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關於「健康人格」(原創)

人格和人品,這是二個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

通常我們說「我以我的人格擔保」, 這裡的人格其實指的是人品,一個人的品格,更多有道德上的意義。而心理學上說的人格,指的是一個人的個性,或者說是一個人對情緒、情感、思維、人際關係等方面的綜合協調能力。我們經常說的心理健康,其實主要是指人格健康,在健康人格基礎上的心理協調能力,一個人格不夠成熟健康的人就容易出現許多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的過程,會經歷許多不同的發展時期,在這些發展時期中不僅身體各方面都在成長、發育,人的心理、人格也在隨著成長與發展。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和發展重點,而且每個人的人格發展都有相類似的規律,養育者只有根據孩子的發展規律來培養孩子的人格發展,才會有一個相對健康的發展保證;如果養育者不管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要求孩子,或者不管孩子發展所需要的環境、關係等需求,採用不管不顧等忽視的方式對待孩子,那對孩子的人格發展肯定是十分不利的。

在心理學上,對人格發展有許多豐富的理論研究,這些研究有些是從臨床經驗來總結,還有些是從嬰幼兒及家庭的觀察入手來探求。在許多心理發展理論中,比較著名的有弗洛依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瑪格麗特.馬勒的心理發展理論、海茵茲.科胡特的自戀發展理論、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段論等。大量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在0-6歲這個時期是非常關鍵的,這其中特別是3歲以前的良好養育對一個人的人格健康會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這個階段中,有沒有穩定的養育者,這個養育者是否能根據孩子發展的規律給孩子提供相應的需求滿足,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

在臨床心理學中,評估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態,首先就需要了解這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人格的發展是否是比較順利和少創傷性的,從這個人的情緒調整能力、情感表現能力、親密關係和重要人際關係能力、思維和認知發展能力、安全感與自尊穩定能力等方面評估這個人的人格發展是否成熟和健康,如果發現這個人在上述方面有比較明顯甚至嚴重的受損現象,一般會考慮這個人的人格狀態是一種缺陷型人格水平,而上述各方面發展比較好的人格狀態就是一種比較成熟型人格水平。當然,大多數人的人格發展並不是這麼絕對,更多介於上述那種型態之間,就看那兩種型態哪方面佔有的比例的高低,以及某些重點能力的高低。所以那些極端人格缺陷的人,精神病學上稱人格障礙的人是極少數,同樣,那些人格極端成熟和完美的人也是極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會有相對成熟的人格層面,同時也會有受損的層面,這和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完美無缺地被養育,會遇到各種可能的挫折甚至創傷有關。

我們都理解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如果不好,身體健康就容易受某些外在因素的影響而生病,身體素質不僅和從小的養育環境、營養條件等有關,還和成長過程中的有意識培養有關。同樣,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受影響程度也會和這個人的人格素質有關。當我們發現某個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影響,容易起伏不定時,並不一定是這個人成心要「作」,或許更多的是這個人的人格素質有些問題,所以只要一受外在因素的影響,這個人的情緒、情感、親密關係等方面就會明顯起波動。

每當幼兒園新學年開學的時候,那些剛入園的孩子中經常會出現不斷哭鬧無法安靜入學的情況出現。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同時和父母及其他養育者有短暫的分離,對這些孩子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從這些孩子的哭聲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非常明顯的不安全感和對分離的恐懼感。一部分孩子可能過一二天就會習慣於幼兒園的環境與氛圍,但也有少數孩子即使過了很多天都無法適應幼兒園的入學,這些孩子真的是很讓人揪心的,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這樣的孩子在他(她)之前的成長過程中,人格發展有明顯受損的地方,至少在安全感的培養和分離焦慮的處理能力上有明顯的缺陷,如果仔細去回顧這些孩子的養育過程,就會發現問題。雖然這些孩子呈現出了一些問題,但不代表說這些孩子的人格就有障礙了。因為人格的發展除了前幾年比較重要的階段外,後面的不斷修復也是非常重要的過程,當發現自己的孩子有比較明顯的人格發展問題時,家長如果能重視,能及時地在養育方式上做出調整和改變,對孩子仍是有很積極的影響的。當然,如何能合適、健康地養育孩子,特別是讓孩子的人格有一個健康的發展,對每個家長來說都是一個比較豐富的課程,並不是我在這裡三、兩句就能說清楚的。

另一個能充分反映人格狀況的就是親密關係,二個相親相愛的人最容易反應出不同人的人格健康水平。

現在婚姻中的問題那麼多,許多時候我們都會怪罪於某一方的道德問題,往往忽略甚至不知道這裡面其實是相處雙方的人格健康水平及不同的人格特點在起作用。婚姻中最常見的矛盾現象就是每個衝突中的人都認為對方有問題而自己沒有什麼問題,都希望對方能為自己而改變,都不能理解「為什麼他(她)會這樣對我」?因為有些人真的沒有共情對方的能力,所有的感受都只是集中在自己身上,他們沒有多餘的能力可以分出一部分的關注在對方的需求和感受上。所以二個人在鬧崩的時候聽到最多一句話就是「你從來都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

愛情是激情的相遇,是各自「條件」的比拼,外貌、經濟、地位、風情等形成了愛情的條件基礎;而當二個人開始在一起生活的時候,雙方的「內功」高低才是生活的基礎和保障,這裡的內功就是指各自的人格基礎。不管前面的條件多麼不同,即使有最優秀的「條件」,都無法保證二個人可以幸福地在一起生活。我們不會認同只有窮人才會婚姻生活不如意不幸福,而富人就一定幸福如意的。

在談戀愛找對象的時候,我們都會希望對方「脾氣」好,「性格」好,這其實就是在希望找一個人格相對成熟和健康的對象,但現在的國內的婚戀觀中這方面卻往往不自覺地被經濟條件、社會地位以及是否漂亮、帥氣所左右,恰恰忘記了二個人「在一起生活」才是婚姻,而生活的幸福度除了經濟條件等因素外,很多時候二個人的人格健康程度及適配度佔有極高的份量,但這一切由於社會氛圍的影響都被忽視了,以至於出現當在一起生活以後才發現沒法生活下去。

人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和保證,希望父母們在養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要重視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在我們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中,我們會發現,許多我們之前所不顧一切追求的某些外在條件都會成為過眼煙雲,而真正能讓我們享受到人生快樂和幸福的前提是能擁有健康人格,這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說有就能有的,而是需要早年的培育加上後天的修鍊才能擁有的。

祝你擁有成熟和健康的人格,祝你幸福!

推薦閱讀:

爸爸去世,我一直覺得覺得是我的錯?
如何徹底戒掉自殘?
你在打電話時,最難過的瞬間是什麼?
如何看待以虐待動物為樂的現象(活烤牛,活烤狗)?
格局。

TAG:心理 | 心理健康 | 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