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饑渴:像渴求食物、水、睡眠和性一樣渴求關係

01

今天的文章,讓我們先從一個小投票開始。

某一天,你住在屬於自己的豪華而舒適的大house里,每天享受著絕美的自然風光、數不清的可口食物、穿不完的精美服飾,以及其他你所能想到的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比如電影、遊戲、書籍、健身、繪畫、唱歌、手工製作),各種工具和裝備一應俱全……閉上眼睛,好好地想像一下這樣的生活,然後,睜開眼睛告訴我:你願意過這樣的日子嗎?

我相信,只要腦殼沒壞的人,應該都會回答「我願意」。


但是如果這些因素都不變,只添加一個「小小的」限制:你只能獨自一人,不能以任何方式與其他人有任何接觸呢?

美景+豪宅+美食+娛樂+獨自一人,這樣的組合,你願意嗎?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筆買賣硬是要得!畢竟,從我們的生活經驗來說,獨自一人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糟糕,甚至在某些時候,我們反而很享受孤獨和自由的感受。

所以,也許在認真地思考了一下之後,還是會有一些人選擇這樣的生活:畢竟,比起無憂無慮的日子,沒有人交流這件事,完全是個可以忽略的小問題。

然而事實是,「沒有人交流」這件事,在生活中從來不是一件小事。

02

在總結了多年的研究成果之後,心理學家Baumeister和Leary(1995)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人際歸屬感假說(Belongingness Hypothesis):建立並維持至少一段持久的、積極的、關愛的、親密的人際關係的需要(也就是歸屬需要),就像吃飯、睡覺、性一樣,也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

如果你覺得上面對人際歸屬感的定義太拗口,那麼簡單來說,人際歸屬感就是「心有所系」的感覺。


大量的研究報告都支持這一假設,而且證據是正反兩方面都存在的。

擁有人際歸屬感的人,比沒有人際歸屬感的人要健康得多、也要快樂幸福得多。這類研究中,最有名的當屬「哈佛追蹤研究」了:通過對哈佛學生長達70餘年的追蹤,該研究發現,最能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和幸福的因素(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因素),就是擁有至少一段好的人際關係。

另一方面,缺乏或喪失人際歸屬感的人,過得則要糟糕得多。友誼的中斷、親人的離世、愛人的離異,既讓我們焦慮、恐懼乃至癲狂,也降低了我們的免疫力,增加了疾病、發瘋和早死的風險。有時候,即便只是短暫的分離,都足以讓我們痛苦到哭泣。而長期孤單孤獨的人,就像是一個在沙漠中缺水許久的旅人,心底會像渴望綠洲一樣,渴望與別人的聯繫。

03

人際歸屬感假說是一個偉大的理論。它的意義在於,指出了親密關係所帶來的人際歸屬感,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人際歸屬感不像豪華的住宅、可口的食物、高級的服飾、酷炫的娛樂方式;它不是生活的頂配,不是我們希望能擁有的理想狀態,不是可有可無的生活中的奢侈品。

恰恰相反,人際歸屬感更像遮頭的片瓦、果腹的菲食、蔽體的寒衣——它是我們生活中所必須要有的標配。


你的人際歸屬感需要是否得到了滿足?滿足的程度有多少?下面有幾個小問題,可以幫助你快速地測評一下。


推薦閱讀:

寫給自己的

TAG:親密關係 | 戀愛 | 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