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到這張照片的那一刻起,我的眼淚就沒停過

要說我心中的中國影壇誰是第一女神,就數導演許鞍華了。

外形上,萬年不變的冬菇頭已然變成了她的標誌;

平常衣物是塗鴉運動鞋和寬大的卡通T恤,只有幾條名牌連衣裙到了重大場合才拿出來穿。

聽說這身川久保玲的裙裝是她最貴重的禮服。

70歲了至今未婚,也許叫她中國影壇最大齡少女更貼切。

香港資深影評人列孚曾說:1984年,許鞍華如日中天,比今日的王家衛更紅。

七、八十年代的她引領了香港電影的新浪潮,作品《瘋劫》和《投奔怒海》在口碑和票房上實現了雙豐收。

《瘋劫》劇照

《瘋劫》作為許鞍華的首部長片,她是很有野心的,甚至為了拍好畫面而去看法醫解剖人的頭顱。

拍《桃姐》的時候她又去敬老院呆了很長一段時間,還自嘲說是「就當預知未來的生活」了。

《桃姐》劇照

「你給部戲我拍,我會很開心。但我不想因為戲而發愁,只要不讓老闆虧錢就好啦……」

網上流傳的多數「鞍華語錄」都像如此富有少女感和市井氣息,諸如此類的她還說過「我拍完《書劍恩仇錄》還清所有錢,數目不算大,十幾萬,事後才知道自己蠢,因為這行根本沒人會還錢……」

錢對於許鞍華真的就像常說的身外之物一般,是遊離在外的。

相比同行早就香車豪宅,夜夜笙歌的生活,今年許鞍華70歲了依然和老母蝸居在香港北角的一處出租屋當中。

當年她大膽地在《鏘鏘三人行》中回答竇文濤:「為什麼一定要買房子,租房子一樣可以住,買了你也沒有擁有它啊。」

有人評論說,現代女導演都迫不及待扛出「女性主義」大旗時,許鞍華作品中的女性反而是「向下」的,是「失敗的女性群像」

許鞍華作品中無論是獨立自主的新女性,還是操持家務的老太婆,都是相似的。她們沒有用金錢證明自己,而是在卑微中始終抱存的溫暖與樂觀。

這一點和許鞍華本人也是相似的。

今天我們就通過許鞍華眼睛來看她《桃姐》。

關燈特約,請勿轉載

文/一冰

這才是真女神啊

以下根據許鞍華導演同聲評論整理:

《桃姐》的故事最初是《女人四十》的監製李恩霖(Roger)拿來給許鞍華的。

左1:李恩霖 左2:許鞍華 右1:劉德華 右2:葉德嫻

鍾春桃是李家做了六十多年的老工人,李恩霖對她感情頗深。桃姐去世後,他感到難以抒發心中的壓抑,便把故事帶給許鞍華,二人共同完成了電影《桃姐》。

許鞍華沒見過桃姐,但和桃姐講過電話。過去她給李電話的時候總是桃姐先接的,一開始許導以為桃姐是李恩霖的媽媽,因為她聽起來很兇。

許問李,誰是他心目中最最像桃姐的人?

