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哲學的誕生

1、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哲學問題,我們要討論哲學,就必須探討精神,探討精神,就必須探討宇宙的起源。這樣一來,才能有望探討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

但是如果按照這條思路,不啻於重建整個哲學體系,在這裡肯定不可能這樣探討問題。

我們只能通過哲學的特徵,試圖給哲學一個定義。

哲學,廣義上講,泛指一切有點玄妙的學問。包括,在街上擺攤算卦的卦師,都能成為哲學家。

很顯然,這種界定,是不符合西方哲學的思路。

世界哲學體系,大致上可以劃分三塊,一塊是西方哲學,一塊是印度哲學,一塊是中國哲學。

這三塊的排列,是按照邏輯的重視度,逐步下降。

也就是古希臘哲學最重視邏輯,印度哲學次之,而中國哲學最不重視邏輯體系。

所以,我們看待西方哲學的產生,必須緊緊以「邏輯」為中心點。

2、邏輯

我們從哲學的原初含義,即Philosophy,中文譯作「愛智慧」。

為什麼是「愛智慧」而不是「智慧』?

蘇格拉底說

智慧這個詞太大了,它只適合神,但愛智卻適合人

也就是承認無知。

我們說過,哲學的產生來源於一種」知識觀念「,即無知。

如果僅僅在這個層面中討論,還不能深刻理解這個詞。愛智慧這個詞,實際上在底層是有這樣的意味。

就是,把智慧訴諸於最深遠,最本原的問題,而不是僅限於常人能夠討論的問題。

哲學一產生,就是貴族主義,精英主義的意味。

我們可以想見,如果把智慧訴諸於這個本原問題,那麼我們就必須拋棄,常人看問題的方式。

常人看問題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多因素討論,任何一個問題,都有無數種解。

第二種,認為世界是客觀,絕不會懷疑這個世界是假象。

而如果探討本原,就和這兩種觀念無緣。

本原問題,只能有一種解,否則在邏輯上就破碎了。

並且,不可能認為世界是客觀的,因為本原問題,本質上是超出我們的經驗世界之外,這樣的探討方式,怎麼能和看到桌子一個蘋果,那樣一樣呢?

因此,我們必須深刻理解,所有的哲學理論,都是一個邏輯模型。而絕不是是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深化的過程。

因此,任何一個邏輯模型,就意味著,邏輯肯定能變革。邏輯絕不是沒有漏洞的。

相反,我們看看中國哲學,極其不重視邏輯。有這麼一個事實,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三藏法師玄奘創立法相宗,法相宗是深受印度因明邏輯體系影響,論證極為繁瑣,在中國幾乎無法傳播。即使是上層人士,也沒有對他有多大的興趣。

以儒家思想為代表,我們看看孔子說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就是」仁「,但是孔子的學說,有對仁的定義,有怎麼成為君子。就是沒有,為什麼我要仁?

仁者,愛人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定義)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怎麼做?)

似乎,孔子就如同孟子講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這個問題無需探討。但是我們想想看,如果你提出一個學說,結果你沒有理由,而是以一種獨斷的語言去宣揚,那麼無論是讚譽你學說的人,還是反對的人,都無法反駁和辯護。這樣一個學說,邏輯是封閉的,你不可能指望這個學說能夠發展。

那麼我們就要探討,為什麼中西方哲學會產生這麼大的不同呢?

