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思辯的歷史】智者學派

1、智者學派的背景

我們結束了自然哲學的思想史,但是自然哲學這路思脈並沒有結束。其後哲學家實際上還是按照這路思脈探討問題。

下面說的智者學派,借用評價蘇格拉底的話,他們的出現,把哲學從天上拉到了地上。

智者學派,不是憑空出現的。

要了解智者學派,就要對這幫人做個定義。

什麼叫智者學派?用最通俗的話講,這幫人就是「傳銷界」的祖師爺。

他們不是純粹的哲學家,而是以教授修辭學(怎麼使得話說的漂亮?)、文法、詭辯為一體的老師。

他們是順應當時的歷史條件出現的,儘管我們沒有系統講過古希臘的歷史,但是雅典是當時的「民主學校」。希波戰爭的勝利,使得雅典民主發展到頂峰。

民主政治,使得有一個人人都能參加政治。但是這帶來一個問題,人人都能參加政治,那麼政治怎麼選拔領導人?

通過公民的投票,那公民會投票給誰呢?不是那些默默無聞干實事的人,而是能博取人們信任的人。

自然就形成了你有病我有葯的局面,智者們就應運而生了。

智者學派的思想大部分偏向於相對主義和懷疑論,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思想呢?

1、自然哲學家的不同的思想,這是很直接的原因。自然哲學家探討 的「一」、「多」、「動」、「靜」這四個問題,結果這四個問題,都有主張的理由,並且誰要說服不了別人。那麼誰掌握了真理?你憑什麼說你的理論是真理?

這就是一個很迷茫的事情。

2、文化交流,如果我們把事實分成兩類,一類是自然事實,比如太陽東升西落。一類是人為事實,比如法律、文化。我們會發現,自然事實一般改變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出現太陽在歐洲東升西落,在亞洲就變了。

但是人為事實那就不一定了,中國人覺得西方人接吻禮很不雅,但是西方人覺得這是愛的體現。同樣,西方人覺得中國人各個老氣橫秋,年輕人都沉默不語,但是中國人這是沉穩的體現。當時的古希臘正處於環地中海的文明圈,通過頻繁的商業交流,就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形態,這就使得智者學派的哲學家認為,並不存在一個普遍真理。

3、古希臘人的哲學意識的提高,如果沒有哲學,或許我們無法否定神靈。而任何一個神學體系都是一個封閉體系,封閉體系的好處是他是很穩定的,大家只要相信神創造一切,神就是真理便是了,但是一定否定了神靈,那麼就必然處於一個階段的空白期,所謂空白就是懷疑。

4、上述都是從大的層面,構不成最切實的理由。最切實的理由,其實就是為了他們的「忽悠事業」做理論基礎。因為如果我否定了真理,就如同我告訴你,法庭上,陪審團不聽事實,而只是聽你的言辭是否動人?然後進而告訴你,想知道怎麼才能言辭動人嗎?那就來找我們吧。

很顯然這種人很為哲學家所不齒嘛,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三位古希臘哲學三傑,對智者學派是持極為否定的態度,柏拉圖就稱他們為「販賣精神商品的店主」(簡稱知識收費),亞里士多德說「他們使得糟糕的論證看起來好些」

其實如同同時代的中國,最吃香的人是誰?當然是那些縱橫家了。蘇秦張儀的故事,世代流傳。

但是從我們來看,儘管這批人的行為不怎麼樣,但是他們在思想史是有一定分量,並且這種思想分量很被人忽視。

智者學派我們只介紹兩位,一位是普羅塔哥拉,一位是高爾吉亞。

2、人是萬物的尺度

這句話的原文是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羅塔哥拉即使只留下這一句話,也足以名垂青史了。

這句話咋一看,其實沒什麼特別,就如同孟子提出

萬物皆備於我

但是如果稍微琢磨一下,就會提出這些疑問?

首先,這裡的「人」是誰?是個人還是人類?

柏拉圖提出

事物對於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現的樣子,對於我,就是它向我呈現的樣子。

那麼柏拉圖很明顯他認為,這裡的人是個人。

亞里士多德說

每個人所感知的都是一樣確實的。若是如此,那麼事物就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即是壞的,又是好的。而且,所有相反的陳訴都是真的,因為某一個東西,某人覺得是美的,別人常常覺得是不美的,這樣,每個人的感覺都是尺度。

看來當時人都傾向於認為,這裡的「人」是個人的意思。

第二個問題,是普羅塔哥拉是認為,在人的感知之外不存在一個客觀世界,還是認為存在一個客觀世界?

前者是貝克萊的思想。我們說,古希臘的哲學家儘管探討認識論,但是他們並不是自發的。

所以他們應該很難達到近代哲學的高度。

普羅塔哥拉的思想,更傾向於盲人摸象的故事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不知道大象長的什麼樣,他們就決定去摸摸大象。第一個人摸到了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第三個人摸到了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牆。」第四個人摸到了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就如同這個故事,普羅塔哥拉相信一個客觀的大象。但是每一個人就如同盲人一樣,觸摸著大象,無論他們形容的怎麼樣,都是對的。因為人是萬物的尺度。

3、高爾吉亞

高爾吉亞也是一個「智者」,他在哲學史只留下三個命題,這三個命題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哲學的上空,因為他幾乎否定了哲學的存在。

他的命題如下

無物存在

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認識

即使能夠認識,也無法表達

第一句對應本體論,第二句話對應認識論,第三句話對應語義論轉向。

用K_O_阿佩爾的話,西方哲學史就是對高爾吉亞的這三個命題的答覆。

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的本體論是回答第一個命題。

康德哲學是回答第二個命題

語言哲學是回答第三個命題。

這三個命題可謂是哲學的預言。

那麼高爾吉亞怎麼會提出這種觀點呢?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命題,無物存在。

這就要回到巴門尼德的思想

巴門尼德提出四句話

一條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

另一條是:存在者不存在,這個不存在必然存在。

存在者和不存在者同一又不同一,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向

因為能被思維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所有的謎底都在最後一句話里,為什麼思維和存在是同一的?

