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未來充滿期待——KK《必然》知識筆記

KK說:科技本身是一個物種,和微生物、植物、動物一樣。而我們人類,只是餵養它長大的僕役而已。擁有這種生物學思維,是理解《必然》的一個重要前提。

什麼是必然?必然是一種大趨勢,一種科技發展的合力,並不是某些具體事件。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比如,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一生中戀愛、結婚、生子是必然,但是跟誰戀愛、結婚、生子則是偶然。比如,四輪車的出現是必然,但是具體的福特、通用汽車的出現則是偶然。再比如,萬有引力的發現是必然,但是是由牛頓還是羊頓來發現則是偶然。具體事件是無法預測的,那是街頭算命匠乾的事;但是未來大勢則是可以預測的,有些甚至是必然而然會發生的。孫中山說的「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也是這個意思。

《必然》這本書講了科技這個新物種12個不斷變遷的必然趨勢:形成,知化,流動,屏讀,使用,共享,過濾,重混,互動,追蹤,提問,開始。

形成

「形成」說的是一種漸進式的變化,這是一種溫柔的進步,它有別於「突變」。因為是一點點變化的,它會欺騙你,它累積到一定程度你可能認不出它來。因為是一點點變化的,不斷升級、不斷迭代將會是一種常態。

為此,KK還造了一個詞叫「進托邦」。烏托邦和反烏托邦都是不可持續的,但是進托邦卻綿長而持久。可以說,我們現在就處在進托邦的世界裡。在這個世界裡,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雖然變好的程度只是那麼一點點。這種微小的進步既不引人注目,也不鼓舞人心,極易被我們忽略。但是依靠時間的力量,它會把我們引向一個美麗的新世界。與此同時,人人都需要與之同步更新,也因此,人人都是菜鳥,再也沒有「老司機」。

互聯網仍然處於開端的開端。未來,網路會成為一種低水平的持續性存在,就像電一樣。它無處不在,永遠開啟,暗藏不現。與泛在網路配套的是,超鏈接的觸手會不斷延伸,它會延伸到實體。比如,把一塊免費的小晶元嵌入產品中,就能讓你對你的房間甚至整棟房子展開搜索。

最酷的東西尚未發明出來,我們處於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最佳開始時機。

知化

所謂知化,就是讓一個事物具有認知的能力。這得益於人工智慧的發展。凱文凱利認為:人工智慧的本質就是知化。人工智慧是下一個最熱的創業機會,只要挑選一個領域加上人工智慧就是商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工智慧的底層技術已經成熟了:廉價的並行計算(GPU晶元可以並行運行神經網路),深度學習能力的加強,大數據的突破。

人工智慧真的來了!人工智慧會逐漸替代現代人所從事的工作,一切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不用擔心,人工智慧還能幫助我們發現新的工作。在機器的幫助下,我們才能從忙碌的工作中脫身,追求更有意思的職業。未來,人類和機器會形成一種共生關係,人類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給機器人安排任務,這本身就是一項永遠做不完的工作。人和機器的結合會讓人類變得更聰明。未來,你的薪水高低將取決於你能否和機器人默契配合,90%的同事將會是看不見的機器。

流動

互聯網是世界上最大的複印機。一切行為、一切特徵、一切想法,都被它拷貝成了複製品。軟體、音樂、電影和遊戲,也同樣如此。複製品必然流動:刷朋友圈、看流媒體視頻、聽在線音樂,就連電視屏幕下方都是不斷流動的新聞滾動條……在你周圍,到處都是不斷通知和不斷更新的信息流,就連實體產品也被當做流動服務來出售。一切不再是固定的、可捕捉、可佔有的實體,一切都將是「流」。

新的財富正在互聯網這台巨大的複製機器上建立起來。誰也阻止不了大規模的自由複製。複製品無處不在,太過廉價(近乎免費),隨手可得。因此,無法複製的東西才有價值。無法複製的東西人們才願意付費。這就需要精心培育你的產品,讓它獲得品質。這些品質,是無法通過滑鼠點擊就能輕易複製的。

什麼是無法複製的東西呢?比如信任,信任無法大規模生產,也無法購買,所以很昂貴。

在書中,KK列舉了無法複製的東西的八種特性:

