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我不喜歡鏈家?

御用中介難找,所以筍盤難找。

專業的買家和專業的中介兮兮相惜。未來會變成小中介服務小白,專業中介服務專業買家的局面。

(一)房源

看房200套,自然有筍盤。但大部分中介手中就只有市場價的盤,例如綠皮,大量推薦我市場價的盤,帶我看了10套房子,但是沒有一套是有意思的筍盤。而有一家中介行帶我看了第一家就已經夠筍,足夠讓我下定金了。

所以,當你看房200套,還是沒有筍盤的話,那麼很可能你只找錯了中介。

每個中介都有很多任務,但不是每個任務都會變成直接的收入。例如要打幾百個電話尋找房源,租賃多少套,賣出多少套,找到房源多少套,打多少個電話給潛在買家,帶看量有多少。以至於我試過去看一套平平無奇的樓梯改電梯樓都有同一家店裡的5-6個中介圍著我。

中介是個門檻很低很低的職業,可替代性很強,帶人看看房子簽個合同。中介10句話有9句話是不那麼真實的,但還是會比媒體小編寫在報紙上的文章的誤導性小一點。中介會把一個差的地段描述成一個不那麼差的地段,把一個差房子描述成一個不那麼差的房子。

那麼中介的價值在何方?

中介的核心價值在於房源,拿到一套筍盤,首先是看看店內有沒人可以啃下,例如店長。其次,推薦給有意向的客戶,直接打電話或是發微信。最終才是發朋友圈。等到發朋友圈的信息,很可能信息已經是第二、第三手的了,從其他中介那裡抄來的,發朋友圈的中介甚至沒鑰匙。

當一個盤真的足夠筍的情況下,中介有可能讓業主談獨家,保住成交,同時,由於業主沒掛在其他中介,所以價格往下壓的空間也會存在。雖然會拍照片,但是不會馬上發出去朋友圈甚至是其他同事,會藏著掖著給意向客戶,或是不給圖直接說單價朝向樓層等情況。

一旦發出去,明盤了,就相當於全世界都知道了,那麼競爭對手就是一群其他中介了。而只有自己藏著掖著,成交的可能性才會大了。

陽光之下無筍盤。所有光速成交的都是筍盤。

尋找盤源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找保安、物業拿聯繫方式的,還有蹲在業主家門口的。

中介的全部價值就在於房源。鏈家把所有「真」房源都放在網上了,相當於把自己底牌都亮出來了。一旦鏈家網上有的房源,其他中介都有了相同的房源。

(二)競爭

一個中介的對手是所有中介,而非其他公司的中介。

當一個菜鳥中介準備拉著一個客戶買一個低於市場價的盤時,準備簽合同了,他告訴了店長。等待他的有可能不是店長的祝賀,而是店長會和業主說,我這裡有個客人願意出多五萬買你的房子。所以,有的業主就說,無論我掛多少錢,鏈家那邊總有客戶想加五萬成交。

歐神說過,中介的出單率是很低的,一個月出不了一單,甚至一年都沒有一單。

(三)筍盤

筍盤來自何方?

急需要用錢的人,不懂行情的人,藥單。

最後一種就不說了。第一種一般是做生意的人,賣房救公司、賣房救廠,非賣不可。第二種,一般是人不在所賣樓盤的小區附近住了,對房價還停留在一段時間前的印象。主要對象有異地、異國、常出差房東。

要是兩者都具備的話,就是誠心賣家,是可以砍價,出筍盤的。而非誠心賣家,大多是試水價格的投資客和換房客(因為別的盤也在漲),特點是看完就返價,坐下來談繼續返價,編造奇怪的理由停止談判。

而常在外地的房東難以聯繫,需要中介和房東足夠熟。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有可能會成為真獨家。所以,一般而言,我選擇找離小區最近的中介,因為近水樓台先得月。盤源決定成敗。

而鏈家的真房源放出來全世界都知道了,這還會有筍盤嗎?猛龍不壓地頭蛇。

鏈家做得那麼大,依靠的是公司的制度和人員的調配,而非裡面的員工是否出色、盤源夠筍。極具辨識度的廣告、不斷擴張的門店、方便且真房源多的APP,讓鏈家變成一個500億的大公司。這些數據只是讓投資者滿意,boss滿意,用戶體驗升級,大部分剛需想買一套房不被坑不被騙就去找綠皮。

最後,我不喜歡綠皮是因為小白中介太多,純粹是為了完成帶看任務而帶看。看房之前總是提醒我要在APP里做出評價,一切都像是例行公事一樣。這個世界永遠是業餘的吊打沒經驗的,職業的吊打業餘的。當你發現同一個品牌裡面小白太多,你就會失去耐心。


推薦閱讀:

租購同權後,90後更不願意買房了
人民日報說,房產稅真來了

TAG:房產 | 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