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遺留的陷阱無處不在——《影響力》讀後感
關於這本書,我就不用多說了,社會心理學的經典之作,作者從實際從業者使用的上千種不同的使人順從的策略中提煉出六大原則,分別是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和稀缺。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奸商」們引誘我們輕易的付出金錢、精力和時間,讓我們做出種種後悔不已的決定。對任何有志於成為「奸商」的人或者希望從「騙術」中成功逃避的普通人來說,都應該對此有所了解。
「文明的進步,就是人們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這是書中應用英國著名哲學家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一個斷言,這句話是對以上原則的一個總的概述,他指明了所有這些原則的最深層次的原因:人們在數百萬年進化過程中銘刻到基因深處的一些存身保命的本能,被現代社會中無所不用其極的商人們有意無意的發現和利用起來,讓我們在「不假思索」中遵從本能從而下意識的做出各種「買買買」的決定,掏空了自己的荷包,充實了商人的賬戶。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探尋,一方面這確實是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沒有了叢林、草原生活環境中無處不在的威脅,人們可以把警惕繃緊的大腦鬆懈下來,拋開了野蠻時代中對生存的巨大恐懼感,可以以一種輕鬆寫意的態度來應對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但同時,現代商人們卻化身成為攫取利益的猛獸,針對我們進化出來的適應社會集體生存的本能,設置了一個個讓人「心甘情願」掏錢的陷阱,一次次的用專業的「套路」來收割我們的智商稅。雖然他們的目的不是我們的生命,但如果我們任由本能行事,也很可能落到家財耗盡的凄慘境況。
在生存的進化中,這六大原則很好的讓我們適應了原始的集體生活,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這幾個原則,可以在小集團特別是和親朋好友的相互交往中讓我們更緊密的團結起來,減少相互交流的成本和摩擦,同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共同對抗外界的威脅和壓力,一代代的傳承,讓這些成為了我們的本能。但在現代大融合的人際背景下,在和商人、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由於脫離了以前的熟人交往情境,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原則就很可能被利用,從而給我們造成直接的利益損失。喜好、權威,這兩個原則可以用光環效應來解釋,對於我們認同的人和自己的愛好,我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就會帶有偏見,就如同被他們頭上所戴的光環晃花了眼,不能正確的看清事情的真相從而做出盲從和盲信的舉動。對於稀缺原則,則可以用卡尼曼的框架理論來解釋,相對於收益,人們在心理上總是更加的抗拒損失,一旦覺得自己可能會錯過某件稀少的商品,就更容易衝動性的掏錢,殊不知這不過是商家的廣告策略而已。
利用這一個個的策略,輕易的打動了你的心,讓你做出一個個事後後悔不已的決定,這就是現在利益至上的商品社會的現實。如果沒有清晰的頭腦和認識,我們又怎麼能夠抵抗得了無數「專家學者」精心炮製的「套路」?
卡尼曼在他的著作《思考,快與慢》中對大腦思維方式進行了區分,認為大腦有兩種方式:快思考,通過經驗、本能形成的不假思索的思維方式,對我們比較熟悉的場景和事情快速的形成結論,減少時間和精力的消耗,這構成了我們主要的方式;慢思考,顧名思義,就是深思熟慮的謹慎考慮,對一些重大事件和不熟悉的場景進行反覆深入的推敲再來決斷,這種思維方式一般會比較少出現。同樣,中國傳統心學中也有「習心」和「本心」的說法,也分別對應快、慢兩種思維方式,如果我們能夠認清自己的真心和本性,在生活中多採用「慎獨」「誠意」的工夫,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外界的干擾,看破種種套路,按照自己真正的意願行事購物,做到「求心安,不後悔」。
城市套路深,我們不僅僅要了解這些策略和手段,更要把握自己的本心,才能真正做到行事無悔於心,把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投入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事事物物上去,不被「套路」所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