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鐘看完《富爸爸窮爸爸》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名氣實在太大,大到什麼程度呢?身邊的同事朋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官方給出的銷售數據是全球總銷量超過3500萬冊,英文版連續6年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同時中文版連續18個月蟬聯全國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對此我只想說:厲害了我的哥!

然而我到最近才看完,真是後知後覺,難怪我到現在還這麼窮呢。

巴菲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由此可見理財的重要性。

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這句話正是本書的核心觀點,不過在進入正題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者的「富爸爸」與「窮爸爸」。

0. 富爸爸,窮爸爸

本書作者羅伯特·清崎有兩個爸爸,一個是「窮爸爸」——他的親生父親,擁有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另一個是「富爸爸」——他好朋友的父親,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的企業家。

兩個爸爸對金錢的觀念截然不同,比如:

一個爸爸說:「貪財乃萬惡之源」;另一個爸爸則說:「貧窮才是萬惡之本」。

一個爸爸認為「房子是你最大的投資和資產」,而另一個爸爸則相信「房子是負債,如果你的房子是你最大的投資,你就有麻煩了」。

一個爸爸努力存錢,另一個爸爸則不斷投資。

正如作者在書中寫到的:

如果我只有一個爸爸,那麼對於他的建議我可以選擇接受或者拒絕;但兩個爸爸都給我建議,這就為我提供了一個在截然不同的觀念間進行選擇的機會,即選擇富人的觀念或窮人的觀念。

因此在9歲那年,他最終決定聽從富爸爸的話並向他學習有關錢的知識。同時不聽窮爸爸的,即使他擁有那麼多大學學位。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了,要是我我也聽富爸爸的呀,有錢說什麼都對。

但問題是,在作者9歲的時候,他的富爸爸還不算富有,窮爸爸也並不貧窮,他們的事業都剛剛起步,都在為錢和家庭而奮鬥。

其實在這裡我最關心的還是作者的年齡,9歲就那麼牛逼了,想想自己9歲的時候在幹嘛,看來我這輩子也就基本告別財富自由了。

扯遠了,回到正題。作者從9歲開始和富爸爸學習金錢知識後,在接下去的30多年裡不斷重複踐行,最終走上了財富自由之路。那麼,富爸爸的秘訣究竟是什麼?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作者將其所學概括成6門主要的課程,接下來我們就來逐一介紹。

1. 富人不為錢工作

在這一章中,作者通過自己替富爸爸打工的故事,把富爸爸關於錢與工作關係的看法寓於對話中,而這些談話則道出了大多數人工作的本質。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你為什麼工作?作為大多數人的我們,顯然都是為了獲得報酬。所以當你覺得工資太低的時候,你有兩種選擇。

一是辭職,然後去找另一份工作,期望得到更好的機會、更高的報酬。另一種則是接受這份工資,然後努力工作,等待升職加薪。

但大多數情況下你會發現這兩種選擇並不能解決問題,你始終都會覺得工資太低,因為人的慾望是無窮的。讓我們來看一下富爸爸是怎麼說的:

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因為他們都有恐懼和貪婪之心。一開始,沒錢的恐懼會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得到報酬後,貪婪或慾望又讓他們想擁有所有用錢能買到的好東西。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模式——起床,上班,付賬,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賬……他們的生活從此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

這便是所謂的「老鼠賽跑」。窮人和中產階級害怕沒錢,他們感到恐懼,於是就去工作,希望錢能消除恐懼,但沒有奏效。恐懼使他們落入工作的陷阱,掙錢——工作——掙錢。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急急忙忙去工作,即使工作看起來並沒有什麼樂趣可言。

如果你們不先控制恐懼和慾望,即使你們獲得高薪,也只不過是金錢的奴隸而已。

所以我們可以稍微總結一下,由於恐懼和慾望的驅使,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為錢工作,他們落入了一生中最大的陷阱。

對此,富爸爸提出他的觀點:要走進恐懼、直面貪婪,控制自己的感情並學會思考,拋棄為錢工作的觀念,學習如何讓錢為你們工作。

還記不記得前面巴菲特說過什麼?沒錯,不愧是有錢人,說的話都一模一樣。不過我比較好奇這句話是誰先說的,這可是知識產權啊,哈哈。。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不能為錢工作,那如何才能讓錢為我們工作呢?我們將在下一章中進行探討。

2. 為什麼要教授財務知識

著名NBA運動員安東尼沃克曾經擁有上億美元的財產,但因不善理財終致破產,最後不得不靠在洗車房干報酬最低的活兒為生。

類似的例子書中還列舉的了很多,對此作者是這樣認為的:

從長遠來看,重要的不是你掙了多少錢,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錢,以及能夠留住多久。

掙錢誰都會,區別只在於掙得多或掙得少,但能不能把掙到的錢留下來,並且讓它增值,這就是一門學問了,我們把它稱為理財。

有的人沒有理財的觀念,掙完錢就花,每月月光,甚至用信用卡預支未來的收入;

有的人好一點,每月有一定的積蓄,但不懂理財只知道把錢存銀行,但那麼一點點利息還跑不過通貨膨脹,存的錢都在貶值;

而擅長理財的人則每月把一部分收入用來投資,股票、債券、基金,甚至在有一定的積蓄之後購買房產,然後資產不斷升值,最終投資帶來的收益已經能平衡甚至超過生活支出,由此走上了財富自由之路。

那麼,通過理財致富的秘訣在哪兒呢?答案就是要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而這也是本章內容的核心。

在這兩個概念上,富爸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了描述: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車子,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車子是資產,但事實呢?

