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國與英國的貿易

日不落的大英帝國

1485年英國的都鐸王朝建立。王朝最後一位君主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於1558年登基,正是在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下,英國海外勢力迅速擴張,通過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及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80年代的4次英荷戰爭,將西班牙、荷蘭這兩位全球霸主拉下馬,自己建立起了一個包含北美、澳洲、部分非洲、印度等地的龐大殖民帝國。18世紀,英國在全球與法國等國展開多場殖民爭奪戰爭,1763年英國取得七年戰爭的勝利,正式確立起全球殖民霸主的地位。

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該公司成為英國拓展東方貿易及擴張殖民的急先鋒。1608年公司的船到達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港口城市蘇拉特,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貿易點。這是英國在亞洲貿易和擴張的第一步。

1620年英船育尼康號抵達澳門附近為風浪所毀,這也許是到中國的第一艘英國船隻。1635年底英王查理一世派船訪華,希望能與中國展開直接貿易。1637年6月27日(崇禎十年五月六日)至1638年1月10日(崇禎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英國艦隊一直停泊在澳門附近,期間還與明軍發生過小規模的軍事衝突,最終沒有得到明廷的貿易許可,失敗而歸。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英國在廣州設立商館,中英貿易逐漸發展起來。但乾隆年間的洪仁輝事件,使得清政府對西方國家實行一口通商的政策。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國派遣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使團訪華,提出開放更多通商口岸、在北京設立貿易公司、佔據舟山和廣州附近小島等進一步擴大對華貿易的要求。使團因同意向皇帝施叩頭禮而得到乾隆爺召見,但其擴大貿易的要求沒有得到清廷批准。

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英國政府又派遣阿美士德(William Pitt Amherst)使團訪華,其目的與馬戛爾尼使團一樣,希望進一步擴大對華貿易。但由於使團拒絕向皇帝施叩頭禮,嘉慶帝根本沒有召見他們,出使任務再次失敗。

17-18世紀的中英貿易始終沒有實現中國官方的正式認可,但這並未影響中英民間貿易的繁榮發展,這一時期的中英貿易仍是以英國使用白銀購買中國工農業產品為主要形式。

中國—英國貿易

17世紀後期中英貿易逐漸發展繁盛起來。最初中英貿易的主角還是絲織品。1673年英國商船首航廣州,攜帶6.2萬西班牙銀元。169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麥士里菲爾德號商船抵達廣州,購買的絲織品價值13076兩白銀,佔總投資的29%,居於各貨之首。1704年英船肯特號所購絲織品價值8萬兩白銀,占回程貨物總值的63%。

現在請小夥伴們看一看吳建雍在《清前期中西海路絲綢貿易》中引用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進口中國絲貨的數字:

單位:匹

各位小夥伴可以將上表與上文中的荷蘭進口中國絲貨量比較一下,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同一時期英國東印度公司進口絲貨遠遠大於荷蘭的進口量,除個別年份外,進口量基本在1~2萬多匹之間。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英國是進口中國絲貨量最大的國家。

在瓷器購買方面,英國的熱情一點也不比荷蘭遜色。萬鈞在《東印度公司與明清瓷器外銷》一文中引用的數字告訴我們,1716年英國商船賽雜納號裝有價值5.4萬兩白銀的瓷器回國。1717年英國埃塞克斯號商船裝有30.5萬件瓷器回國。1720年英國埃塞克斯號又裝載了瓷器112箱及500包;1723年英國蒙塔格號裝有485箱瓷器回國;1735年英國格拉富圈號和哈雷林號分別從廣州和廈門返航,共運載了24萬件中國瓷器。估計在18世紀初,英國人把2500萬件到3000萬件中國瓷器運到了歐洲。

中國製造者和商人也專門為英國人生產符合其國內市場需求及時尚的絲織品和瓷器。這種訂製瓷器在英國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紋章瓷。紋章是一種代表個人、家族或團體的,按照特定規則構成的彩色標誌,它特別適於在瓷器上燒制,多數情況下由委託方提供瓷器的形狀、紋章的模板或圖樣,再由中國的瓷器製造者進行專門燒制。

