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儀式感長大的孩子更幸福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王小波《紅拂夜奔》

1

兒時,最盼望的便是逢年過節。

過年前,家家戶戶熱氣騰騰地忙碌著打掃除、蒸年糕、做白粿以及殺雞宰鴨備年貨。

除夕那天,我們早早洗好澡,穿上新衣,換上新鞋,拿著煙花炮竹到處串門找小夥伴們玩。父親忙著去宗祠祭祀,母親張羅著豐盛的年夜飯。

在家鄉,年夜飯中最重要一道菜是白切雞。整隻雞被簡單切割成五六塊,其中最嫩最大的整塊雞胸肉是家裡長輩的專屬,一般由母親親自夾到爺爺碗里,奶奶分配到她愛的帶翅根的大雞翅,父親得到了另外一個雞翅,我和弟弟分別分到一把大雞腿,最後媽媽給自己夾了雞胗和雞爪。

飯後,父母親也第一時間給爺爺奶奶包上壓歲錢紅包,寓意著爺爺奶奶健康長壽。爺爺奶奶也從懷裡掏出準備好的壓歲錢紅包塞給我和弟弟,並囑咐我們要好好學習,出人頭地。

大年初一的早晨,母親必定早早把我們叫醒。因為俗語有云:「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初四睡飽飽」。

燒好一壺水,母親給家人沏上一杯加了冰糖的茶。那茶水自然是極甜的,寓意著一年的日子都甜甜蜜蜜。

新年第一天的早餐不能見葷,往往是一碗澆了茶籽油的清湯長壽麵。經歷前一晚的大魚大肉洗禮的腸胃,得到了最好的撫慰。

那時的年,總是從臘月二十一直過到正月十五。

每年有很多節日,有傳統節,有時令節,繞不開的都是吃:元宵春餅、清明粿、立夏紅糟筍,端午粽子、七月半咸粿、中秋月餅、重陽九層糕、立冬糍粑、冬至臘八粥……這些節日美食,母親基本一樣不落地精心準備。年和節,在這些儀式感中變得神聖和難忘。作為80後,我們兒時在物質上鮮少有滿足感。然而,生活中的這些儀式感,卻組成了一個個回味無窮的幸福記憶。

如今,對很多人來說,年節僅僅是一個個假期而已。失去了儀式感,曾經的幸福期盼,再難體會。

2

母親很喜歡拍照,只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農村機會不多。九十年代初,全村作為庫區移民遷居到了縣城。從此,每年春節期間母親都要張羅著拍攝一張全家福。

一般都是選一天晴好的日子,一家人穿上新衣新鞋,步行上半小時,再花上8元錢買上4張門票,走上一段搖搖晃晃地鐵索橋,就進入了一年一游的沙洲公園裡。

遊覽了一圈後,母親挑選好了喜歡的風景和角度,父親喊來公園駐點的攝影師,擺好造型後按下快門,一家人這一年的時光就此定格成一張五寸照片。全家福拍完後,母親再讓我和弟弟單獨合影一張。

有一年,母親沒能省出錢給自己置辦一套過年新衣。拍照時,偶然邂逅的鄰居阿姨脫下她枚紅色的外套借給母親當「道具」。每次看到這張母親沒有新衣全家福,就想起那個年,想起母親對家人的付出和愛,想起母親內心對美的渴望。

那時候拍一張照片要5元,過塑再加1元,這對於一個月家庭收入不足五百元的家庭來說,這筆拍照費用算是不小的開支。但是,這張全家福和過年的新衣一樣,是我們家一年一度的「儀式」,否則這個年就缺失一般。這些老照片,現在每每翻看都是滿滿的幸福回憶。

隨時隨地可以自拍的今天,這些年來一家人的合影反而少了,不得不說是另一種無法彌補的遺憾。

3

上周六晚上,女兒應邀參加幼兒園同學的生日派對。

出門前,讓女兒自己挑選一條最喜歡的裙子,再幫忙穿上白色打底襪,配上紅色小皮鞋,

扎了個小辮子,戴上美麗的發卡。我也拿起化妝盒,補了點粉底,塗了唇膏。

老公不解地看著忙碌的我們:「不就是去送個禮物,吃個蛋糕就回來嗎?」

好吧,粗糙的直男永遠無法理解小女生的心思。

一場派對前的精心準備,包含了對主人的重視,也是對自己的負責,至少拍合照的時候,你不是拉低整體「顏值」的那一個。

我更希望用這樣的儀式感,給4歲的女兒灌輸一種觀念,每一場應邀的活動,都要像灰姑娘參加王子的舞會一樣重視。

美麗的裙子,高貴的水晶鞋,不僅是舞會的通行證,更是灰姑娘能夠大方接受王子邀舞的自信盔甲。

4

朋友筱筱找我抱怨她的直男老公無趣。

戀愛加結婚,兩個人在一起也六七年了,不管婚前還是婚後,各種曬恩愛的節日基本和她無緣,甚至是生日和結婚紀念日,筱筱老公都以覺得可有可無。

最讓筱筱遺憾又不甘的是,她從未收到過老公送的鮮花。在她明確表示對鮮花的渴望後,老公卻無辜地說:「一百多元一束的鮮花,不到幾天就凋謝有什麼意義?」

可是自帶小資情調的筱筱卻認為:「即使它們明天就凋謝了,可這一刻的美麗仍然可以愉悅我的生命啊!」

後來筱筱才知道這一切源於老公的成長環境。她老公家從來就沒有過生日的習慣,也沒有見過父母在結婚紀念日有何不同,連小時候過年母親也基本不會張羅給一家人買上一套過年新衣。

即便現在物質豐盈,婆婆還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住在城裡卻堅持穿著農村款式的服裝鞋子,兒媳女兒給買的新衣服,平時寧願壓在箱底也不肯套在身上。

可見,沒有儀式感父母,往往養出無趣的孩子。即使物質條件再好,生活除了吃飽穿暖,再也開不出什麼美麗的花兒。

5

抗戰逃難的時候,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和很多大學者一樣,舉家逃到了大西南。

大後方比不得城市,物質條件十分匱乏,居住的房子還是作為建築師的梁林夫婦自己動手搭蓋的。

物質所限,他們的房子非常簡樸。房子建好好,林徽因帶著兩個孩子去村頭弄了點泥巴,親自動手燒制了幾個陶罐,擺在屋子裡,又從野外采了幾枝野花,回來插了進去。

多年後,女兒梁再冰回憶父母的時候說起了這個細節。她說:「那個瞬間,真的是整個家都亮了。」

林徽因正是用這樣簡單又別緻的儀式感,讓孩子不再被窘迫的生活困擾,而是在艱苦的環境中,依然保持對美好生活的信念,以至於多年後,女兒還念念不忘。

再窮苦的生活,只要加入一點儀式感,就會五彩斑斕起來。

6

儀式感有個很官方的解釋,就是「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無趣的事情」。

對萬事都持敷衍了事、平淡無趣態度的人,又怎能擁有一個趣意盎然的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製造儀式感,正是為了體悟到生活本質中小小的不易被發掘的樂趣。

很多人喜歡附和叫囂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然而,如果有一個有趣的靈魂,有製造種種儀式感的浪漫,苟且的生活也能過得很詩意。因為儀式感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的生存。

讓孩子帶著儀式感成長,將是你給他的可以享用一生的財富。


作者:林叨叨。完美主義射手女。曾是新媒體編輯,現從事地產文案策劃,業餘看書碼字。願我的文字,帶給你一段溫暖的陪伴。


推薦閱讀:

TAG:儀式感 | 兒童教育 | 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