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作者,你若不懂新媒體、新文學,慘勝猶敗
我曾經給一家網站做副站長和版主時認識了好多優秀的文學愛好者。再進一步交流中我才知道,那些優秀的作者多半是殘疾人。他們有著大致相同的經歷,對文學和寫作也有自己的看法。
那些重度殘疾人有的說,傳統寫作效率極低,費時費力很累人。有的說,好幾年寫數百萬字小說、散文,出版費十多萬,可眼下生活怎麼辦。有的說,沒有生活來源的人寫作,是一種危險的選擇。
於是我看到了殘疾人寫作的艱難,尤其傳統作者,忙裡偷閒爬格子,津津樂道。每每投稿石沉大海,幸運發表一篇,稿費幾元、十幾元。邊遠地區幾份稿件每次車費、郵票和信封等綜合近百元,這對一個沒有收入的殘疾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慢慢的我開始替他們反思,這樣的寫作到底是否值得?你們的思維為什麼不變一變呢?不管你是否殘疾、能否成名,只要將自己的思想或技能轉化為社會服務,你就是一個有用的人。
當今社會,網路媒體逼退了傳統紙媒。它以操作快捷方便,及時收集讀者信息,改變創作思路受歡迎。所以人人盤踞網路,滑鼠一動,一篇文章發出了。網路改變了世界,為什麼不能改變你們這些殘疾人作者呢?
網路最大的好處是開放,信息隨意獲取,打破了壟斷,尤其新型媒體平台的誕生簡直就是窩居作者的福音。然而一些殘疾人還在以傳統方式寫作,代價大,慘勝猶敗。
傳統刊物壟斷且腐敗至極,高質量稿子幾乎上不去。細心的讀者已經發現,期刊作者幾乎每期都是些老熟人,有的編輯還根據作者身份論資排輩上稿子,更痛心的還交換髮表、反收編輯費等。新人的稿子只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我從讀小學至今,一有時間就爬格子,但在紙媒上發表的稿子很少。原因是傳統刊物身份決定發表,資歷決定質量。編輯個人品位,也決定了一篇稿子的命運。或許這就是目前中國的寫作生態。
在盜版成災,優質稿件難發表的情況下,作者要轉型。充分利用電腦寫作,網路傳輸,系統審核。這是高效能,低成本寫作,投稿網路平台化,智能化,無人為思想在裡面。一切以統一標準的機器系統為準,只看能力,不看身份,這就大大減少了舞弊行為。
如今網紅自媒體就是一枝獨秀,只要你有水平,你就是齊天大聖。我相信你的花果山裡會有人來乘涼,有人來摘果,甚至還有人來拜碼頭。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才,就不會「懷才不遇」。
推薦閱讀:
※內容變現的付費閱讀模式
※微博BLogabs的問答價格瘋狂降至9999元!
※還不增強版權意識?你的文章要變成別人寫的嘍!
※還在愁標題怎麼寫?這5個技巧必須看,助你上10W+!
※2016年終盤點,我都對自己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