最早為英國市場訂製的中國紋章瓷大致是在1695年,亨利·約翰遜爵士和妻子馬莎·洛夫萊施訂製了一組用紋章瓷裝飾的花盆。到18世紀中期,紋章瓷的訂製已相對容易了,更廣泛的群體包括中上階層和一些專業人士都能買得到和買得起。我們引用一下孫錦泉在《清代歐人對中國瓷器的訂購和銷售》中的例子:18世紀中後期英國托維克家族有一份紋章瓷的原始訂單保留至今,包括6件外飾的彩色紋章飲料碗和為一張木製茶桌配置的2套彩色器皿,背面則繪著訂製瓷的紋章圖案。這份訂單由托維爾家族託付給商船船長和貨物管理員,他們將訂單帶到廣州,交給一位負責外銷瓷器的訂貨商,這位被稱為「刀仔」的人將訂製的要求部分譯成了中文,「刀仔」可能是熟諳西文同時在瓷器方面又有專門研究的商人。這份訂單後來被送到了景德鎮,並按紋章瓷的要求燒制瓷器,製作完成後再運送至廣州交給「刀仔」,由「刀仔」交給商船船長,暫存放於商行倉儲,待所載運的貨物齊備以後,裝船返回英國,由船長將訂製瓷交給托維爾家族驗收,整個過程大概需要2年時間。

從18世紀上半葉開始,茶葉逐漸成為中英貿易中的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據吳建雍在《清前期中西茶葉貿易》中的統計,1720—1724年,英國進口的茶葉每年平均為6978擔(約384噸);1745—1749年間,年平均進口量達到15693擔(約863噸);至1760—1764年間,又增至42065擔(約2313噸)。此時英國已成為進口茶葉最多的歐洲國家,每年購買茶葉的數量約佔歐洲各東印度公司購買總數的30—40 %。

1776—1784年(不含1782年)的8年間,英國進口茶葉總量為480249擔,年均進口量60031擔(約3300噸),占歐洲茶葉進口量的38%。1786年由英國東印度公司進口的茶葉已達157116擔(8640噸),占歐洲這一年茶葉進口總量的65%。

雖然現在的英國人喜愛紅茶,但在18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努力壟斷對中國綠茶的採購。173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部專門訓令「壟斷今年廣州所有的綠茶」;要盡一切可能,阻止奧斯坦德人、法國人以及荷蘭人取得任何綠茶。在他們與當時廣州「最受重視」的商人秀官簽定的一項合同中,包括:訂購松蘿茶(綠茶)900擔、武夷茶(紅茶)230擔。在總計1130擔茶葉中,綠茶佔有80%。173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部認為「從上等綠茶得到的利潤更大」,在廣州的公司負責人也明確承認在中國事業的成功多半以購辦綠茶為準。1740年,廣州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組成臨時聯合管理會,以便將在市場出現的貢熙茶葉壟斷。在這年兩艘船的投資中,購置茶葉共計6646擔,其中綠茶計有4756擔,約佔72%;紅茶有1590擔,僅佔25%。

17-18世紀的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一樣,很難生產中國市場需要的商品,可又需要中國的絲織品、瓷器、茶葉等工農業產品,這怎麼辦呢?當然還是靠美洲白銀,因此中英貿易也是白銀流入中國的貿易。小夥伴們再看一張美國歷史學家馬士(Hosea Ballou Morse)在《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1635-1834》中提供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輸出貨值比例表:

單位:兩

上表表明17世紀70年代至18世紀中葉,在這段工業革命即將爆發的年月中,大英帝國對華貿易還是要花大量白花花的銀子,而且白銀所佔比例多數年份高達95%以上!

中國生產工農業商品,需要白銀歐洲市場對中國商品有需求,又可以較為廉價地獲得美洲白銀,因此近代世界經濟體在中國—歐洲的供給與需求交匯中得以逐漸形成。


推薦閱讀:

TAG:中國經濟史 | 明清歷史 | 英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