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辯的歷史】阿那克薩戈拉
1、種子說
阿那克薩戈拉可謂是一個轉折點性的人物,他的出現標誌著古希臘哲學的地域過渡。
古希臘哲學前面要麼是米利都城,要麼是南義大利,而不是我們熟知的雅典或者斯巴達。
阿那克薩戈拉他把哲學帶到了雅典城,為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奠定基礎。
阿那克薩戈拉的一生可謂是和雅典綁在一起,他是伯利克里的摯友,但是因為伯利克里導致他被放逐,離開了雅典。
回到阿那克薩戈拉的學說,他的學說的核心是」種子說「,他和恩培多克勒和後面要講的德謨克利特可謂是自然哲學時期的多元學派。
要了解的他的學說,必須理解他的前輩的哲學思想。為此我們必須重新梳理一下,自然哲學家的思想。
我們說過,自然哲學家的探討問題的核心就兩條,
其一、世界是」一「還是」多「
其二、世界是」靜「還是」動「
幾乎所有哲學家都同意世界是一個永恆不變的本體,外在的世界表象是個假象。
但是一元化的討論,出現很多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所有的本體質料討論,都是一個循環結構。
比如,水變成火,火變成土,土變成氣,氣變成水。
既然如此,你憑什麼說水是本原,抑或是氣是本原呢?在這個有限無界的循環結構中,實際上,任何一個質料都能成為本原。
就如同,ABCD,四個點都可以成為邏輯探討的起點,或者是終點。那你們的學說不是各說各話嗎?
因此,在這樣一個問題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哲學家,他都想找出一個顛簸不破的邏輯起點。
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說,就勾銷了原有的循環結構,而代之的是四根的混合和分離。
並且他跟恩培多克勒一樣,希望闡明變化是怎麼來的,以此證明世界是不變的。
而阿那克薩戈拉提出
阿那克薩戈拉或許這麼想,既然任何一個質料作為本原,實際上他的邏輯並不是顛簸不破,那麼乾脆換一個思路,把單一質料勾銷掉,代之無限的」種子「。
什麼是」種子「,阿那克薩戈拉的思想可以歸結如下,
1、種子,在質、量都是無限的。
質:指,有多少種事物,就有多少種種子。世界上有金、肉、血,那麼就有相對應的種子。
除種類無限外,還指世界是由無限多的種子構成的,並且種子無限小。
量:指,種子數量無限多。
2、種子,無限可分割
回顧一下芝諾的思想就知道,芝諾認為不可能無限分割,因為一個有限的物質,不停分割下去,就是」無「(即沒有體積)。可是無和有無法轉化,因此,無限分割是不可想像的。
而阿那克薩戈拉持相反的思想,他認為,種子只有更小,沒有最小。可以無限分割,卻不至於無。
3、種子是永恆的
這點,和所有哲學家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種子是永恆的始基。正如巴門尼德所說,存在和非存在不能同一又不同一。
阿那克薩戈拉提出,不存在常人意義上的產生和消滅,只是種子的混合和分離。
4、種子只能通過理性來把握
種子不能通過感性來認識,就如同,你不可能叫阿那克薩戈拉拿出種子給你看看。種子微小而客觀存在,但是只能通過理性來把握。
5、種子是混合體
我們說肉的種子產生肉,金的種子產生金,似乎種子是單純的。但實際不是,阿那克薩戈拉認為,種子並存著一切事物。比如,你吃了麵包,結果長出來肌肉。如果種子是單純的,就說不通了。唯一的可能就種子是混合著一切事物的。
阿那克薩戈拉解釋萬物的起源,相對而言,就比較有彈性。而早期的米利都學派的水、氣,怎麼解釋,都沒有說服了。
而種子說,一個蘿蔔一個坑,有什麼種子,就產生什麼事物。
種子說,也並非是完美無缺,他的問題可不比他的貢獻小。
比如,
其一、既然萬物都是由對應的種子產生,且種子是混合體,那為什麼會產生世界的複雜性?
