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BTC:讀 <精通比特幣>

BTC和區塊鏈是啥,這個問題不用我來贅述了,網上汗牛充棟,隨手一搜就能搜到大量的資料。

不過,這些資料都只是簡單的描述了整個技術的大概的樹榦,對細節涉及非常之少。

反正我是讀了很多什麼分散式賬本啊,不可抵賴啊,匿名交易等等的概念,卻對整個系統所知甚少。

最牛的辦法是自己去閱讀比特幣的源碼;不過沒有這方面的實力,於是決定讀一讀專家大咖寫的這本《精通比特幣》。

這本書完全不涉及經濟學原理,而是主要面向程序員同學的。

因此,更多的能夠解答我關於交易費用,確認機制,各種幣制等方面的問題。

下面就將我從本書中有了深入了解的幾個問題簡單做一下闡述。

由於比特幣的技術原理非常複雜,所以本文只對其中幾個問題做了簡要的展開,如果希望系統了解,建議自行閱讀本書。

舉例來說:

什麼是51%算力攻擊?

答:這是由於比特幣的塊鏈機制決定的,即所謂區塊鏈分叉。

BTC是使用POW機制的一種幣,即大家一起尋找HASH值低於特定數字的nonce。當兩個礦工同時找到滿足要求的nonce時,他們就會一起宣告自己的區塊A與區塊P,而如何評價區塊A和區塊P誰將成為最終的正確答案,則視下一個區塊被挖出時是基於區塊A還是區塊P。如果有一批礦工(默認來說是51%的算力)持續的以特定策略進行區塊計算,則可以保證他們這種特定策略會持續的保持最長的區塊鏈。而這一特定策略可以是取消某筆巨額交易,也可以是對某些賬戶進行封鎖。而根據數據計算,實際上只要有30%的算力就有非常高的成功率實現這種攻擊。

什麼是POW機制?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分散式賬簿;而分散式賬簿如何確保其正確性?就是用算力來確保。即大多數人支持正確的區塊。

目前每年有超過15億美元的電費用於維持比特幣的分散式賬本的算力;而這15億電費能產生72億美元的收入。

相比較而言,有些幣圈的同學就提出了POS機制:即新幣的分配並不完全取決於算力,而是取決於手上持有的幣的數量。這就確保了一點:即不會有一個新入場的礦工使用51%算力攻擊來擊破當前的整個體系;因為POS機制中,使用51%算力攻擊代表你自己持有大量的該幣種,這代表你損害的將是自己的利益。

當然,也有POS+POW的混合機制。

如何確保我的交易是可靠的?

在前述的區塊機制中,每一輪的計算都代表全球的上千個節點認可了你的交易。

一般來說,當你連續收到6次最新的區塊,並且這條鏈中包含你的交易信息,則認為這個交易是不可撤銷的。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區別是什麼?

誠懇的說,我也沒太看懂。具體來說,以太坊是基於區塊鏈而近乎完全不同於比特幣的一種設計。他的設計理念是ETH是一種燃料用於電子合同或電子交易的。而比特幣並沒有這樣的設定。當然,我們可以用「染色幣」的概念來理解ETH,不過並不完全準確。舉個例子來說,傳說中的掃碼就能看到整個貨物的生產全過程和每個環節的處理人,就是以太坊所設想的一種場景。以太坊被設計出來的初衷就是用於支付應用程序和工作的貨幣。

軟分叉與硬分叉:

軟分叉是一種奇怪的辦法:即新的演算法將向前兼容,所以沒有升級到新演算法的人將視新演算法為舊演算法的一種表示;但由於新演算法其實啟用了新的校驗機制,所以變成了一種對舊演算法的強迫升級:可以理解為你對外宣稱你在使用美金,實際上你在美金上寫了RMB在當做RMB使用,而大多數人並不會知道這張寫有RMB的美金並不是單純的一張美金。

而硬分叉則是當舊演算法支持者收到新演算法的數據報文時他們將明確的知道這並不是我所維護的區塊鏈。而兩者分道揚鑣。

目前來看,實際的分叉中,大多數使用的是硬分叉。


由於本人屬於後學末進,如有錯誤,還請指出,不勝感激。


推薦閱讀:

清醒思考的藝術
【讀書筆記】窮查理寶典
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近期觀影&閱讀筆記

TAG:比特幣Bitcoin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