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反態度行為習慣化

習慣化(habituation)是指連續或多次重複出現的同一刺激使生物對其所作出的行為反應發生衰減的現象,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狼來了」的故事。習慣化是大多數多細胞有機體都會表現出的普遍現象 (Thompson & Spencer, 1966),也是神經系統可塑性的基本形式 (Houtveen , et al., 2001; Thompson, 2009),它幫助個體節約對熟知事件的加工資源,將有限的資源利用到其他同時或即將發生的事件上,是生物體實現優化資源配置、更好適應環境變化的一種適應性方式 (Rolls, 1999; Siddle, 1991; Stephenson & Siddle, 1983),從原生動物到人,處處可見。

人也是如此。例如當人們第一次聽到某個好消息時會感到高興,而當再次聽到這個消息時,或許依然會高興,但強調會比第一次聽到要小。有意思的是,人們似乎對正性事件很容易習慣化,而對負性事件不容易習慣化,例如,當看到一條蛇時會感到非常害怕,當再次看到蛇時,仍然會很害怕。這種對重複出現的正、負刺激表現出不同情緒反應的行為,對人的生存具有一定的適應意義,因為個體需要在變化的環境中對突出的情緒事件進行快速地覺察並採取迅速的行為反應 (Darwin, 1998; Damasio, 2000)。心理諮詢中使用的系統脫敏技術利用的就是習慣化的原理,然而,由於人們難以對負性事件形成習慣化,這使得系統脫敏技術往往收效甚微。

關於如何利用習慣化來何控制一個人,我們可以從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布魯克斯(Brooks)的遭遇來進行感性認識。

布魯克斯(Brooks)於1905年被關進肖申克監獄,在肖申克監獄一待就是50年。在監獄的五十多年中,布魯克斯一直處於監獄制度的嚴格管理之下,每天的生活都按部就班,長時間的規律化生活使他習慣了別人給他下達命令和指令,習慣刺耳的口哨,習慣的監獄規律的生活環境,習慣了自己的獄友,習慣了自己作為監獄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甚至習慣了冷漠的獄警。布魯克斯來沒有想過會離開肖申克監獄,以致於當已經80多歲的他聽到自己被假釋時,不是感到高興,而感到憤怒和恐懼。布魯克斯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離開這個剝奪了他自由的地方,為了能繼續留在監獄中,他甚至不惜傷害來向自己道賀的獄友。最終布魯克斯還是被迫離開了監獄這個熟悉的環境,步入社會,重新獲得珍貴的自由。當布魯克斯開始新的生活,重獲自由的他感到無所適從,並最終選擇了自殺來解脫。

關於布魯克斯的相關心路歷程,電影借其獄友瑞德(Red)之口進行了這樣的描述,「這些牆很有趣。進來後,首先你會討厭它們,然後你會習慣它們,當很多時間過去後,你會依賴它們。這就是體制化」(原文為:「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 institutionalizing.」)。對肖申克監獄中的人而言,監獄不僅限制了犯人的肉體自由,還拘禁了犯人的靈魂,長時間的拘禁使它們和監獄融為了一體。犯人們剛剛踏入肖申克進入其體制時,都會試圖反抗,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無法擺脫這種由體制(即監獄系統)導致依附關係時,就會學著去適應體制,最後發展成對體制的嚴重依賴。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年輕犯人比年長犯人更加暴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抗拒約束其個人自由的犯人將逐漸表現出服從 (Toch & Adams, 1989)。

人類生活所需要遵循的一套既定法則構成了體制,人們對體制的習慣便是體制化。生活在體制中的人必須接受被體制化,否則他們不僅會受到懲罰,可能甚至無法生存。由任何制度、規定、習俗構建的群體生活情境,都可以視肖申克監獄為縮影,體制對人的侵蝕一刻也不會停止,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是註定要被體制化的,人們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扮演著肖申克似的角色。當代人對體制面前是無力反抗的,也無力改變已有體制,只能按照一貫如此的行為方式來對體製表達順從,並最終依賴體制。由於自身的思維慣性和習慣,這種依賴一旦形成,人即使跳出了原體制下的依附關係,依然會本能地在新體制中尋找舊體制拘束,甚至要求重新恢復原體制。恩格斯對19世紀初期普魯士農民抵制農奴解放運動的闡釋就深刻地體現了這一點,「甘受奴役的現象發生於整個中世紀,……普魯士在1806年和1807年戰敗之後,廢除了依附關係,……當時農民曾向國王請願,請求讓他們繼續處於奴役的地位」。

正因為如此,功利性依附容易破除,例如革命就可以破壞農奴與封建領主之間物質上的依附關係,因為功利性依附很容易被替代,然而非功利性依附卻難以破壞,它是一種不可見的依附關係,也難以被取代。非功利性依附往往誕生於功利性依附,也需要功利性依附為其提供生存土壤,當主體在功利性依附環境中生活了相對長的一段時期後,就會對環境產生非功利性依附,並形成依賴,一旦形成依賴,個體就再難以擺脫這種依附而存在了,就像肖申克監獄中的布魯克斯一樣,這是具有習慣化的生物本能所決定的。即使導致其產生的功利性依附關係被破除,由此產生的非功利性依附關係依然牢固,它們會頑強生存,並阻礙人們接受新生活或新事物。例如,本尼迪克特 (1990)曾感慨 「戰敗這杯苦酒(對於日本軍人而言)該是多麼難喝」,因為他們已經很難在沒有戰爭和由戰爭所帶來的榮譽中生活了。

參考文獻:

  1. Thompson, R. F., & Spencer, W. A. (1966). Habituation: A model phenomenon for the study of neuronal substrates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 73: 16-43.
  2. Houtveen, J., Rietveld, S., Schoutrop, M., Spiering, M., & Brosschot, J. (2001). A repressive coping style and affective, faci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looking at emotion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 42(3):265-77.
  3. Thompson,R.F. (2009). Habituation: A History.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 Memory , 92(2):127.
  4. Rolls, E. (1999). The Brain and Emo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Siddle, D. (1991). Orienting, habitu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n associative analysis. Psychophysiology , 28: 245–259.
  6. Stephenson, D., & Siddle, D. (1983). Theories of habituation. In D. Siddle, Orienting and habituation: Perspectives in human research (pp. 109-236). Chichester: Wiley.
  7. Darwin, C. (1998). 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Damasio, A. (2000).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Emotion and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Random House.
  9. Toch, H., & Adams, K. (1989). The Disturbed Violent Offender.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0. 本尼迪克特. (1990). 菊與刀. (呂萬和, 翻譯) 商務印書館.

推薦閱讀:

TAG:習慣 |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