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甜如命?不如看看這場人與糖的拉鋸戰。| Vol.3

紀錄片 That Sugar Film(《一部關於糖的電影》),是澳洲導演 Damon Gameau 在 2014 年的紀錄片。影片講述了即將為人父的 Damon 為了探究糖對人的影響,親身進行了高糖低脂飲食實驗的故事。

同樣是圍繞「糖」的主題,和上一期推薦的影片 Fed Up 不同,That Sugar Film 更深入地從個人體驗出發,去探討糖和人體健康之間的直接關係。不過這兩部影片都帶來了很強烈的觀影體驗,倒是不妨比較著觀看。

▲ 紀錄片 That Sugar Film 的海報(圖片來源:IMDb)

如果要用一種味道來形容「快樂」,那一定非「甜」莫屬了。其實我們的日常用語里,就不難看到這類詞,例如「甜美」「甜蜜」「甜頭」等等。無論東西方,逢年過節,人們都離不開各式各樣的甜食,給節日的祝福增添喜氣。

可是,要是「甜蜜」過頭了,那可能就不妙了:過量的糖分攝入會導致肥胖、蛀牙等一系列問題,更嚴重地,還會造成糖尿病甚至影響人的生命。與糖分類似,同樣背負人體健康殺手罪名的還有脂肪。

不過,到底哪種成分會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呢?Damon 通過兩個月的親身實驗,堅持食用達到澳洲每人每天平均卡路里攝入量的高糖低脂餐,並觀察、記錄身體出現的新變化。

▲ 影片中 Damon 在高糖低脂餐之前的身體測量

影片中記錄了許多令人吃驚的事實。比如在整個實驗過程里,Damon 吃的都是所謂的「健康食品」,像是我們常見的低脂牛奶。可事實上,為了彌補脂肪含量缺乏造成的能量不足,這些食品通常會用更高的糖含量來填補空缺。還有我們常見的鮮榨果汁,是另一個糖分黑洞:一杯由四個蘋果現做的新鮮果汁,其糖含量接近 Damon 日均糖量的一半。

為了使糖分的攝入更為直觀,在實驗中期,Damon 將砂糖一勺一勺地倒入食物,用來替代原本要加入的調味料。當糖的含量被直觀地可視化後,其體量更令人毛骨悚然。

▲ 影片中 Damon 用砂糖視覺化含糖量

隨著實驗的進一步推進,儘管 Damon 仍然堅持運動,卡路里攝入量也沒有超標,可是他卻變得越來越胖,甚至出現了脂肪肝的徵兆。

除了體型上的改變,Damon 在情緒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的心情會隨著糖分的波動而起伏,時而興奮時而沮喪,注意力也變得容易渙散,甚至出現了對糖的成癮狀況。這是身體開始發出了「攝入過多糖」的警告。

▲ 影片中 Damon 兩個月後的體型對比

如果 Damon 的實驗只是一個個例的話,食品廠商潛移默化的宣導真的是無處不在了。這些食品廠商通過與研發團隊合作,尋求最容易讓消費者成癮而不斷購買的美味;通過發表對產品有利的研究報告,利用媒體與品牌效應,加深大眾對於這些產品的良好印象。

仔細想想,在歡慶時刻舉杯喝碳酸飲料的場景,或許早就成為了我們大腦中揮之不去的刻板畫面。而這,或許正是這些食品廠商的成功營銷。

你可能也會說這就是商業的世界,但影片中滿口爛牙的男孩 —— 那個即便已經承受著蛀牙的劇痛,卻還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激浪癮」的男孩 —— 這或許會讓你再次去思考:汽水成癮,真的只是男孩自己的問題嗎?

▲ 影片中「激浪」成癮、滿口爛牙男孩

That Sugar Film 讓人們重新審視了自己與糖的關係。不過更寶貴的是,它讓人們逐漸意識到,除了對糖分攝入的警覺心,進入胃裡的食物 —— 大腦都更應該保持更高度的警惕。

Foovie 是由 ArcheX 影像團隊策劃與運營的主題放映。我們希望通過影片觀賞與分享,探索人與影像的關係,創造更多對於食物、設計、創新和商業的多元觀點。

ArcheX 是中國首個致力於食物、數字與商業設計的創新團隊

- end -

撰文 | Ziqian Liu

編輯 | Ningling Pan

策劃 | Shooca Zhang


推薦閱讀:

精製糖是健康毒藥
島上隨筆(7/25)南北平行預備線初探
為什麼咖啡糖和白砂糖相比顆粒大,顏色偏黃?設計成這樣有什麼好處?
你可能吃了假的牛軋糖~
零度果坊號稱NFC無添加劑純果汁,是否屬實,是否含有隱形糖?

TAG:美食 | 紀錄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