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作為目的而不是工具——看《銀翼殺手2049》有感

無聊刷劇,看了這個2017年的大片,內容就不多說了,就是科幻世界中複製人作為工具被使用以及他們的反抗故事。說實話,片中的所謂政府和社會主流思想實在是讓我有點反胃。科技的發展有了複製人這個噱頭,然後作為工具這類消耗品看待的主流思想被主角反思、反抗,這是一個科幻背景下的倫理道德劇本。

真正偉大的電影,永遠是對我們自身、對人性的思考和表現。在這一點上,電影get到了我的G點,畢竟最近一直看康德,他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主要就是針對人類理性和道德展開了緊密深邃的思辨,得出了類似中國儒家的道德自律的觀點。關於康德的理論體系,我在前幾篇文章中已經有了比較詳細的論述,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在這裡,我只針對電影本身,再一次強調康德在其哲學思辨中反覆強調的道德核心觀點:人在任何時候都只能作為目的,而不是工具。同時,康德又將其擴展到了理論可能的任何具有理性的存在上。根據康德的觀點,可以這麼闡述:理性存在只能作為目的,而不是工具。

在這個電影中,那麼其核心的爭論就在於:複製人是否能夠稱之為理性存在?

關於理性的具體定義,眾說紛紜,都有一套自圓其說、自給自足的理論,但我在此想先岔開來,講一個有關孔子的小故事。《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關於這段古文,其解釋有很多種,似乎都能說得通,甚至有些是完全對立的說法。夫子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由於在流傳的過程中失去了太多信息,已經很難確切解讀,但我個人認為,通過對儒家整個義理系統的理解,夫子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一種擔憂之情:雖然用陶俑來代替活人作為殉葬已經是有所進步了,但由於其做得非常逼真,很像是活人,很可能會減殺人們的慈悲之情,後繼者可能重歸於暴佞,造成活人殉葬惡習的復行。夫子出於悲天憐人的仁心,從像人這個角度見微知著,認為它不利於培養使用者的仁愛,從而表達了對此的憂慮。

仁者愛人,它是中國儒家的核心思想,其進一步的解讀和發揮,就是康德所提倡的道德自律,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人只能作為目的。在儒家的論著中,即使對一個像人的物體施以不人道的處置,都有可能潛移默化的影響人的性格,都是應該避免和禁止的。儒家論著也有其它類似說法,比如春不折枝,因為它可以生長,是有生命的。同時還提倡不獵幼獸,不採鳥卵,不打歸巢的鳥,不一網打盡等。用這些做法來培養我們的仁愛之情,特彆強調要從身邊細微的一點一滴做起。《二程集》記載「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問之,雲:『與自家意思一般。』(子厚觀驢鳴,亦謂如此)。儒家的各位先賢的種種作為,表現出來的都是好生之意,與天地生意如一。

道德的情感,要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各種細微事情中培養滋潤,才能不斷得到維護和發揚,才能從最初的不忍人之心最終擴充到萬物皆備於我、民胞物與等天人合一的境界,如果失去了這個養護體恤的初心,就會有最終牛山濯濯的後果(《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孟子以"牛山濯濯"比喻人性本善,但因為戕害不已而使善心不存。

回到電影本身,將外表甚至內部都和人沒什麼區別的複製人作為消耗品的工具來看待,所有的人都可以用損壞財物的態度來任意處理他們,那整個的社會道德意識會在這日復一日的不斷戕害中到什麼地步?在電影中,複製人已經具備了和人一樣的感情和理性,他們就天然在道德上具備和人一樣的權利和地位,他們就應該只能被當做目的,不能以工具視之。

西方科幻片中表現出來的整個社會道德淪喪的前景,也是當今科技至上的反映和最終演化,如果喪失了我們的道德觀念,我們還有什麼資格成為萬物之長?


推薦閱讀:

TAG:道德 | 電影 | 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