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循環與一個辯題引發的思考

請想像一下,你正在看這篇文章,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一句一句地讀,就像你現在這樣。然而突然間出現了一個你不認識的字。你梱掝了,但還是繼續讀。從上下文你明白了那個字是什麼意思。然而兩個句子後,又出現了第二個古怪的字。你不以為意,挈了一點精神。但是怪字越來越多。你漸漸耏僒,一點都不想繼續厥是走到廚房,從栟篋里給自己侅了一罐饐嫽。喝一小口之後,你覺得豫綏多了,就繼續讀文章。

漸漸那些奇怪的字消失了,你感到放心,然而你也很訝異——為什麼雖然有一堆怪字,那篇文章的大意你還是都讀懂了。

如果你喜歡學外文,這個現象你一定很熟悉:我們能從脈絡中看出字的意思,部分文字的意思,放在整個背景里就很清楚。假設你買了新的小說,打開書中的一頁,讀到下面這段文字:「她驚慌失措地看著他,點了點頭,就離開房間。離開時她讓門留下一道隙縫沒有關上。」你雖然每個字都看得懂,卻看不懂這一幕是演哪出。你不知道女人為什麼驚慌失措,為什麼她點頭、離開房間,還順手讓門留一個縫。這一幕什麼也沒說清楚,但是如果你讀過這本小說,這一幕你讀起來將完全不同,因為裡面一定滿載著信息。所以我們是以整體為背景來理解其中的部分,不過我們如何理解整體呢?我們不是應該需要先理解各個部分,才能從其中組合出整體嗎?

研究這種理解問題的哲學是詮釋學(Hermeneutik),其字根是「赫爾墨斯(Hermes)」,希臘神話里眾神的信差、中介人跟傳訊者;詮釋學的名字,作為理解的藝術,就是源自於赫爾墨斯。詮釋學研究「理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以及我們對文本、人以及藝術品的理解究竟是怎麼進行的。

詮釋學家發現了兩個理解的循環,第一個我們剛剛已經看到了:部分與整體的循環。意思是說,我們只能通過整體來了解部分,同時又只能通過部分來了解整體。那我們是如何能了解萬事萬物的呢?答案是:我們並不是要麼完全理解,要麼完全不理解,而是一點一點地越來越理解。以上面小說的例子來說,我們對小說中間的這一幕並非完全不理解,確實一字一句都看懂了,也看到發生了什麼事,只是如果我們從頭讀起、一直讀到這一幕的話,我們就會有更多的了解,如果我們把小說讀兩遍,也會有更多的體會。理解之光會逐漸照亮小說的整體。德國哲學家與詮釋學家加達默寫道:「理解的過程總是從整體通往部分,然後又從部分回到整體。」

加達默爾也指出另外一個循環:當我們閱讀文本時,總是帶著特定的期待,也對文本的內容有個大概的想像。此外,我們的興趣與個人經驗也發揮著篩選器的功能:不同的人會依照他的偏好與背景知識對同一個文本做出不同的理解。那循環在哪裡呢?我們對文本的期待,即詮釋學所說的「預先的藍圖」,會在閱讀的行進中不斷地修訂與調整,就像模型不斷被修改成符合現實的模樣。問題在於,我們對文本的期待已經對文本投射了一道特定的光。我們會依照這個期待對文本做特定的詮釋。對這個現象,利希滕貝格有一個形容十分貼切:「一本書就是一面鏡子。如果一隻猴子往裡面看,自然看不出裡面的聖徒。」也就是說,對所有的文本,都不存在沒有預設、完全中立的閱讀,並沒有所謂純粹的事實,一切都在特定的詮釋下出現。所以,我們帶著對意義的期待所遇到的並非純粹的文本,而是個人對文本特定的詮釋,而這個詮釋又要取決於個人對意義的期待,這就構成了一個循環。

而這其實是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以前我打過一個辯題,叫做生命不可重來。

當時反方說就算生命重來,很多事情如果無法改變的話,其實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已成定局,是沒區別的。

但如果你明白了昨天的道理,你會發現不是如此,如果你把整個人生的故事脈絡弄清楚,當你再回過頭看每一個細節的時候,它就會呈現出不一樣的光彩,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事因為有整體脈絡的支撐讓你看到它在你生命中的位置,也看到了它背後人的故事。

舉個例子,在我第一次離開家去大連讀書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從杭州跟我一起出發,送我去學校,在他們要離開我,回到杭州的那天下午,當時我趕著去軍訓的集合,就跟我媽媽說我要走了,你們回去吧,然後我媽媽就坐在花壇上面哭了起來,當時我覺得很不理解:「不就是離開家讀書嘛,有什麼大不了的。」而當時我又趕時間,又不想被其他同學看到,覺得有些丟臉,就跟我媽媽說:「我去集合了,你別哭了,不就幾個月以後見面呢,別整天那麼脆弱。」然後我就急急忙忙趕去集合了。

可當我現在又輾轉去了上海求學,我發現我回家的日子並沒有因為距離的相近開始變多,我的瑣事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要考慮自己的事情,我突然意識到,我已經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回到那天放學回家看到爸爸媽媽的日子,那樣的日子在那次午後的分別以後就不見了,我與我的父母從此以後開始漸漸過上自己的生活。

我突然明白了那天午後我的媽媽為什麼會哭,也許她哭的並不是這一次分別,而是她意識到了她的孩子到了那個長大於離開家的分水嶺,從此以後就只能像龍應台說的那樣「望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假如生命可以重來,我一定會帶著現在的理解對彼時的母親多一些友善與相處,可是生命不可重來,所以我留下的只有當時的不耐煩,如果我們可以帶著人生的整體脈絡去理解我們的人生,我們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遺憾,也不會遺忘那麼多閃光的細節。

我想,這就是閱讀的意義,我們在閱讀中看到他者的人生,又在他者的人生看到自己的人生,我們藉由閱讀擴展可理解的邊界,也多了生命的厚度,這讓我們收穫寬容與感動。

推薦閱讀:

20170509&20170510教學札記
高效閱讀的四個關鍵詞

TAG:書籍 | 閱讀 | 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