首先從價值上來說,當你把一輛新車開出停車場的同時,它已經貶值了25%;其次,車要上保險,每年都必須有固定的保險費支出;再者,車得保養,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甚至如果是向銀行貸款買的,還有一筆還貸支出。

顯而易見,上述所有情形都是負債表現出的特徵,即不斷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那麼有沒有車子是資產的情況?當然是有的,比如你的車子用來做優步,每月賺取的收入超過了上述所有支出,這時候錢就進了你的口袋,車子就是資產了。

總之,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是非常關鍵的,對此富爸爸經常說這樣一句話:

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因此,作者認為想要致富非常簡單,只需要不斷買入資產就行了。正是因為不知道資產與負債的區別,世界上才會有那麼多人有財務問題。

3. 關注自己的事業

其實我認為,本書的精華就在前面兩章,後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對這兩章內容的補充說明,這也是為什麼我花大篇幅重點介紹前面兩章的原因。

第一章我們說不要為錢工作,第二章則告訴我們要不斷買入資產,那麼第三章的內容其實就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了,即在工作的同時要關注自己的事業。

大多數人的直接收入來源都是工資收入,但工作只是你的職業,而並非事業。所謂事業不一定要自己開公司,作者所說的關注自己的事業是指建立自己牢固的資產。

富人與窮人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富人最後才買奢侈品,而窮人和中產階級會先買下諸如大房子、珠寶、皮衣、寶石、遊艇等奢侈品,因為他們想讓自己看上去很富有。他們看上去的確很富有,但實際上他們已經深陷貸款的陷阱之中。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利用收入構築資產項,然後才用資產所產生的的收入購買奢侈品。

4. 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努力工作其實都是在為政府、銀行和僱主工作,比如作者剛開始工作時就發現一個現象:

我掙了許多錢,但每當我看著工資單時,都感到很失望。被扣掉的稅款是如此之多,而且我越努力工作,扣得就越多。

所以,你拚命工作其實是在為政府工作。並且,如果你買車買房貸款了,那麼每月你還得用工資的一部分還貸,這時候你就在為銀行工作。而你越努力工作你老闆當然更開心,但工資還是漲那麼一點點,所以你在為僱主工作。

好吧,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作者認為必須學習財務知識,亦即財商的培養。而財商由4個方面的專門知識構成:會計、投資、了解市場、法律。對此,原文的論述如下:

利用一個具有會計、投資和市場運營的企業會使你的財富實現爆炸性地增長。了解減稅優惠政策和公司法的人會比僱員和小業主更快致富。

所以作者建議擁有自己的公司,因為公司可以保護富人,他們藉助於公司的保護來避稅,原因就在於企業所得稅率低於個人所得稅率,並且公司的某些支出可以用稅前收入支付。

當然,作者也說了,公司並不一定是一個真正的實體,它可以只是一些裝著法律文件的文件夾,在政府機構註冊後就被放在了律師的辦公室里。它可以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法律實體,但富人的財產在這裡受到保護。

總之,擁有公司的富人:掙錢→支出→繳稅;而為公司工作的人:掙錢→繳稅→支出。

所以,我也要去開公司了,不要攔我。。

5. 富人的投資

本章內容主要是介紹作者的投資歷程,講述了他本人是如何通過房地產和小型公司股票成功實現資產大幅增值的。通過自己的事例,作者重點表達了一個觀點,即不要害怕失去。

大部分人貧窮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太擔心失去。勝利者不害怕失敗,但失敗者害怕失敗。

我們都知道,風險和收益是正相關的,風險越高收益也越大。作者因此把投資者分為兩類。

一類是最普遍的進行一攬子投資的人,他們購買理財公司的產品,比如共同基金、資產信託、股票或債券等,即把錢交給專業人士打理。

另一類則是自己創造投資機會的投資者,他們通常會自行組織一項交易,風險大但收益也大。有時候你會因此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有時候也可能因為形勢逆轉而損失慘重。

但想成為第二類投資者,你要學習很多東西,除了前面提到的財商4項基本技能之外,還必須懂另外3項技能:如何尋找其他人都忽視的機會、如何增加資金以及怎樣把精明的人組織起來。

所以作者說:

如果你不想學習這些技能,那麼我建議你最好做第一類投資者。你懂得了這一點就是你擁有的最大財富,而不知道這一點將會成為你面臨的最大風險。

6. 學會不為錢工作

看到標題我想你應該就會發現這和第一章的內容差不多。沒錯,其實作者想表達的是,對於年輕人而言,做一份工作不要看能掙到多少錢,而是要看自己能學到什麼。

在選擇某種職業或陷入「老鼠賽跑」的陷阱之前,要仔細看看腳下的路,弄清楚自己到底想獲得什麼技能。

同時作者還主張要學習多種技能,包括管理技能、專業技能、銷售技能等等,正所謂技多不壓身,就是這個道理。而作者認為銷售技能是個人成功的基本技能,所以說不定哪天我也去賣東西了,哈哈。。

餃子曰

最後我也不啰嗦太多,其實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在於改變我們對於理財的觀念,即對資產和負債的正確理解。

可以這麼說,看了這本書不一定能實現財富自由,畢竟個人的成功中運氣、背景都有很大影響,但是沒有正確的資產和負債觀念是絕對沒辦法實現財富自由的,就像大多數人一樣深陷貸款和老鼠賽跑的陷阱之中無法自拔。

當然,本書有很多地方不適合現在中國的國情,比如說房子是負債,這也要看個人理解。在中國房價漲得這麼兇猛,個人認為不買房才是負債。所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還得學會理性地看待作者的觀點。

推薦閱讀:

拆書|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
要愛國,更要賺錢
智通港股高階投教(六):港股要炒好,必須睜眼看世界!
不是周記的投資周記
投資問答(6):甚麽是盈警?甚麽是盈喜?│脫苦海

TAG:閱讀 | 理財 | 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