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2017年12月4日)
我是一個比較喜歡追本溯源的人,喜歡探索事物的大本源。所以說想了解就得去了解吧,於是放棄看中國共產黨歷史那本書了,轉而看中國近代史那本書。看不到一半就感覺,沒有地圖不怎麼好看啊,於是就購買了兩本歷史地圖。歷史地圖書籍還沒有到,我就斷斷續續把《中國近代史》那本書看完了。
看完了,我的目標就有點清晰起來了。想以後就各科擊破吧,不能東榔頭西一棒頭。於是想同樣都是中國近代史,但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所以相同歷史,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不能僅憑一個人的看法就認為自己了解了近代史,所以我希望還是多買幾本講解近代史的書籍。這樣以後自己的思想是立體的,而不是單一的。因為我看的是多個人多相同歷史的解讀。這樣以後的思想就更加系統化而非碎片化了。
但是那些書怎麼辦?我就暫且放在一邊,大不了等想了解這領域的知識後再拿過來看也不遲啊,總比到處走馬觀花好多了吧。這樣每一段時間就有了一個主題,比如說我想看歷史,什麼時候的歷史呢?要厚今薄古,所以就得跟現代最近的歷史了解開始。所以就從近代史開始著手,這樣下去就可以很系統的把握某一個時期事情了,也不會蜻蜓點水的閱讀了。
將近代史弄差不多後,頭腦就會有對中國近代史有一個清晰的輪廓,有什麼問題的時候,我就能輕而易舉說明白,而且還很深刻。如果能夠輕車熟路後,我就再去探索其他領域,這樣就可以一步一步系統掃雷一樣閱讀,相同的東西不同人的角度,那我就相當於不需要刻意記憶就可以反覆回顧所了解的事情,這樣記憶就會更加深刻。
這樣的方法是最近才想到的,以前看到圖書館那麼多書籍不知道該從哪個地方開始讀,為了不想白跑一趟,於是不同領域我就是各拿一本,結果要麼一本都沒有看完,要麼拿的都是些深層次才能看進去的書籍,但是從來都沒有對某一個領域深入研究下去,結果看了那麼多年的書,卻是遍地開花,都是對不同領域淺嘗輒止,沒有一點印象和收穫。十多年過去了,肚子裡面還是空空的,因為知識太過於雜亂,所以很難獲得成效。
因為沒有方向所以就到處亂串,因為到處亂竄所以想法特別多,想法特別多的話,就不能踏實幹好手上的事情,結果生活和學習都是一團亂麻。
如今稍微找到了讀書該從哪個地方入口了,不至於我想讀歷史書於是今天看一本三國歷史,明天就拿一本秦朝歷史過來看,後天又弄一本心理學,這種毫無根據地的讀書方式害苦了我。現在才找到一個大致的方向感覺以前的日子都白活了。
雖然目前知道該如何深入挖掘某一口井但是還沒辦法將知識轉化成能力以及不知道如何對某一個主題進行深入研究,如何找主題閱讀。我只能邊走邊嘗試如何探索自己的道路了。有些經驗和讀書方法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即使書上教我們怎麼讀書,如果自己不能感同身受的話,也是不會去實踐的。要想實踐最好的辦法那隻能自己去總結,自己去吃苦頭才行,不然即使學了也不會堅持下去的。
推薦閱讀:
※歷史上所謂的奸臣,有沒有被後人誤讀誤解的?他們又有什麼被忽視的功績?
※銀魂里的哪些設定與日本歷史有關?
※為什麼明清兩朝都不收復澳門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歷史上失信過嗎?
※口徑即正義,1979年對越作戰炮兵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