3、哲學誕生的環境

1、環地中海文明

我們說,西方文化是兩希文明,一個是希臘,一個是希伯來。但是古希臘不是現在的希臘國家。而是泛指這麼一塊地理環境。

我們看到古希臘的地圖,我們會發現這麼幾點

其一、島嶼眾多,山地林立,有著優良的港灣

我們可以想見,這樣的地理態勢,必然會有這麼幾點影響

1、具有一個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因為山地林立,往往互相沒法交流

2、因為古希臘每個地區物產單一,必須互通有無

3、商業以水路為主

這樣一來,就產生了這麼一個結果,就是原有的文字體系,開始解構、重構為表音文字。

而表音文字,就會形成一個單詞沒有任何詞意。以英語為例,

eat

如果我告訴這是原型,那麼暗含什麼意思呢?暗含著,這個單詞,沒有時態,沒有詞意,沒有任何語法結構。就是將eats,ate,eaten,全部抽象出來,形成一個單獨的eat。

這樣無形中鍛煉了古希臘人的邏輯思維。並且,eat這個詞必須放在一個語法結構才有詞意。

放在不同位置,詞性馬上變化。

並且,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最大的不同,在於表音文字,是以語音為中心的,語音會無形中鍛煉大腦的語音處理系統。我們看一個數據

這是Global Language Network的研究報告,我們發現作為死文字的古希臘文,竟然能夠翻譯出去量(說明我們還需要古希臘文明)比當今中文還多,可想古希臘文明的可怕之處。

由於古希臘文是作為表音文字體系而存在,大腦處理表音體系比表意體系,佔有的資源更少,效率最高,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文字在歷史發生序列上,其實是很晚期的時期。

語言本身也有一個發展沿革的過程,從最早的」鼓語「、口語,一直發展到」昔日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出現。文字進一步沿革,產生現在的電腦編程的編程語言。

也就是口語在人類歷史上其實是扮演主流角色,大腦自然更親近口語。目前,人類或多或少都患有閱讀困難症,就是一個明證。

而作為表意文字的中文,無形中,就缺失這麼一塊鍛煉大腦的過程,也缺乏鍛煉邏輯思維的能力。

可以看到,人類文明,表音文字體系幾乎都是突飛猛進的,而表意文字是漸變的。

最直接的證據,古登堡發明活字印刷術,可以瞬間讓文盲,讀懂書籍,這種文明的躍升,是中國人無法想像的。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在《費德羅篇》中,記錄著這麼一個故事

現在你是文字的父親, 由於溺愛兒子的緣故, 你把它的功用

完全弄反了!如果有人學了這種技藝,就會在他們的靈魂中播下

遺忘,因為他們這樣一來就會依賴寫下來的東西,不再去努力記

憶。他們不再用心回憶,而是藉助外在的符號來回想。所以你所

發明的這帖葯, 只能起提醒的作用, 不能醫治健忘。 你給學生們提

供的東西不是真正的智慧,因為這樣一來,他們藉助於文字的幫

助, 可以無師自通地知道許多事情, 但在大部分情況下, 他們實際

上一無所知。他們的心是裝滿了,但裝的不是智慧,而是智慧的贗

品。這些人會給他們的同胞帶來麻煩。

蘇格拉底極其反對文字,他認為,文字會讓人變得膚淺,會忘記,得到只是智慧的贗品。

這話不錯,以印度為例,印度的論師,記憶力超群,幾次佛教結集,都是大沙門背出來的。

因此我們說,表音文字體系是但是哲學一個原因。

第二,最重要在於,環地中海文明是呈現一個開放態勢的,他位處於亞歐非三洲之處,各種文明相互交流,這就衝擊了原有的文明。

我們說,中國文明源遠流長,只有中華文明獨自保存下來。可是我們必須追問一步,為什麼只有中國文明能夠保存?

原因在於,中國位處於東亞地區,地形呈現一個封閉,幾乎沒有外族入侵的可能性。而中國文明很早就誕生輝煌燦爛的農業文明,少數民族南下,都被中原文明同化。

我們只在唐朝,由於怛羅斯之戰,使得伊斯蘭教在中國西北有小規模的流傳。

第三,哲學誕生在神學之中

我們知道,西方哲學是從原有神學體系中抽離出來的,西方文明經歷神學-哲學-科學三大時期。

可是,非常費解的是,中國文化壓根就沒有經歷這三個階段,連神學都沒有經歷。

在《周易》里記錄說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

我們發現這段話什麼意思?沒有神的位置,天地以後直接跳轉到萬物了。而沒有神創造萬物的記錄。這是為什麼?

