說在256場認證賽事之間和1102場規模賽事之間相當於有3/4的賽事都沒有在行業協會的數據中被統計進來。那麼這些1102-256=846場賽事的數據源究竟從何而來呢?

業內知名自媒體丁丁Runner與首都體育學院的邢曉燕老師帶領的馬拉松運動產業消費研究課題組曾一起對全年跑步賽事進行了分類整理與統計。凡見諸中國馬拉松官網、權威媒體、數百人規模之上的、符合基本競賽要求的賽事活動,均納入統計範圍,統計結果見mp.weixin.qq.com/s/B5al數字為1424場。是由800人以下的路跑賽事和300人以下的越野跑賽事導致了這1424場與1102場之間的差異嗎?

2. 全半程完賽人數統計

馬拉松運動發展究竟能不能推動國民體質的提升,全程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的完賽人數變化是一個重要的指標。而今年的全半程的完賽人數變化應當是來自田協認證賽事數據:

  • 半程完賽人數從45.32萬減少到45.29萬
  • 全程完賽人數從24.31萬增加到26.89萬

這裡的數據非常遺憾漏了846場未認證的"規模賽事"的數據,相當於至少3/4的賽事的全、半程完賽人數並沒有被計入,而從我們對行業的觀察來看,半馬完賽人數的減少應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3. 賽事參與人數統計

與相當平穩的全半程完賽人數的變化趨勢相對比的是下面暴漲的馬拉松參與人次數據,從280萬到498萬77.9%的增長。 而同理2016年的數據來自328場註冊賽事,2017年的數據來自「1102場規模賽事「。這498萬的人數統計除了256場認證賽事應當是有官方數據,其他846場未認證的"規模賽事"的數據如何得出? 如果是全部按照每個賽事公布的完賽人數或參賽人數嚴格統計而來的,那將是對行業的重大貢獻。

來看以下兩張圖,規模賽事中:

全程馬拉松賽事參賽人次是235萬,173場 ;

半程馬拉松賽事參賽人次是134萬,243場 ;

越野跑參賽人數27萬,312場;

這個統計數字里因為包含了每個賽事中各種距離的項目,也就是含全程馬拉松的賽事如果裡面有十公里、迷你跑、家庭跑的人次也應該是計入的,這個人次數據就只能說明總規模了。按照這個統計,場均參與人數那就是:

  • 全程馬拉松賽事約13600 人
  • 半程賽事約5500人
  • 越野跑賽事約890人

而按照規模賽事的498萬參與人次除以1102場,則場均參與人數約4520人

比較一下在同一個報告中作為對比的美國路跑賽事數據,全馬1100場,完賽人次507600人次,那麼場均人數是約460人

如果按照右側的跑步賽事總量30400場,完賽人次1695萬人次,則場均人數約550人。美國這個統計里完全針對路跑,並未計算越野跑。

(圖片來源: Herman)

還可以比較的是德國田協2016年註冊跑步賽事3551場(含越野跑),參加註冊賽事的為2117921人次,場均人數是596人,與美國接近。

如果按照中國場均4520人、美國場均550人、德國場均596人來看,中國跑步賽事的場均人數相當於美國、德國的8倍。如果這樣的場均人數數據可靠,這會是一個會令世界馬拉松領域相當震撼的數據。事實又究竟如何呢?

4. 再回到賽事總量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按照美國和德國的賽事統計標準,把500人以下的賽事都計數,我們的賽事總量其實是不是又會遠遠超過1102場呢?


跑步賽事數量的增長、賽事參與人數的增長其實是毋庸置疑的。權威的、儘可能貼近真實的數據,會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行業,也幫助行業的各個主體進行更有效的決策。在行業如此蓬勃發展的階段,由於管理政策的頻繁改動,導致缺少準確可靠的數據追蹤歷史的進程,導致這麼多人都在依賴並不可靠的數據,還是有點遺憾的。

也終於看到中國田協也在年會上宣布曾在2017年實施的AB兩級賽事管理制度終於要恢復為2016年的三級管理制度,原有的「註冊」這一管理方式以「備案」的形式得以恢復,對行業來說還是利好消息。行業協會能夠承擔起全面掌握行業發展態勢的責任,希望下一年能看到更符合真實情況的數據,也能夠幫助更多進入這個行業的人與機構進行更清晰的分析與判斷。

2018年1月25日


推薦閱讀:

ISPO Beijing 2018 預登記系統火熱上線啦!

TAG:馬拉松 | 體育賽事 | 體育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