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華彬講透孫子兵法》第六章 虛實第六

形篇》《勢篇》和《虛實篇》,是講作戰的三篇。先是《形篇》講先勝後戰,然後《勢篇》講以正合、以奇勝,講排兵布陣,再之後《虛實篇》講避實擊虛,這是邏輯順序,《虛實篇》的要義,就是調動來調動去,都是要我實敵虛,而更可能是我虛敵實,所以倍加謹慎,這就是用兵如神。側重說明作戰的方式,就像水一樣。水的流動規律,是從高處往低處流。作戰的規律,是避實擊虛。

原文如下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候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什麼是虛實?

「夫兵者,避實擊虛,先需識破彼我之虛實也。」

用現代理念來說說「木桶理論」

木桶能夠裝的水,不是由最長的一根木塊決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根木塊決定的。所以,我們要【補短板】,因為無論最長的木塊有多長,水都會從最短的木塊那裡漏掉。

錯。這就是我們之前說的「木桶理論」

結合本文虛實闡述:

最長的木塊,就是人的強項,就是【實】

最短的木塊,就是人的弱項,就是【虛】

要承認【虛】和【實】,不要痴心妄想都是實的,也不要自怨自艾都是虛的。

打仗的成功,和現在的成功一樣,是靠把最長的木塊做得更長。

弱項就是弱項,要承認自己有弱項,不可能全是強項,因為人的精力有限,人不是神。

不要試圖去「解決」自己所有的虛,要學會在有虛有實中戰鬥,學會不是試圖解決所有問題,而是永遠在問題中前進。

運用到個人成長中

勢,就是實

虛,形成不了勢

所以,那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其實能站到風口上的豬,也都不是平凡的豬,否則,為什麼不是你我他,站在風口上,偏偏是豬。

只要是站在風口上的豬,就是有實力的豬,是已經蓄勢待發的豬,是一直不斷努力的豬,是等到屬於自己機會的豬。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不知道!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之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我們常說的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可在孫子兵法中就標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不知道。

善於進攻的人,敵人不知道該守哪兒;善於防守的人,敵人不知道該從哪兒攻。

曹操說:「情不泄也。」

軍形不泄,敵人不知道。 當你進攻的時候,敵人看不懂你要攻哪兒,所以不知道怎麼安排防守。好不容易看懂了,安排下去了,又中了你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

當你防守的時候,敵人看不懂你哪兒實哪兒虛,無法定計攻打,好不容易看到你的破綻了,攻將上來,又中了你的埋伏。 這就是虛實之道,要獲勝,就得避實擊虛,對方找不到的你的虛,每當他確信找到了,撞上來,正碰上你最實的地方。

而當你進攻的時候,總能調動得他露出空檔來,一下子衝散他。

知行合一

學習兵法,也不能讓我們上戰場打勝仗,讀書也是觀照自己,我們對應自己的工作學習,放事上琢磨,自己提高。

華杉說用李笑來老師的話說,就是:踐行。踐行,就是知行合一。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戰前,「知」是《計篇》講的「五事七計」。五事七計,是政治面,資源面,實力面,戰略面。上了戰場,如何在戰術層面知彼呢?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刺探敵對的軍情,研究他們的布局,又故意激他們一下,看他們的動靜,知道他們的虛實。讓他們暴露軍行,計算雙方的人數、糧草、裝備。他人比我多,糧草比我充足,裝備比我強大,我就不要輕易攻擊。一定要避實擊虛,避堅攻脆,避難攻易。

將虛實篇的原理運用到現代企業經營就是:

企業之間競爭的一般規律是,先作好競爭準備工作的,就能取得競爭上的先機與優勢,沒有做好競爭的準備工作的,在競爭中就會被動而失去機會。善於管理的人,總能調動其它競爭對手,而不會被其它競爭者所左右。對於行業競爭對手,有時要誘之以利,有時要能過政府的政策或者其它方法設置進入壁壘或者競爭壁壘。貪圖安逸的競爭對手,要想方設法使之疲勞。對佔有資源優勢的競爭對手,要想方設法使之資源消耗,漸漸地變成資源劣勢。

企業競爭戰,要攻擊競爭對手無法進行支援的地方,比如產品、價格、促銷、服務、採購、營銷渠道等競爭對手無法支援或者意料之外的地方。競爭進攻能成功,是因為進攻採用的是避實擊虛的戰略戰術。競爭防禦能成功,是防禦競爭對手無法攻破的地方。善於進攻,讓競爭對手不知道如何防守。善於防守,讓競爭對手不知道如何進攻。管理者領導企業競爭,要讓競爭者發現不了本企業的動機與意圖。計劃與策劃要每一個步驟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而且全面、細緻、周到,這樣才能成為行業中的領先者。

要發揮商業情報與信息功能,了解競爭者的情況而不讓競爭者知道。集中本企業的資源,搞好本企業最賺錢,前景最好,一直為企業贏利的產品與服務上面。做好,做強,做完美。這樣,就能減少競爭對手,而且還能取得行業首領的地位。把企業資源分散,搞多樣化,處處都想競爭,處處都想成功。最後,是處處樹敵,更是力不從心,事與願違。集中優勢資源,搞好企業,就能造成我眾敵寡的局面。企業管理也跟戰爭一樣的,集中優勢資源攻打敵人力量薄弱的地方,就能取勝。

在企業競爭中,企業要知道什麼地方可以競爭,應該什麼時候可以競爭。要通過認真的計劃與調查研究來了解競爭者計劃與謀略的得失,要通過詐術挑動來了解競爭者活動規律與運營規律。要了解,天時、地利、人和對競爭者有利與不利。要了解政治,經濟,法律,技術環境對競爭者的有利及不利。或者通過試探性地競爭性進攻,來探明競爭者的虛實強弱。

在企業管理中,要作好商業秘密的保密工作,就算本企業混入了商業間諜也無法了解真相底細。在競爭戰,要採取權變的戰略戰術,而不是簡單重複的戰略戰術。靈活運用,變化無窮地運用新的戰略戰術,以適應新的競爭者的具體情況。

企業競爭總的制勝戰略是避實擊虛,攻其不備,集中優勢,權變制敵。


推薦閱讀:

沒有如今的繁華,古時怎麼消遣?
拆解《3G資本帝國》第十二章
拆解I《終極演算法》符號學派
拆解《3G資本帝國》第十七章
拆解《3G資本帝國》第十一章

TAG:讀書會 | 書籍推薦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