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為什麼把「孝」作為仁道的根本?

孔子曰:「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後世的儒家思想也基本延續了這一提倡,就有了孝經等論著的出現。孝和忠聯繫在一起,被後來的統治者大肆宣揚,基本已經脫離了其本意,成為現代社會所唾棄的愚忠愚孝,關於孝的本意可能也沒多少人在意了吧。

在此,我從義理的角度略微闡發一下正宗儒家的本意。儒家從孔孟立宗以來,就是在道德上弘揚人性,認為不假外求、人人都具有的仁愛之心就是我們的本性,是「天之所與我者」「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人性即天道,就是那個生化不測、於穆不已的真正大道。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它既涵蓋乾坤,又能被我們深刻體認從而在一舉一動中表現出來。所謂仁以感通為性,潤物為用,指的就是我們對身邊的人和物都具有通感和共情,自發自願的做出行動來提升自我、親人、朋友以至於家國天下、萬物一體。

從這個基本義理出發,仁的最明了的解釋就是:不麻木。中醫里常用的詞語「麻木不仁」最初就是指的是肉體上的血脈不通暢從而造成的不適,也引申開來形容一個人對外界其他人的苦難毫無同理心,這個就是不仁,就是道德卑下的具體表現。那麼,我們要怎麼避免自身的麻木,讓自己具有精明惻怛的敏銳感知,能夠覺察自身的不道德私慾,並能對身邊人同聲共氣?儒家提出了「孝」這個概念,從我們每個人關係最緊密的父子之情入手,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的感知這份人所共有的最深厚的親情,從而來培養自己本心的敏銳感知,擺脫私心雜念的干擾。孝是根本,是因為每個人不一定有兒女,但一定會有父母,從普適性和可操作性來說具備極好的效果。夫子說孝,從「心安」這個角度來提倡「三年之孝」。儒家並不講什麼大道理,你心安即可。你在平時的家庭工作過程中,和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一起行動、言談,一舉一動都會有相應的心理訴求和活動,最終評價你內心深處動機的唯一標準只能是你自己——你心安嗎?心安就行動吧。

剝開「孝」這個名義下的各種各樣的誤讀和曲解,還原到儒家最根本的用意上來,我們提倡「孝」是求得自己的良心安定,在行孝的過程中不斷反思,保持「慎獨」的態度,不斷剝離各種私心雜欲,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所提到的這一點道心不斷發揚擴大。這是我們道德修行的火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我們在道德實踐中細心呵護並不斷推擴,才可以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也是王陽明「致良知」這一說法的真正含義。

「孝」為仁之大本,只不過因為這是最具有普遍性、最容易操作的一條道德進路而已。先賢們用自己的親身體悟告訴我們,這條康庄大道才是我們道德修行的正道,又何必求之於斜徑歪道?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不可以遠人,遠人非道。從身邊的實事做起,做一個孝子,不斷在實踐中反省,才是真正的修「道」。

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

推薦閱讀:

在一個 社會中,窮人和富人的道德水準哪個高?
從群體的層面來看,女性與男性是否具有不同的道德觀?
如何在游泳池裡大便不被發現?
有哪些事是不管給你多少錢都不會去做的?
社會秩序的維護主要依靠道德還是法律?

TAG:道德 | 倫理 | 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