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投資問答(11):甚麽是金魚缸?│脫苦海

問:聽大叔們說「落金魚缸炒股票」,為什麽會這樣說?

以前香港人把股市稱為「金魚缸」,以金魚缸來代表證券交易所,自然有其歷史因素。話說當年四會未合併組成聯合交易所之前,遠東交易所設有一間參觀室,參觀室內掛了數十部閉路電視,熒光幕上顯示了一排排的數字,都是股票的價錢,這種情景猶如金魚在金魚缸內游來游去,所以,不少人便叫交易所的參觀室爲金魚缸了。

但是,有些人則不同意以上的說法,他們認爲金魚缸是指整個大交易室。在以前,四間交易所的交易室是禁止一般人入內參觀的,但是一般人可以透過一塊大玻璃看到交易室的情形。透過玻璃窗,你可以看到各家證券交易商的代表走來走去,人頭涌涌,十足大玻璃缸里的金魚。

自從四會合併後,買賣全部由電腦處理,證券公司代表再不用走來走去或在大板上寫下買賣價。有人說新交易所的買賣情形好比一場無聲的足球比賽,出市代表只須要坐在所佔的櫃位,操縱抬上的電腦,從而提取所需要的資料和代客戶買賣股票。而新的參觀室也用了一塊很大的顯示板來報吿股票價格,取替了以前的閉路電視。

聯交所交易大堂,在1986年4月2日首個交易日啟用,最初面積達4.5萬平方呎。早期由於未完全電腦化,交易大堂十分熱鬧,經紀有時會為落盤「九秒九」奔跑穿梭大堂,高峰時期俗稱「紅衫仔」的出市代表超過1,400個。隨著1993年聯合交易所推出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至1996年第二代系統啟用,更可對外連接證券行的終端機,令交易不再局限於交易大堂,出市代表數目逐漸減少。

2005年7月,港交所為使用接近20年,位於交易廣場的交易大堂進行翻新,減少交易櫃位,並增設多功能場地丶展覽館及圖書館等設施。裝修完成後的新交易大堂在2006年1月16日重新使用。交易大堂在2006年完成翻新後縮小3分1,設有294張交易台,交易場地面積為12,200平方呎,設有傳媒採訪區及新聞直播室,交易大堂中央的電子顯示螢幕則改用全彩色顯示屏,以圓筒形設計。另增設交易所展覽館,佔地13,800平方呎,對外開放,向公眾介紹交易所的歷史及發展,成人入場費為20港元。唯2013年2月底展覽館進行翻新後,已不再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只限團體參觀。

2017年8月,港交所證實交易所展覽館及交易大堂租約於10月底到期。交易大堂在2017年10月27日關閉,結束31年的歷史任務。博覽館改名為「香港金融大會堂」,內有向公眾開放的地方丶博物館,亦可進行上市儀式等各種活動。期望2018年農曆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可以開幕。

相關資料夾:

脫苦海分類:投資丶理財、股票分析

安利一下筆者在知乎的回答:tokuhon.org

專欄短網址:blog.tokuhon.org

電郵:tokuhon@gmail.com

推薦閱讀:

投資問答(20):甚麽是私有化?甚麽是全面收購?│脫苦海
成長投資者 VS. 價值投資者
理財投資「攻守道」:未來需要計劃但不要計算
未來的入口:從產業互聯網到人工智慧
和老闆學習的第一課:人生是一次投資

TAG: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