1,即時性。如果能將產品在第一時間發送到你的用戶手中,你的用戶可以比其他人更早獲得這個東西、了解某個信息。這就有了稀缺性。很多時候,時間差能創造價值。

2,個性化。個性化的東西具有獨特性甚至是唯一性,無法通過複製粘貼得到。

3,解釋性。提供給你的東西是免費的,但是建立在其上的服務是收費的。比如,為免費的軟體提供有償的技術支持。

4,可靠性。有些時候,需要花錢買放心。如果能確保你的東西能帶來更高的安全感(比如軟體里沒有惡意代碼),也會有人樂意掏腰包。

5,獲取權。通過訂閱雲端上的付費服務,在任何設備上隨時隨地都能獲取那些免費的東西,省去維護的煩惱。

6,實體化。把無形的東西實體化呈現出來,如果能給人帶來更棒的體驗,就會有人付費。

7,可贊助。這要求產品的支付方式必須超級簡單,支付金額必須合理,可以看到支付後的收益,花出去的錢能讓創作者獲益。

8,可尋性。沒人看到的產品是沒有價值的,沒有被發掘的佳作一文不值。在擁有海量信息的世界裡,能被尋找到才能被分配到一點點的注意力。

總之,在信息大量流動的過程當中,值錢的不再是信息,而是對信息的加工。

屏讀

信息的載體從紙張轉移到了屏幕,幾乎我們清醒的每個時刻都離不開屏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屏讀的時代。書籍變成了信息流,不再是固化在紙張上面靜止不動的文字集合,「書」變成了一個動詞。一旦書籍數字化了,就可以拆分成很多片段,知識變成了片段的大雜燴。如果你能通過一個特殊的主題,將古今中外各種語言的這些片段結合起來,你就會成為這個主題的權威。

閱讀將會變得社交化。我們能夠分享對於書籍中某個片段的反應,我們可以從所有讀者標記的重點裡,找到最受歡迎的那些內容,還可以閱讀某個特定朋友、學者或評論家的標註。

在屏讀時代,書籍是沒有中心的,到處都是邊緣。任何一本書都不再是一座孤島,全部都是互相聯繫的。你可以從一本書的某個字句鏈接到另一本書的某一個片段,因為所有書籍都被串聯編織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個萬能的圖書館。

從注意力的角度來說,屏幕更加真實地反映出我們的喜好,它會觀察我們,知道你在注意什麼,注意了多長時間。屏幕可以在我們閱讀的同時,讀取我們的情緒,並且根據我們的情緒做出反應,改變我們即將看到的東西。

一部作品的地位,會隨著它被點擊的次數水漲船高,宣傳會變得越來越沒有效果,因為新作品的地位並不是由評論家的評分決定的,而是根據它跟世界的鏈接程度決定的。

屏讀首先會改變書籍,然後會改變圖書館;之後,它會給電影和視頻動手術;再之後,它會瓦解掉遊戲和教育;而最終,屏讀會改變每件事。

使用

未來,互聯網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租賃店。你不需要佔有一個東西,只需要租用就可以了。對事物的使用比佔有它更重要,在互聯網這個大租賃店裡,你使用的東西會比擁有的東西多得多。分享時代,商品的獲取速度可能比你從自己的地下室里找東西還要快,而商品的質量也能同你擁有的一樣好。租,使你能夠享受到佔有一件物品時的絕大多數利益,同時減少佔有它帶來的負擔。

大多數現代產品都在經歷減物質化,我們在用更少的物質創造更大的價值。產品向服務的轉變,加速了減物質化的趨勢。產品和服務有著本質的區別:產品是「擁有你所購買的」,服務是「使用你所訂閱的」;產品主張的是所有權,服務主張的是使用權。比如,亞馬遜電子書閱讀器,與其說它是一件產品,不如說它是一種閱讀服務,有了它,你不用再買實體書了,只需花點錢,就可以享受一年成千上萬本電子書的使用權。

未來的服務是按需相應。使用一個東西而不是佔有它,就意味著需要隨叫隨到的服務,最好在一秒之內,就能把那些閑置的資產跟等著急用它的人們匹配起來。

未來的組織形式將是平台協同。平台是企業創建的一個基地,讓其他的企業或個人也在這個基地里創建產品和服務。比如,蘋果的App Store。一個平台就像一個雨林,一個物種的成功是建立在其他共生物種的基礎之上的。這個生態系統的規則是共同進化,你的成功取決於他人的成功。被分享的事物越來越多,被當做財產的事物就越來越少。共享是默認設置。

雲端將成為基礎設施。雲端讓大家的協作變得越來越順暢,你的工作和娛樂都將越來越多地轉向雲中的共享世界。雲端就是你生活的備份,雲就是你自身的延伸。

未來的人就像一個微信號,一堆協作關係 + 一個可以收錢付錢的賬號,剩下的什麼都不需要。

共享

未來,幾乎沒有什麼東西不能拿來共享,人們甚至會共享思想、情緒、健康、時間、失敗和隱私。各種層出不窮的分享網站和應用證明,只要藉助恰當的技術、在恰當的條件下、輔以恰當的收益,人們就會共享一切。

除了有形的東西可以共享,無形的東西也可以共享。創新的想法也可以共享,利用眾包的方式,就可以共享創意。比如通用電氣的quirky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向通用公司提交一個新產品的創意。每周,通用電氣的員工都會投票選出當周的最佳創意,然後把這個創意變成產品,提出這個創意的人也會掙到錢。

眾籌也是共享的一種方式。所謂眾籌,就是粉絲們出錢,一塊資助他們喜歡的作品,同時獲得相應的回報。這符合網路經濟學原理,因為粉絲一旦參與進來,就有很強的動力號召自己的朋友也參與進來,這樣更能幫你實現籌資的目標。