對於這個問題,阿那克薩戈拉依舊語焉不詳,只是沿襲畢達哥拉斯的比例說,認為種子里有些特性佔主導,所以顯示出這個特性來。
但是如果依照這個說法,馬上又出現一個問題。
就比如,人吃了麵包,長出來肌肉。雖然麵包里有肌肉的種子,可是麵包里佔主導總該是麵包種子吧。那為什麼佔主導的麵包種子,被人吃了,沒有把人變成麵包,而是人成為人,麵包成為麵包呢?
阿那克薩戈拉對於這個問題,他提出,種子里混雜著所有事物的性質,性質間可以互相轉化。原來弱的性質,在某種情況下,可以變成主導性質。反之,強的性質,也可以變成被主導的性質。這是人成為人,物成為物的原因。
這個問題,阿那克薩戈拉多少還回答了些,那麼下一個問題更為嚴重。
那就是種子本身是有限還是無限的?
有人問這個問題還是問題嗎?阿那克薩戈拉明確說,種子是無限的,有多少事物就有多少種子。可是問題在於,哲學總是希望用最小、最少的理論去圖解世界。假如,種子是無限的,那麼有種子和沒有種子有區別嗎?
就比如我們不能說,有多少種事物,就有多少種元素。一個事物是有一個元素組成的,這樣是不符合古希臘人的思維方式的。
接著,阿那克薩戈拉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定義不清的問題。
什麼是始基,就是那個萬物分割到無法再分割的」點「,既然如此,怎麼能說種子是無限可分割的呢?
最後,認為種子包含著一切事物,那麼問題在於,哲學不就是在複雜的事物背後尋找那個不變的本體嗎?現在如果種子含有一切事物,那更有探討沒探討,有區別嗎?
並且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種子中有一切事物,那事物本身是不變的。那請問,新出現的事物是什麼」種子「呢?
因此這些問題, 阿那克薩戈拉都沒有明確回復。
2、心靈說
我們說,探討本原問題,要探討四個方面,即
本原是什麼?是質料還是形式?
本原演化萬物的動因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既然要探討動因,首先要探討,動因的來源是內部還是外部?
如果是單一本原,就不能在邏輯上,假設在外部有一個動因,因此如此,就假定了一個外部的本原。這是不可想像的。
但是多個質料,問題就不同了。除非你把多個質料當成一個整體。
阿那克薩戈拉認為,動因是」努斯「,努斯是Nous的音譯,意譯的話,是心靈的意思。
那麼他認為」努斯「是外因還是內因呢?很顯然是外因。
我們可以發現,在阿那克薩戈拉學說中,他認為努斯有這麼幾個特點
1、它是推動萬物演化的動力
2、它是獨立的,不與事物混合。
3、它能支配一切
4、它是純粹的
它分離了事物,冷熱乾濕,通過努斯的作用下分離出來(阿那克薩戈拉認為冷熱乾濕都必須依存對方而存在。)
」努斯「和」邏各斯「一樣,除了作為動因,更重要地作為宇宙的秩序而存在。他是自然的本質,是自然的規律。
這種規律性的秩序,他不能通過感官簡單地獲得,他只能通過理性的把握。
最後,」努斯「暗含著目的論的思想。即萬物演化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覺得很奇怪,存在就存在著,何必要有一個目的。正如老子說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這不是很好嗎?
目的,就是所謂演化的最終結果,要達成什麼目的?對於阿那克薩戈拉而言,目的就是事物作為最好的原因。即為什麼如此演化是最好的?
這種思想很顯然最早出自神學,即神靈要創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阿那克薩戈拉認為,
但是這種」目的「仍然是不自覺的,他並沒有自覺地意識到探討本原,要探討目的。
3、認識論
對於認識論,他認為
我們講過,由於種子極其微小,我們絕不可能通過感官的直接感受獲得,只能通過理性的邏輯推理獲得。
這種觀點是古希臘哲學一脈相承的,他和常人思維完全不一樣。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地上滴一滴水,你聽不到水的聲音,但是水存在嗎?