所謂思維和存在是同一的。這就很奇怪,我每天都有稀奇古怪的思想,我們的夢境都是假的,都是不存在的,但是我設想了。怎麼能說思維和存在是同一的呢?

這就要回到古希臘當時的語言環境了,巴門尼德時期的古希臘語,思想是不能表達想像的東西,非存在的東西的。當一樣東西偽裝成另一種東西,我們是不能思維的。

回到高爾吉亞的第一個命題,高爾吉亞是怎麼論證的呢?

高爾吉亞論證

存在無非三條路

1、存在

2、非存在

3、存在和非存在既同一又不同一

看第二條,非存在。這句話,本身也可以推出三句話。

非存在存在,非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和存在既同一又不同一。

很顯然,非存在存在是自相矛盾的,因為非存在一旦存在了,就不是非存在了。

非存在不存在,推出存在者存在。

非存在和存在既同一又不同一,自相矛盾。

看第一條,存在。這句話本身也能推出三句話

存在者存在,存在者不存在,存在和非存在既同一又不同一

很顯然,存在者不存在,即非存在存在,跟前文一致。

第三句話,自相矛盾。

於是第一句話,存在者存在,要麼存在是生成的,要麼是永恆的。

肯定不可能是生成的,因為如果是生成,要麼生於存在,要麼生於非存在。

生於存在,就無所謂生成,與生成假設矛盾。生於非存在,不可能,有不能生於無。

因此,存在只能永恆。這樣可以推出一條推論,即存在是無限的。

存在一旦是無限的,那麼存在就不能存在,因為存在是無限的,必然有一個更大的無限包含著它,如果是這樣,存在就不是永恆的。

看最後一條,自相矛盾。

綜上,無物存在。

其次他用另一個例子來論證,他說

如果」存在「存在,那麼存在要麼是一,要麼是多。如果是一,那麼他要麼是分割的,要麼是連續,要麼可度量,要麼是物體。這四種情況,都是可以分割的,那麼一就可以被分割為多。

可是一、多是矛盾的,所以,」存在「存在假設錯誤。

相反如果,存在是多,那麼多是由一構成的,同樣矛盾。

因此,綜合全部論證,有物存在不可能,故無物存在。

接著看第二個命題,高爾吉亞說

第二個命題,可以從第一個命題的結論直接推出來。

因為我們論證的時候,先假設有物存在,已經把能想到的一切可能性都窮盡了,結果得出來無物存在的結論。故即使有物存在,我們也無法得出,有物存在的結論。

接著看第三個命題,因為感覺和語言是不同一的。比如我現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的感覺,我即使在努力描述,你也不可能感受到我的感覺。

這跟普羅塔哥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是一致的,存在物只能由感覺把握,語言作為中介,是無法描述這個存在物的。

高爾吉亞這三個結論,可謂石破天驚,他原本是芝諾的弟子,結果用同一種論證方式,得出來和老師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我們很難說明,高爾吉亞這三個問題,到底他是作為一個嚴肅的論證對待,還只是為了反駁而反駁的詭辯。

但是他在哲學史上起到的作用是破壞,但是這種破壞也促使哲學家來思考相對應的問題,這種懷疑,是哲學的內在核心。

我們從高爾吉亞的論證中也可以看出,哲學不是找尋真理的道路,而是找尋為什麼無法探求真理的道路。哲學上沒有所謂絕對真理可言,哲學家只是用一個個假設、證明來建構自己的理論。

最後,我們談一個人,赫拉克利特的弟子,克拉底魯。克拉底魯最著名的話,是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很明顯他把他老師的思想堆到極端,即事物只有運動。

從克拉底魯的思想中,我們也能得出高爾吉亞的理論

1、無物存在。

因為萬物只有運動,一切都在消逝,所以,沒有物存在。

2、即使有物存在,也無法認識

因為物是消逝的,消逝的物無法認識。所以他有個外號,叫只動手指頭的哲學家。因為他說某物,某物已經不是某物了,所以他只能用手指指一指。

比如,有人問他,你坐的是什麼?

他說,是椅子。

不對,他不是椅子,一切都在變化。

所以,一切都無法認識。

3、即使能夠認識,也無法表達。

因為一切事物,我的認識和你的認識不同,無法表達。

最後說一下,這裡的無物存在,這裡的物到底什麼意思?實際上,從整個論證來看,物是沒有意義的。只不過如果沒有物,就成了無存在,就和巴門尼德第二條路等同起來了。

無物存在,指的是,巴門尼德三條路全部被破斥完了,就不剩下什麼了。

古希臘人當時還沒有意思到精神本身也是一種存在,如果精神是一種存在,那麼高爾吉亞的論證不攻自破。


推薦閱讀: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