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是如何演進到太空殖民的?大歷史告訴你答案

說起中國歷史,我們常用上下五千年來形容它的悠久,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看人的一生,大概只看到了短暫的漣漪。

但是,把五千年的文明歲月放進人類發展的長河中,也不過如平靜的水面上激起的一朵小浪花。

那麼,把人類的發展放進宇宙的進化史中呢?那真是用滄海一粟都不足以描述這比例尺的極小刻度。

初拿到這本《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想到作者大衛·克里斯蒂安開創的大歷史學派,我本以為這本書是在大歷史格局下解讀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讀了幾頁後,我才發現自己的思維只局限於狹窄的專一領域,看到作者完全打破學科限制,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解讀宇宙文明、地球文明、生命文明以及人類文明,不禁感到震撼與驚嘆。

第一,宏觀視野,打造「現代創世紀神話」

以大歷史的新穎角度打通時間線,整合人類文明,可以說《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這本書是一部用空前廣闊的宏觀視野與極為淵博的知識深度來重新講述宇宙創作的巨著,就像本書中的導論中說言:大歷史便是以各種時間尺度來考察過去,因此時光旅夢人認為,這不僅僅是一本關乎歷史知識的書,更能引發涉及古今各種社會結構的重大問題。

大衛·克里斯蒂安認為,歷史就像造房子,解構之前必須先建構,他力圖將這本《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打造成一部有關起源問題的「現代創世紀神話」,時光旅夢人認為,從這個建構、解構的方式來看,作者還是非常成功的。作者打造的「創世紀神話」沒有太多虛無的相對主義,而是用我們這個時代的眼光,憑藉儘可能豐富而牢固的知識體系向讀者提供一幅關於現實的有用地圖。

從無生命的宇宙到地球上的生命、到早期人類的歷史、到農耕文明下的幾個世界,再到近代的一個世界再到從現有的時空範圍所展望的未來面面觀,大衛·克里斯蒂安用進化的過程來展現人類與其他生命形式之間的聯繫,並不斷穿插宇宙自然史的相關發展,將人類歷史與自然科學結合起來。

譬如大衛·克里斯蒂安在描述城市和國家的組合結構時,就巧妙地引入了恆星構成的過程,及兩個毫不相關的學科之間的相互關係。

「隨著農業人口集聚在更大的、密度更高的共同體里,不同團體之間的相互交往有所增加,社會壓力也隨之增加,突然之間,新的結構和新的複雜性便一同出現了,這與恆星的構成過程驚人地相似。與恆星一樣,城市和國家重新組合併且為其引力場內部的小型物體提供能量。」

再譬如在描述人類及宇宙未來時,大衛·克里斯蒂安認為,生物圈包括人類的最後命運取決於地球和太陽的演化。儘管地球及太陽都有著比所有生物圈都大得多的體積,但是它們比生物圈或者人類社會更簡單,因為他們未來的演化時可以預測的。

他寫道,「我們的太陽處在生命周期的中期,還將有40億年左右的生命。但是地球上的生命將在太陽死去之前全部滅絕。當太陽進入老年時將會更熱,最終令地球表面更熱,生物圈會進化,以減緩這些變化造成的影響,但是最終地球上那些仍然存活的有機生命將喪失選擇的機會。在30億年的時間裡,地球將吸收太陽的熱量,就像如今金星那樣:海洋將翻騰,產生的蒸汽將促使全球變熱。地球將變得無法居住,最後它將像今天的月亮那樣一片荒蕪。」

第二,邏輯嚴密、言語通俗,便於理解、記憶與傳播

時光旅夢人認為,《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這本書能成功引起大眾的興趣,除了其引入宇宙自然觀的論述,構建了一個新的、超宏觀的學科體系之外,整部作品都是用比較易懂的言語來描述深奧的跨學科問題,且整部著作邏輯嚴密、思維強大、前後連貫性強,因此,也便於理解、記憶與傳播。

比如大衛·克里斯蒂安在描述宇宙的範圍時,他並沒有完全用晦澀難懂的空間尺度單位來形容,而是通過一些我們熟悉的星系群,來讓我們感知空間尺度的概念,同時他借我們日常熟悉的飛機提出疑問,假如一架大型噴氣式飛機要花5-6個小時飛越澳大利亞或是美國的大陸領土,那麼同一架噴氣式飛機飛行至太陽要用多少時間?

假如波音747飛機每小時大約飛行900千米,那它差不多要用20年才能到達離我們約1.5億千米之外的太陽。若是飛往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噴氣式飛機至少要飛行500萬年才能到達目的地!而這只是一個擁有1000億顆恆星的銀河城市中隔壁鄰居之間的距離。要感受整個銀河系的範圍,就必須記住光從太陽到地球只需8分鐘,卻要用4年又4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比鄰星。光線得花3萬年的時間才能到達銀河系的中心,其距離相當於到比鄰星的一萬倍。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宇宙的尺度,順便記住一些從未接觸過的化學元素概念,讓人覺得讀此書是有效閱讀,並未虛度時光。

第三,數據圖表分析法最大程度地減少「一家之言」及「唯心之論」

《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一書中,經常出現大量的圖表、大量的數據,時光旅夢人認為,數據的羅列與引入常常出現在邏輯推算的學科中,屬於一種理科思維,而文史書中一般比較少見。但是讀了此書,能明顯地感覺到作者的客觀精神,通過強大的邏輯思維,再加上具體的數字來分析問題,更能證明其分析的科學性。

如書中列出的「早期宇宙年譜」「最早的動植物馴化證據」「公元前400年至公元2000年,世界各地的人口」「1750至1980年的總工業潛能」「地質學時間尺度」「開放的宇宙未來年表」等等,這樣的圖表與數據遍布全書,時光旅夢人就不過多列舉了。

總之,時光旅夢人認為,講述歷史這種帶有明顯的主觀感情色彩的行為,如果能儘可能地引用數字,就會最大程度地減少「一家之言」及「唯心之論」。

第四,指南式神書,垂直細分領域缺乏精確的知識架構

用通俗的宏觀視野,從宇宙自然史的角度來觀人類歷史,是《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這本書最引人關注的特徵之一。這部62萬字的著作既要關心以宇宙大爆炸為始的天文學,又要涉及地球和人類歷史演進的生物學、考古學、物理學、歷史學等大綜合知識,這就必不可少地造成了一個比較遺憾的問題,就是此書可能擁有空前廣闊的宏觀視野,但在垂直細分領域卻缺乏精確的知識架構。

譬如作者會橫向對比多種文明或者多個王朝的某一狀況數據,使得我們能夠首先在大的空間上抓住方向感,有一定的脈絡性認知,但是一走進具體的垂直領域,就會明顯感覺到此書只是一個人文分析的指南,縱向的發展缺乏精確的架構,因此要了解宇宙大環境與人類大歷史,單靠這一本書就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沿著這個思路做更多的功課。

但不可否認,《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一書具有超強的整合能力,它彌補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千年斷層,是值得我們用心去讀的一本好書。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宇宙 | 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