並且他認為,」異類相知「的觀點,即感官的認識,必須通過強烈地,相反的刺激,才能鮮明。這種觀點,我們在赫拉克利特身上就已經看到。
赫拉克利特講
即,你沒有生病過,你不知道健康有多重要。你沒餓過,你不知道溫飽多重要。
阿那克薩戈拉同樣持這種觀點,你只有在黑夜中突然走出來,看到光明,兩者的反差才能使得感覺鮮明。
他提出
也就是他在指出了感官的局限性的同時,也提出,感官也是認識的重要途徑。
因為,種子的堆積成了事物,你只有通過明察事物,才能感知到種子的存在。
4、自然科學
每一個哲學家都是那個時代的自然科學家,科學是為哲學提供相對應的素材。
阿那克薩戈拉科學上的成就可以分成這麼幾點
1、宇宙生成學
阿那克薩戈拉認為,宇宙的第一推動力是努斯,他把混沌中的種子分散開來,形成旋轉運動,種子分離,出現了冷熱乾濕哲學性質。
其中同類性質結合在一起,比如,濕、暗、濃、冷下降為地,干、亮、稀、熱上升為天,接著形成星體和萬物。
這種觀點可謂是超前,他的前輩哲學家的宇宙論大多都是循環論。始基形成萬物,萬物復歸於始基。而阿那克薩戈拉則不然,他認為,宇宙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演化過程,是一個單向的演化。
但是宇宙演化的過程卻沒有突破早期哲學家的範圍。
2、生命
他認為,努斯存在於萬物之中,並且他把努斯和生命等同起來。因此萬物皆有生命。只不過有高低能力之分。
3、氣象
5、阿那克薩戈拉和蘇格拉底
阿那克薩戈拉的思想廣泛傳播於雅典,自然影響到了蘇格拉底,柏拉圖在《斐多篇》記載著,蘇格拉底早年的經歷。他說
書上斷言產生秩序的是心靈,它是一切事物的原因。這種解釋使我感到高興。在某種意義上它似乎是正確的,心靈應當是一切事物的原因,我想如果心靈是原因,那麼心靈產生秩序使萬物有序,把每一個別的事物按最適合它的方式進行安排。
這些想法使我高興地假定,在阿那克薩戈拉那裡我找到了一位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關於原因問題的權威。然後具體解釋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和邏輯上的必然性,說明為什麼這樣最好,為什麼它應當如此。以及與之相關的所有其他現象,還有以什麼樣的方式作用或被作用對它們各自來說是最好的。我從未想過,一個斷言事物的秩序在於心靈的人會給這些事物提供其他任何解釋,而不是去說明什麼樣的存在狀態對它們來說是最好的。
為什麼蘇格拉底為產生如此的興奮,在於努斯說第一次提出,演化的目的。即演化的方向是什麼?
但是,蘇格拉底說道
我的朋友,這個希望是多麼美妙啊,但它馬上就破滅了。
我發現心靈在這個人手中變成了無用的東西。他沒有把心靈確定為世界秩序的原因而是引進了另一些原因,比如氣、以太、水,以及其他許多希奇古怪的東西。在我看來,他的前後不一致就好比有人說,蘇格拉底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原因是心靈然後在試圖解釋我的某些行為時,起先說我躺在這裡的原因是我的身體是由骨頭和肌肉組成的,骨頭是堅硬的,在關節處分開,但是肌肉能夠收縮和松馳,肌肉和其他肉一道包裹著骨頭,而皮膚把它們全都包起來,由於骨頭能在關節處自由移動那些肌肉,通過收縮和松馳使我能夠彎曲我的肢體,這就是我能盤腿坐在這裡的原因。還有,如果他想按同樣的方式解釋我和你談話的原因,那麼他會歸之於聲音、空氣、聽覺,他可以指出成千上萬的其他原因,但就是不提起真正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雅典人認為最好宣判我有罪,而我也認為最好坐在這裡,更加正確地說是呆在這裡接受雅典的任何懲罰,無論這種懲罰是什麼。
蘇格拉底最終放棄了自然哲學的原因在於,對於演化的目的,阿那克薩戈拉沒有貫徹到底。並且,努斯成了他搪塞的工具。
當他解釋不清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會搬出努斯。因此蘇格拉底認為,只有找尋那個真正至善至美的原因,才是真正的目的。
而不是像阿那克薩戈拉那樣通過物質性的因素去搪塞事物演化的原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