李答:葉德嫻。外貌不像,但是氣質很像

演Roger的人選很多,但是考慮到葉德嫻已經十年沒有上銀幕了,就把Roger定為90年代和葉德嫻演過不少對手戲的劉德華。

他們找到經紀公司,對方卻嫌《桃姐》是一部劇情片,還是一部老年電影,婉拒。

沒想到劉德華倒是很喜歡這部劇本,最後才促成了這對老、中年組合。

不得不說華仔還是比較有眼力見的。

看到劇照那一刻眼淚就掉下來了,後來發現豆瓣上有一大批和我一樣的人。

劉德華扮演的Roger是個電影監製,常年在外出差。偶爾回家一趟,桃姐總是幫他備上最好的飯菜。

正片開始的第一個畫面是桃姐買菜上樓梯,她一彎腰觀眾發現原來上面已經有一堆菜了。

老太太一次搬不完,必須分幾次搬運。這個細節是葉德嫻通過自己的觀察而設計的。

給Roger做的菜雖說是家常菜,但也是考究和貴氣的。

為此劇組特意請了一個廚師來做。

真實的桃姐原本是穿西裝和襯衣的,但是葉德嫻覺得不滿意,親自帶著美術指導文念中去市場上扯布,最後做出來一身黑灰色,許鞍華看了很是驚喜。

影片中Roger的家,正是李恩霖在香港的住處,這裡承載著他和桃姐的回憶。電器、傢具,許鞍華都沒怎麼動,盡量還原了家中的生活狀態。

這盞裝飾燈已經在Roger家呆了幾十年,市場上早就沒得賣了。

這處房產位於深水埗的邊緣,也是香港六、七十年代第一批比較像樣的中產公寓之一,所以裡面住的都是不奢華但殷實講究的家庭。

Roger的衣服則是參照李恩霖平時的穿著置辦的,只是沒李的那麼貴,「算是平價版」。

Roger去上班,周旋在大導演中間。徐克和洪金寶,不用多介紹了吧。

還有個臉不熟的是博納的大老闆於冬(也就是本片的投資人)。

拍這場戲的時候許鞍華一邊拍一邊笑,她直呼「太怪異了」。因為除了劉德華以外,其他三個人都在演他們自己,而劉德華在演她的監製Roger。

徐克

許鞍華也沒想到徐克會這麼爽快地答應來友情出演,更意外的是徐克還把劇本改了,給這場辦公室里的鬧劇加了打戲。_(:з」∠)_

「我非常委婉地和他說,我們沒有那個錢和那個時間。」

桃姐中風康復後,Roger把她送進了養老院。

為了讓養老院和Roger家有一個統一的深水埗的感覺,許鞍華借著「我給親戚來看看房間」的名義,看了深水埗大大小小三十來家養老院的景。

這些養老院條件差點的一個月四五千,好點的一個月七千到一萬,需要特別護理還要加錢。

拍養老院的戲是個大難題。他們選定了拍攝的地點,離桃姐真正住的那家很近,劇組為難的是不知道怎麼安置住在裡面的老人。

許鞍華說能在裡面拍實景是她想也不敢想的,能促成這一切還得感謝兩位製片在飯桌上的努力,總算和養老院老闆成了朋友,同意在不驚動老人的情況下拍攝。

拍攝過程中打燈不能太亮,電線也不能到處拉,就怕絆著老人家。

每天早上七點進場,拍到九點必須停工一小時等老人們排隊洗澡。上午拍到十二點又要等老人們吃完飯再繼續開機。

下午的工作從一點半開始,晚上六點必須收工,所有夜景戲都濃縮進三天里拍完,以免打擾老人休息。

可以說限制是非常多了。

一開始養老院不同意讓住在裡面的老人出鏡,劇組就去一個老人劇團里借演員。

結果一開機,葉德嫻一走進來,養老院里的老人家們都盯著看,還主動走上來給劇組拍攝。

這一幕是老人看到有新人住進來時的真實反映。

坐在門口的一位低智老人也是養老院的真實住戶,他就很喜歡上鏡。

所以片中的老人鏡頭裡有請來的專業演員、非專業演員,也有真實的養老院住戶。

對於多數劇組請來的老人演員來說,《桃姐》都是他們最後的銀幕留念

圖上這位戴黑帽子的演員拍完《桃姐》兩年後就過世了。

所以他們都格外珍惜這次上鏡的機會,拍攝的時候態度謙虛且認真。

這場喂飯的戲,對普通老人來說是有些委屈的,但演員們都非常配合,非常敬業

養老院的老闆是黃秋生演的。

當時他在另一部戲裡做了指甲,許鞍華就讓他保持這個造型。

黃老闆還說自己的一隻眼睛疼,許鞍華就給他配了個眼罩。

一來一去就有了這個市井霸王的形象。

宮雪花出演了養老院的前台小姐,她身上的衣服首飾都是本人帶來的,剛好有庸脂俗粉的氣息。

有人說許鞍華喜歡請大牌明星,她卻認為是劇情需要。

因為《桃姐》的脈絡主要是桃姐不停地遇見各色性格鮮明的人物,有一場戲正好是Roger帶桃姐去參加電影首映式。

桃姐還為此專門化了妝。

兩人開玩笑互稱「大帥哥」「大美女」,就像兒子帶著媽媽去她從沒去過的地方,著實令人溫馨感動。

這些請來的明星真好符合許導需要的氣質,何樂而不為呢?

還有一場Roger帶桃姐去參加首映式的戲,本來沒有想拍得那麼高大上,但是劉德華請了鄒文懷,劇組又找了Angelababy,許鞍華想索性就都找真正的影人來演吧。

一般人五刷之內是找不到Baby的

請了這麼多明星其實並非出於虛榮心,更多的是好玩而已。

談起秦海璐演的護士,許鞍華也是誇個不停。

桃姐住進養老院的那場戲,有個住在那的老人站在畫面中央,秦海璐便自然地催促她找個地方坐好,關心中帶著一點責備,入戲很深

拍到第二場秦海璐想試試用粵語對戲,但是沒演兩場就放棄了。她對許安華說自己一說粵語整個表演的節奏就被打亂了。

許鞍華立刻想起自己在執導《天水圍的夜與霧》時,總覺得張靜初的表情哪裡怪怪的,這才明白是因為說的不是母語導致的。

好的演員也總能給善於傾聽的導演以啟發。

再比如桃姐在養老院里上廁所,許鞍華原本的處理是讓桃姐顫顫巍巍地上廁所,但是遭到了葉德嫻的反對。

她反而認為像桃姐這樣的女人不應該是很慘很弱的感覺,所以她誇大了桃姐的動作,顯得比較有尊嚴,還加上了往鼻子里塞廁紙的戲碼。

多年後許鞍華回看這段戲,認為葉德嫻的處理是得當的。

葉德嫻為了演中風的桃姐也做了不少工作。

這場戲裡她左手縮在後面,動作都讓右手來完成,精準還原了中風老人的特徵。

葉德嫻臉上的皺紋,本來是沒有這麼多的,但她一演起桃姐來,皺紋就立刻出現了。

影片接近尾聲時,Roger推著已經不能走動的桃姐到公園裡小憩。

然而不久前桃姐才在同樣的地方活動自如。

許鞍華喜歡拍這樣重複的片段,一樣的景物,人卻不同了。

這種似是而非的場景很容易讓觀眾入戲,感到物是人非,非常遺憾

最後Roger和影片開頭一樣回到公寓,他身上的裝束都沒有變,只是桃姐已經離開了人世。

又一次,相同的景,不同的人

然而不變的是對桃姐的回憶,將永遠在門後等著Roger回家。

電影背後總是藏著許多你想不到的小心機。


推薦閱讀:

TAG:桃姐電影 | 許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