沒有神學,到底是中國文明過於先進,還是過於落後?

為什麼中國人沒有神學?

神學的誕生,是在人類無法對抗自然的時候,很自然而然出現的一種信仰。如果說中國沒有神靈,肯定是錯的,但是中國確實不存在很系統的神學體系。

很顯然,中國大多不在乎自然,而在乎人倫。因為中原文明集中於黃河流域,幾千年前的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土地肥沃,低下的生產力也可以耕種。

農業文明雖然不是最早在東亞地區產生,但是世界上,論農業文明,中國無出其外。

可以想見,農業文明的產生,使得人口暴漲,而人口又只能居住在黃河一帶,這樣中國人面對人與人之間的危險,比面對自然界的危險更多。

也形成,為什麼中國的哲學,對於自然哲學,只有《周易》一部。

到了春秋中期的老子,雖然探討」道「的產生,雖然還有探討自然,但是中心集中在」德篇「,探討人倫話題。

到了晚期的孔子,幾乎只探討人倫問題。

到了戰國,由於戰爭激勵,只有縱橫家吃香,連思想都變得極為淺薄起來。

而我們看看古希臘的哲學經典《論自然》只會純粹探討自然問題,絕不涉及人倫。

4、殖民地

古希臘地區,很早就建立了殖民地,殖民地和近代的殖民地還不一樣。當時的殖民地,就是因為本土人口過多,土地養不起人口,就會派出一部分人,去殖民地自生自滅了。

最早的殖民地,一部分向東,一部分向西。因此最早的哲學家,都集中在殖民地。

比如米利都、艾菲斯、南義大利。

因為殖民地離本土過遠,本土也不會管理殖民地。殖民地就由原有的貴族寡頭政治,變成僭主政治。

所謂僭主是貴族制和民主制過渡期間,一種很特殊的政治制度,一個政治強人,帶領反對貴族專權的人,推翻貴族制,建立了僭主制。就打破了由動物社會增長出來的血親世襲制度。

由於僭主政治的出現,領導人往往要面對處理各個城邦的事物,那麼訴諸於神靈就是一個很傻的事情,只能通過理性去思考問題。

這樣就鍛煉了古希臘人的理性思維。

並且殖民地往往處於各個港口,商業發達,面對各種各樣的文明交流,就不會形成一種文化獨尊的局面。

5、古希臘哲學的特徵

古希臘哲學和中國哲學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國哲學大多集中在人倫話題,而古希臘哲學最開始是追問宇宙生成開始的。

因為,古希臘人人口自然沒有中國多,他的人與人的矛盾沒有比中國人大。更多地面對是自然界的問題。

並且由於貴族制養著一幫人不幹正事的人,這幫人有著閑暇時間,想些不著調的事情。

因此,古希臘哲學第一個特徵,就是自然主義。

這點幾乎貫徹在古希臘人的方方面面,古希臘文的」歷史「,原意就是世界的根本。

面對流變的世界,他們想到的是,肯定希望把握變化的規律。

因此,最早期的哲學家,他們承認運動,但是要找尋那個規律。

到了巴門尼德,形成形而上學本體論,乾脆否認了運動和變化,最後竟然形成整個西方哲學的基本思脈。

因此到了巴門尼德,古希臘哲學就形成了第二個特點,就是先驗主義。

就是他們絕不肯跟常人一樣,把智慧用於實用的東西,而用於探究那個不變的本體。就是探討那個超出經驗之外的問題。

他們認為,但凡實用的學問,還需要哲學家嗎?直接交給工匠不就行了。

因此,亞里士多德說,古希臘人有五種智慧,

從最原始的謀生智慧、技藝智慧、政治智慧、自然智慧、神聖智慧。可以看出越來越虛無縹緲。哲學就形成了一種務虛的氛圍。

當然這也不是憑空誕生,而是隨著古希臘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從原來只要求生存,到出現城邦,需要探討政治,最終一部分閑暇的貴族探討最神聖的學問,就是哲學了。

