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闆學習的第一課:人生是一次投資

「你不如把它當做一次投資。」一周前或者更遠的一個晚上,老闆在開車送我回家的路上,給了我這條改變了我思維方式的人生建議。

老闆是我師兄,白手起家創業,閱歷和見識都不凡,我倆有課在同一個校區,每次課後他會送我回家,而在車上的這段閑聊時光,成了我二十多年來獲益最多的課程。當時我和大多數女孩子一樣,經歷了雙十一和雙十二的摧殘,在一月份的時候已經債台高築,但是又在新一波購買慾望中浮沉。我糾結於買還是不買一件衣服時,老闆說:「其實很多事情都可以當做一次投資,比如買衣服,你不如想一想這件衣服給你的長期收益。這件衣服,如果穿了,它後續是否能給你帶來同價格或者超出它價格的收益。想好再買。」

關於買買買的觀念。通過這句話,我意識到可能長久以來,我對於購買這件事的觀念是錯誤的。很多時候,我們是在不知不覺被外力驅動著消費,然而卻渾然不覺。很多人認為,購物便是「它好,我就買。」表面上來看,「它好」是對於我們有益的,但是實質上,「好」這一部分中包含著大量外在商業力量的驅動。「本季流行款」「斬男款」「你必須看起來很貴」「女孩子就是要寵愛自己」「百分之五十的折扣」等等都是把你慾望的氣球吹大的東西,而很多情況下,這類購買,獲益者永遠不可能是你自己,而是把錢從你兜里掏出來的人。我想起了所謂的中產階級陷阱,收入頗豐,但是一直入不敷出,這也是我面臨的困境,工作半年,月收入一萬五左右,但卻越來越覺得錢不夠用,積蓄不見多,債務越來越多。我覺得自己可能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以投資的思維再思考購物。如果以投資的思維購物,那麼我要考慮的是一件物品是否能真正給我帶來收益。收益分為兩種,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從短期收益的角度看,一件凸顯你個人優勢和專業性的面試服裝是值得擁有的,因為它能幫你拿下面前的一場面試。而一件基於約會對象審美和你個人優勢的裙子是值得購買的,因為有助一場戀愛的達成。但是短期收益太多,就容易一定程度上負債。很多長期收益的投資加上個別短期收益的物品應該是明智之選。

而購買有長期收益的物品應該是購物的主要部分,有長期收益的物品必須先滿足「使用期限的長期」「使用範圍的廣泛」。因此當季潮流款式、非常難搭配的顏色和單件物品、衣櫃中重複出現的同類款式、舒適度不足、質量欠佳的物品等都不是投資的首選。而經典款和基礎色是首選。專註於基本款而不跟風的品牌>靠譜的設計師品牌>網紅店鋪。而在這之後,我們再考慮工作性質和個人風格,選取能凸顯自己個人風格以及符合自己職業特色的物品,以便於它能在更廣泛的場合使用,並且成為工作、戀愛等的有力助攻。

由於我的行業是做教育,而且是培優教育,面向的學生是南外等名校中優秀的學子,和家長、學生的接觸中,本身品質高、能凸顯自身底蘊、又不刻意的搭配有助於提升家長和學生的信任。我觀察了老闆的著裝,但就秋冬來看,以襯衫打底、羊毛背心和毛衣是裡面的主要搭配,優質的呢大衣、皮衣是主要外搭,而格紋和純色是主要選擇。髮型是最基本的寸頭,利落乾淨,金絲邊眼鏡、簡約風格的水杯。多傾聽,以對於別人的贊同作為每一次談話的開始,每一句話都語氣平穩,但是要有一個著重詞。我老闆是一個很容易能博得別信任的人,這些外在的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私以為,在教育培訓這行中,很多公司搞的像營銷團隊一樣的品質欠佳的西服加吊牌著裝實在是一種失策。

如果用投資的觀念看人生問題,又是別有洞天。

在減肥中信奉「一周瘦十斤」之類理念的人基本都成功不了。減肥的目的是讓身體長期保持一個舒適、健康、優美的狀態,這種狀態越長久、越廣泛助益於其他方面的優美,比如膚色、頭髮等,便越是對於我們本身有益處。以「快速」為指導的減肥理念,首先面臨的就是不能長久,對於減肥來說,比運動量和飲食質量更重要的是「長期」。節食一周,暴飲暴食半個月和合理飲食、輕微節食一個月,後者的益處顯然優於前者。過分強調快速,還會挫傷積極性,如果減肥目標是半年減五斤,那麼一個禮拜瘦一斤,你都會非常歡喜,滿滿都是繼續下去的動力。而想要一個禮拜減十斤的,那麼幾乎每一天都在身體衰弱和信心挫折中掙扎,堅持更是無從談起。其次,後期獲益更重要。很多女孩子將減肥當做減重,但是減肥的目的應該是追求健康和美感。一切有損健康的減肥法都是失敗的投資,而一切無意於你提升除去身體曲線之外的其他方面的減肥也是無用的。比如很多女孩子為了減肥而過分節食,頭髮枯黃、面如蠟紙,這和你想要的美根本就是背道而馳,捨本逐末而已。

減肥的核心是真正做對於自己有利的事情。很多肥胖都是源自於生活習慣中,你沒有真正對於身體做有益的投資。吃垃圾食品、睡眠不規律、夜宵、過量飲酒、不合理的減肥等,以揮霍家底的方式來追求收益,這是我見過人世間最騷氣的操作。真正吃對於身體有利的東西、合理運動、按照睡眠規律休息,合理投資才會有收益啊諸君!

更有趣的是,這個理念還可以用於感情。最近我在某平台發了徵友貼,回復者眾多。但是一個禮拜過去,基於我對於每一個聯繫我的人,都是給予相同的回應,我發現自己的通訊錄中,這些男孩子有以下三種狀態。第一類是積極回應,投入時間和金錢,用各種方式尋求更深入交流,但是短期內,只是要求交流而非一步到位。第二類是接觸了一兩次之後,便沉寂在通訊錄中。第三類是發信息譴責我回應太少或者抱怨沒有得到對等的待遇,或者直接提一步到位要求的,基本致謝後刪除了。基本第一類男孩子,耐心充足,以合理投入換回報,目標在長期,是比較理性和建設性的投資者,生活中其他類的投資估計也差不離。第二類男孩子,我估計一方面因為手中多線投資,只是來試水,不合適就撤。另一類是外力促動的風險投資,但是一旦發現回應較少,就轉為保守投資者。第三類,絕對的風險投資者,短期利益的追逐者,吃相不怎麼好看。

曾經我給學生講,閱讀求廣泛,也求專精。每一本書或者每一個學科都提供給我們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活在一個死循環中,順著別人設定的目標前行,然後為他人服務,從而在社會這台大機器中輪轉,為他人的利益服務,而徹底失去對於真正自身價值的追求。看清世界的規則,是真正發現自我的起點。而我最近讀過的那一兩本理財書籍,給予我的便是,人生是一次投資,我們要尋求的東西是排除外力,真正對於我有利之物,而這種真我之物的追求,所需的唯一的東西便是耐心,不是克制自我慾望,而是學會分清,哪些慾望是屬於自己的,哪些是外在強加給你的,從而耐得住外界的誘惑,而真正忠於自己的核心利益。

這是我近期的收穫之一,想法可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可探究之處,還需與自己以及諸君共同前行,在實踐中探尋真我。

推薦閱讀:

TAG:成功 | 投資 | 工作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