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為什麼是自律和無條件的?
道德自律一詞,最早見於康德的道德哲學,指的是人們的意志為道德立法。其深層次的具體闡述如下:每個人都具有相同的道德情感,它是不依賴於任何具體環境條件的、普遍具有的對自己行為出發點的要求和約束,康德對此有著非常精闢深入的分析和證成。但其所有的思辨基礎是建立在「自由意志」這一個被他稱之為「設准」的具有主觀普遍性的默認前提下。在康德的道德理論體系中,它同靈魂無限以及上帝存在共同構成了其全部的道德哲學理論基礎。
這樣的道德在實際生活中是不穩定的、隱晦的。畢竟對於靈魂和上帝這些概念,本來就是非常有爭議性的話題,如果道德要靠這些無法得到公認的理念來維護,其真實性和權威性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就道德自律這一點,康德其實是接續上了中國傳統儒家的核心概念「本性」「良知」等等。孔子有雲「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良知良能」,陽明子云「知是知非是良知」,指的都是這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自知自律的道德本性,這個也就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所提倡的「天道」、「天命」「性」「理」。「天人合一」的一就是這個天理和人心的統一性。所謂的「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向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就是這個說法的極好詮釋。
道德的真正基石,是在於我們能不能對它有直覺,也就是良知這個概念到底是一個假設還是一個先驗的存在。關於這一點,新儒家三聖的熊十力有著明確的回應「良知是一個呈現,你怎麼能說它是假設?」在他和馮友蘭論辯的時候他作如是闡述,給當時旁聽的牟宗三以極大的震動,從此嚴守此念終生不渝。當然,關於這一點,孟子在有關「孺子之將入井」的章節中早就有了非常詳盡的論述(《孟子 公孫丑上》原文):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古今中外的各種道德理論中,以儒家對其認識最為深刻真切,它提出了道德情感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是我們每個人的天性,這種應事而動、不夾雜一點私心雜念的萌動之幾人人共有、天下共同。但作為一個現實中的人,雖然這一幾之動人皆有之,卻很可能會被隨之而起的私心雜念所蒙蔽,就如上文所提到的為了討好其父母、要求聲譽於鄉黨或者是被其哭聲所煩惱等等,人們有可能在權衡利弊後做出了或救助或不救助的行為。如果是在咋一起念間按照本心行動,這一行動就是道德良善的行為,如果是在權衡利弊後採取行動,無論你的行動是救助還是不救助,都無法被稱之為道德的善。這也是康德所謂「人在任何時刻都只能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含義。
雖然在道德的最初萌發處是人所共同,但能自覺遵守這一律令行事的畢竟是少數,這些人就是俗稱的「賢人」或者所謂的「真正的紳士」。普通人由於對自身修養的懈怠,常常會忽略自己本心的訴求,習慣性的轉為利益上的考量,從而做出其他的選擇。「習慣成自然」,如果是這樣一次次的無視本心,最終就會造成自身的道德敗壞,完全成為一個逐利動物,喪失了人之為人的神聖性。
人生來是高貴的,他的高貴就體現在這道德自律,體現在良知的自覺明察,只有依從自己的本心去視聽言動,才能做到「求心安,不後悔」。當然,一旦落到具體的行動中,我們就要受到自然規律的約束。為了求得事情的順利進行,我們要掌握相應的科學知識,來幫助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
人所首先最關心的應該是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人品,然後才是掌握具體的科學知識來保障自己行動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可以談「儘力無悔」,才可以真正實現人生的最大幸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