而哲學和神學不同在於,雖然都探討終極問題,神學訴諸於信仰,邏輯本身是封閉的。

神學最重要的話,叫

因為荒謬,所以相信

或者

信者靈,不信則不靈。

這樣,神學就把邏輯拓展的空間,全部封閉死了。

而哲學是運用精密邏輯去探討問題,是通過建構一個邏輯模型探討問題,後人可以通過肯定、否定來發展這個邏輯。

因此,哲學未來一定會發生同出一源的科學,科學也是通過邏輯沿革來發展,只不過他不在探討終極問題。

反過頭來,我們看為什麼邏輯能沿革,因為他們相信沒有真理,即使有真理也是神擁有。我們凡人是無知的,我們只能猜測那個真理。

因此,無知和邏輯是一體的。

6、假設和證明

既然哲學是通過建構邏輯模型來發展,那麼邏輯是怎麼構建的,這就需要我們探討了。

邏輯構建有三部曲,

假設、證明、審視。

什麼叫假設?

假設,是我們對那個真理未知和無知的時候,通過猜測那個真理,架構一個理論。

比如,我不知道上帝存在不存在,那麼我先姑且假設上帝存在。

也就是假設,最重要的就是懷疑。

並且,假設一定是武斷的。我們會覺得奇怪,哲學口口聲聲說,要保證邏輯不能武斷,怎麼能說假設本身是武斷的呢?

如果論假設誰做的最好,當屬歐幾里得《幾何原本》,首先《幾何原本》是一本哲學書。

相對於哲學史,入門哲學最好的書,就是《幾何原本》,至少他可以全景式展現,哲學家是怎麼探討問題的。

《幾何原本》首先列出公理,什麼叫公理?實際上就是武斷。

他武斷在,他在假設之上,還有一個最深層的假設,就是假如世界是個平面。

比如,兩點可以做一條直線。但是如果我們在球上,兩點,能做一條直線嗎?

因此,任何哲學家的假設從本質上都是武斷,所以為什麼說唯物唯心的爭論都是一個」偽問題「。

接著,什麼叫證明?

證明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很不簡單,對一個理論進行證明,極其困難。

必須把自己的邏輯對著這個理論,從各個角度進行推演,還不能有斷環。

如果有一個邏輯失誤,整個證明需要重做。

因此證明完成後,必須反覆審視,決不允許有一個邏輯是斷開的。

如果所有哲學、科學都是通過這樣一步步推演下來,即使邏輯自洽,也不代表這個邏輯是真理。因為第一步的假設,本身就是武斷。

7、反思

西方哲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反思。什麼叫反思,就是把精神當成研究的對象。

我們知道,如果探討哲學問題,就是通過理性訴諸於對象之上。

但是對象-邏輯-邏輯中的對象,這三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邏輯。假如我們不知道邏輯是什麼?邏輯怎麼認識對象?

那麼,我們憑什麼說,我們認識了對象。

所以在我們認識對象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認識邏輯本身。

但是問題在於,當精神反思精神的時候,精神也就成了對象,你又如何知道,那個作為對象的」精神「,和作為認識的」精神「是一個東西。

如果你反思的工具是」精神「,而對象又是」精神「。說難聽點,又當裁判員,又當選手。我們又如何真的可以認識到精神本身呢?

如果無法認識」精神「本身,我們又談何認識宇宙本身呢?

這真是困擾西方哲學的最大問題。


推薦閱讀:

2017復旦哲學大會:世界因您不同(9/17 復旦大學)
【思辯的歷史】智者學派
108個關鍵詞8——夜晚
獨家 | 從當年的工廠青工到今天復旦哲學教授:中國哲學就是生命情感哲學(內附音頻視頻)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