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錨固:新舊結構均適用的靈活方法

錨固,即是指鋼筋預埋在混凝土中,與混凝土間存在形成可靠的連接,混凝土對鋼筋起到有效的握裹力,二者之間形成整體共同受力。隨著建築業的迅猛發展、新建工程的種類日益豐富、加固以及改造工程的逐日增多,常規的預埋鋼筋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後錨固工藝的出現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俗稱後錨固工藝為錨栓,它區別於傳統預埋的施工方法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鋼筋的錨固是在混凝土已經澆築完成的情況下進行。後錨固相對於傳統的預埋錨固,具有施工簡便、操作靈活的優點。最初後錨固僅限於對原有建築物的加固處理,隨著施工工藝的不斷普及、使用、發展,後錨固技術在新建結構中的表現也不遑多讓。

現今的後錨固方法根據錨固組件的工作原理及構造的不同,分為兩種:

1)機械錨栓:利用錨栓與錨孔之間的摩擦作用或鎖鍵作用形成錨固的錨栓,根據工作原理又分為擴底型錨栓與膨脹型錨栓。

(1)擴底型錨栓:通過錨孔底部擴孔與錨栓組件之間的鎖鍵形成錨栓,又分為模擴底錨栓和自擴底錨栓。

(2)膨脹型錨栓:利用錐體與膨脹片的相向移動,促使膨脹片膨脹,與孔壁混凝土產生膨脹擠壓力,並通過剪切摩擦作用產生抗拔力,實現對被連接件錨固的一種組件,又分為扭矩控制式膨脹型錨栓和位移控制式膨脹型錨栓。

2)化學錨栓:由金屬螺桿以及錨固膠組成,將金屬螺桿膠結固定於混凝土基材鑽孔中,通過錨固膠形成錨固作用的錨栓,又分為普通化學錨栓以及特殊倒錐型化學錨栓。

3)植筋:是國內工程界廣泛應用的一種後錨固連接技術,以化學膠粘劑即錨固膠將帶肋鋼筋及螺桿膠結固定於混凝土基材鑽孔中,通過粘接與鎖鍵作用,以實現對被連接件錨固的一種組件。化學植筋與粘接型錨栓的作用機理相似,但化學植筋長度不受限制,與預埋鋼筋的先錨固方式相似,且破壞形態易於控制。

不同種類的錨栓由於作用機理、結構形式的不同,所適應的結果也各有差異。可以說,錨栓施工質量成果的好壞,與錨栓的選擇是否合適就佔了很大的原因。錨栓的選用除考慮錨栓本身性能差異外,尚應考慮基材性狀、錨固連接的受力性質(拉、壓、中心受剪、邊緣受剪)、被連接結構類型(結構構件、非結構構件)、有無抗震設防要求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1)除化學植筋外,現有各種機械定型錨栓,絕大多數主要應用於非結構構件的後錨固連接,少數應用於受壓、中心受剪、壓剪組合的結構構件的後錨固連接,不得用於受拉、邊緣受剪、拉剪複合受力的結構構件及生命線工程非結構構件的後錨固連接。

2)滿足錨固深度要求的化學植筋及螺桿,可應於抗震設防烈度不大於8度的受拉、邊緣受剪、拉剪複合受力的結構構件及非結構構件的後錨固連接。

後錨固在我國建築工程領域,特別是既有建築改造加固、幕牆、牆體節能工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未來的後錨固適用性必將不斷提高,在工程領域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推薦閱讀:

TAG:建築結構 | 鋼筋混凝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