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地段的理解
潛力地段是什麼?潛力地段其實是價格相較於地段合理價格低估的地段。至少你贏得了現在,這也是你唯一可以贏的。未來,有可能出暴擊,也有可能平平淡淡地走下去,只要不踩中大坑,就已經是勝利了。
上面的圖是恰空大大對於「潛力地段」這一問題的回答。簡單而言,地段是現成的,配套是可以等待開發的,區位因素是不可變得,但是配套可以從差的配套變成好的配套,從而形成暴擊。
對於一個多軍而言,雖然買房子是要放五年以上,甚至一輩子都不出售的。但誰都希望買入即賺,買入就是七折筍,賺30%,正常價漲50%,那麼70%--150%就是翻倍了。
買入賺錢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尋找低估區域、尋找筍盤和房產自然升值。前二者是職業炒家和普通買家之間最大的區別,也是超額利潤的來源。買房本身是實業,專註於哪裡低估才是有超額利潤的地方。
(一) 價格結構
海平面上面沒有珠穆朗瑪峰。
一個大的低價區位不可能有一個高價盤聳立在上面;因為高價盤旁邊的都是它的替代品,拋壓太重。
KFS在製造地王,但地王的價格再怎麼高也只是一手價格。一手價格我們從來是不認的,新房癌一直都存在,有錢的人總是多得超乎我們的想像。一個區域,一手價格可以到5W,但是二手價格只有2.5W。
所以遠郊一手CEO是一個巨坑。房子蓋得如何如何好,無法出門,配套差,也是扯淡。「你這個房子哪裡都好,就是無法出門。」「沒事的,有車就很方便了。」「我自己可能會開車,那麼我媽我爸,我的保姆會開車么?」
沒有珠穆朗瑪峰的意思是,高得離譜的價格是曇花一現的價格,是沒法做實的。
相反,青藏高原也不會有深到海拔為負數的盆地。
一個高價的版塊中的低價盤將會被迅速填平,填平的速度有快有慢。遲遲未被填平的低價盤往往有一些硬傷存在,例如物業差,小區小,車位少之類的。同一個區域的次新電梯樓如果價格差距大於30%的話,那肯定不正常了。相當於旁邊2.1W,這邊的3W。
遲遲未被填平那自然是有大的硬傷存在,例如住宅樓大部分用於辦公。但正如壞地段可能變成好地段,就看自身如何判斷了。某一天大部分用於辦公的住戶會搬走?因為價格便宜,地段優越,所以住家的人也會搬進來?
(二) 七折筍
人們常說的七折筍,到底參考的價格來源於何方?
首先,要知道這個城市的價格結構。北京有二環三環四環五環。上海有內環線。
看這個房子到底是不是七折筍,應該看這個地段合理價格*0.7而不是看樓盤成交價。只有一個地段的價格才是一個均衡價格,而不是一個小區的成交價。幾個相鄰的小區之間有價差很正常,但就看造成價差的因素到底值不值這個價差了。
造成價差有很多因素:地段,房齡,是否有電梯,小區環境綠化,學區,車位,容積率等等。
一手遠郊CEO盤的7折也有可能不值得買入。
如何了解一個地段合理單價有很多辦法。
- 人力流,看房200套。看房看多了,至少知道離這個地段到底多少錢。但還是需要理性地思考一下,地段值多少錢。地段多少錢和值多少錢是不同的概念。
- 數地鐵站流。從目的地到你的住所的地鐵站站數,轉線的站算兩個站。每個城市可通勤的站數不同,我看深圳地鐵的站就比廣州的要密集。
- 飛蒼蠅流。跑去小密圈聽各大大神吹牛,其實這個辦法還真比自己瞎找來得實在。但這個也要和自身踩盤結合,如果一出去踩盤發覺和大神的理論有相違背的地方,那麼肯定是理論錯了。大神的判斷也只是粗略的,不可能跑遍整個城市。
當你找到合理單價,譬如廣州當前就是8/5/3的價格結構。當你在3的區域找到低於3的小區,你就可以去留意,可以繼續去深挖有沒有低於市場價的房子。一般而言在一個大的區域里找到一個低估的小區,再找到裡面低於市場價的房子。低估的85折小區,再找到85折的房子,就變成7折筍了。
推薦閱讀:
※房價是什麼
※租購同權後,90後更不願意買房了
※人民日報說,房產稅真來了
※為什麼會有房產空頭
TAG: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