未來30年中的最大財富和最有意思的文化創新,都會出現在共享領域。找到一個從來沒有被共享出來的、大部分人還沒有重視的共享要素,設計一種新的方式把它共享出來,這就是未來發展最快、盈利最多的商業模式。

過濾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大量信息對你來說是噪音,你必須依靠一個強調的過濾系統,把廢話、垃圾和讓你感到不爽的東西都清除掉,好讓你只去關注那些能讓真正令你瘋狂的事情。

一個理想的過濾器會記錄你的行為,經過匯總分析後,可以及時預測你下一步的行為。它知道你的朋友喜歡的而你還不了解的東西,它還會向你推薦某些你現在不喜歡但想嘗試著喜歡的東西。

過濾器關注的其實是人類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將來唯一有價值的資源,得注意力者得天下。注意力是個稀缺資源,注意力流向哪裡,金錢就流向哪裡。

當所有商品的費用都在向零靠近時,唯一一件還在增加費用支出的事情,就是人類無法被複制或者存儲的體驗。創造跟體驗有關的商品,用體驗留住用戶稀缺的注意力,就是產品的價值所在。注意力是人們不斷花錢的地方,自然也會成為賺錢的地方。

重混

重混,就是對已有事物進行重新排列和再利用,從而產生新的組合事物。從定義上就知道,重混能帶來增長。

廉價和普遍的創作工具,使得製作動態畫面變得越來越容易,就跟寫作差不多。觀眾由被動的接受,轉向了主動創作。比如,創作者可以把一個喜劇電影的預告片剪輯成一個恐怖短片,或者把一些場景片段和明星的片段,混搭進一首不太相關的歌曲當中,成為一個完全不同風格的故事。

網路中大眾產生的內容,將取代實力、技術、資金雄厚的商家,成為未來視頻文化的方向。

但是,要實現真正順暢的視頻創作,需要新的工具能夠讓這些動態的素材可以像文字一樣被標記和檢索。也就是說,不單可以搜索文字,還可以搜索聲音和圖像。現在,這樣的技術還遠遠不夠完善。誰能創造這樣的工具,誰就把握了商機。

互動

人們偏愛互動式的產品,所有設備都需要互動。這些設備會被添加各種感官,比如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它們就像一個朋友,不僅知道你是誰,還能知道你心情如何,好讓我們能和它們更敏感地互動。技術會成為我們的第二層皮膚。

追蹤

未來,每個人都在時刻被追蹤中,在這個追蹤的世界,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存放在設備上的各種感測器的發明,使得追蹤自己、追蹤每個人的活動變得越來越廉價,這就使得人人都能測量上千種和自身相關的數據。

數據的影響力逐漸呈現,而數據的獲得源於人們對自己的追蹤。

我們每天的所見所聞都能被數據化,就像記流水賬一樣,成為按照時間順序匯聚的流動信息,這種流動信息被稱作生活流。通過這些生活數據,我們可以更準確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利用數據流,全球興起了一個酷酷的運動,叫做量化自我。這些數據狂人利用各種科學方法進行自我追蹤,測量上千種和自身有關的數據。記錄生活,可以幫助恢復那些大腦可能忘記的事情、忘記的見解,像谷歌搜索一樣搜索你的生活。

提問

雖然我們的知識量呈現指數級的增長,但是問題的數量同樣會以指數級的更快速率增長,兩條指數曲線之間逐漸拉開的差距本身就是指數級的。這個差距就是我們的無知。也就是說,我們的無知也會呈現指數級的增長。

未來,當我們知化更多書籍、電影和物聯網時,答案將無處不在。答題機器會毫不猶豫地提供任何知識,答案將變得廉價,而問題會變得更有價值。一個好問題是科學、技術、藝術、政治、商業等領域中創新的種子,它會推動世界進步。

開始

在凱文凱利看來,最近這30年,人類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織網」——人類用電磁波打造了一個超級智能的巨網,它就像人的複雜神經。這張網有著數十億的由硅這種材料製成的神經元,它把所有的地區所有的人、人工製造的所有物品、抽象的事實和概念都彙集在了一起。如今,我們正處於這個巨大網路的胚胎期。這就是凱文·凱利說的「開始」的含義。

我們編織的這張網路才剛剛開始蘇醒,這個開始的過程會持續一個世紀之久。它已經具有了一些功能,比如完美的搜索、完整的回憶和全球視野。它也會不斷進化,進化出一種全球化心智,同時它必然會攪亂舊的秩序,帶給我們人類這箇舊物種一個全新的思考方式。

凱文·凱利給這張超級智能的巨網取名叫霍洛斯,它包括所有人和機器的集體行為,包括自然界的智能,還有出現在這個整體中的任何行為。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創造物。

我們站在了一個新世界的開始階段。

一切真的才剛剛開始。

我對未來充滿期待。

文:鱸魚正美,公眾號:麻辣讀書

推薦閱讀:

據說是建水紫陶陶藝專業進階書單
讀書完成這5步,你就敢扔掉書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讀書筆記

TAG:讀書方法 | 豆瓣讀書 | 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