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行為是如何改變態度的?
依附可以讓施控者控制一個人的行為,那麼通過控制這個人的行為,施控者可以實現對這個人的態度改造嗎?
在上一節中,我們已經提及了行為會影響態度。買彩票導致彩民的態度發生改變,它的發生其實來源於一個人會遵循的極其簡單的原則——態度行為一致原則[1],即在社會活動中,人會努力使態度和行為保持一致,如果態度和行為不一致,那麼人或者會選擇改變行為,或者改變態度(即認知失調理論),或者產生新的態度(即自我知覺理論),以使兩者重新恢復一致。實際上,由於已經發生的行為是不可以改變的,因此,人會更傾向於使自己在態度上和行為歸於一致,這最終導致的結果是人的態度因自己的行為而發生改變。
在這一節中,我們將解釋行為到底是如何影響態度的,為此,我將向大家解釋三種行為對態度產生影響的可能性原因,它們分別被社會學家稱為自我表露理論(self-presentation
theory)、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和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自我表露理論認為,出於某些重要的原因,我們會表現出一定的態度,以使我們看起來表裡如一;認知失調理論認為,我們會合理化那些會造成自己內心不適的行為以減少內心的不適體驗;自我知覺理論認為我們通過自己的行為來了解自己的態度。
下面讓我們逐個了解這些理論。
1) 自我表露理論
我們在衣著、化妝品、裝飾品和整形美容上花費了大量金錢,這是由於我們在意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在潛意識中,我們想給別人留一個好印象,並認為這樣會給我們帶來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回報。為此,我們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管理著自己留給他人的印象。由此,心理學家提出了自我表露理論。
自我表露理論認為,我們希望向他人和自己展現出一種受讚許的形象,或者說,我們想要努力地控制他人對自己的印象,這就是自我表露。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願意將自己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比如提升自我、逢迎他人或保持謙遜,當我們有過錯或失敗時,我們會通過推諉、辯解和道歉等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形象。
沒有人願意讓別人看到一個自相矛盾的自己,為了避免這一點,自我表露理論假定人們會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態度以使其看起來與行為一致,至少為了看起來一致而假裝持有某種態度。為了給他人留下好印象,即使弄虛作假也在所不惜,例如在深受「恥感文化」影響的日本社會,「日本人的特性是更懂得羞恥,而不太像西方人那樣懂得有罪,就是說,受到社會審判的羞恥,是一種比上帝眼中犯罪更強大的制約力量」 (埃德溫·Q·賴肖爾 & 馬里厄斯.B.詹森, 1998),由於過分關心自身的社會評價,致使日本社會的是非觀發生扭曲:沒有被發現的犯錯是不需要煩惱和懺悔的,因為這不會受到他人指責,承認錯誤或自我坦白只是自找麻煩。這無疑阻礙了日本社會對二戰侵略等歷史史實的反省。
我們真的那麼在意自己的形象,以至於為了自我形象去改變自己的態度嗎?人們對印象管理的需要源自於我們想要被社會接納的需要,人們害怕被社會邊緣化,渴望融入社會群體,這種渴望如此強烈以致我們甚至不惜以傷害身體為代價,有些人由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印象而吸煙、酗酒、暴飲暴食、隨意性行為,甚至是吸毒。
人們的自我表露更多是為了讓我們表現出的態度與行為能保持一致,但它不一定會促成我們內心真實的態度改變,例如你由於在意他人的看法而不抵制吸煙,但你的內心不一定真正認可吸煙。換句話說,自我表露造成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更像是我們為了保持良好形象而採取的不得已策略,在我們的內心並不一定真正認可這種態度。
2) 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由利昂·費斯廷格 (Festinger, 1957)提出,與自我表露理論相類似,認知失調理論同樣認為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被看做是一個道德、講理、聰明的人,當某些信息可能暗示或說明我們的行為不道德、不講理或不聰明時,這便在事實上造成了我們的行為動機和與自己先前一貫的自我認識(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不一致。當我們認為這種不一致對我們的影響微乎其微時,我們可能並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然而更多的時候我們不僅會注意到它們,而且還會因此感覺到不舒服(如緊張、焦慮、內疚等)。這種負性情緒體驗的產生源自於我們的保持行為與態度相一致的需要,心理學家稱之為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失調引起的負面心理體驗產生後,人們會想辦法減少它或消除它的影響,而消除失調則需要使態度與行為重新恢復一致。費斯廷格在研究後認為,那些已經產生的行為往往無法改變,或改變的成本更高,為了減少這種負面心理體驗,我們更傾向於調整自己的態度使其與行為恢復一致,這便是認知失調理論認為行為導致人們態度發生改變的原因。例如,想像一下你是一個吸煙多年的老煙民,醫生早就告訴過你吸煙有害身體健康。於是你開始嘗試戒煙,許多人戒煙成功了,但也有很多人戒煙失敗了,很不幸,你戒煙沒有成功,你會怎麼想?是心裡一直默默承受「抽煙導致的疾病而死」這種認知帶來的心裡壓力么?你不會這麼想,因為它會讓你生活得很不開心,就像他戒煙失敗的煙民一樣,你會選擇降低自己對吸煙危害的認知——吸煙並沒有什麼不好,以此讓自己覺得舒服一點。更極端的人會選擇不相信權威人士的話,他們認為醫生其實只是在嚇唬他們。這一理論並不複雜,然而它卻能驚人地預測人們態度的轉變,由它引發的研究已經超過了2000多項。
雖然認知失調源自於態度與行為的不一致,然而,並非所有的不一致都會引發失調,當我們不需要為自己的不恰當行為負責,或者我們能為自己的不恰當行為找出恰當理由(外部的報酬或強迫性因素等)時,我們便不會體驗到失調。
多項實驗證實了認知失調理論,即人們的態度確實會因失調而改變。進一步研究發現,當我們能為自己的不當行為找出的外部原因越少,我們產生的失調就會越多,對行為及其對象的態度就越可能發生變化。Asher(1979)認為,那些原本並不信仰納粹價值觀的德國人之所以成為納粹的支持者,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被裹脅參迦納粹的行動,為了避免失調只得改變自身對納粹的原有態度。
3) 自我知覺理論
想一想,我們是如何推斷他人態度的?我們觀察他人的行為,然後將其行為歸因於個體的特性和態度,或者歸因於環境的壓力。例如,如果李明在大會上作檢討,如果我們知道李明是由於受到上級的強迫才這麼做的,那麼我們會將李明的檢討歸因於情境,而非歉意;如果我們看到李明在沒有受到任何外界壓力的情況下作檢討,我們會認為李明的檢討源於自身的悔過。
根據Bem(1972)提出自我知覺理論,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在於很多時候我們也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態度是什麼,我們只能從自身的行為和行為發生的環境來推斷自己的態度。當我們態度搖擺或態度不明時,我們會將自己擺在局外人的位置上,從外部來觀察自己的行為,並以此來了解自己的態度——我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會告訴我們內心的真實態度是什麼。例如,有七中顏色的傘放在你面前,你選了一把紅色的傘,當有人問你打紅色的傘感覺如何時,你會想:「我已經選了紅色的傘,而且也沒有人強迫我一定要選紅色的傘,既然我這樣做了肯定說明我喜歡這把紅色的傘。」於是你告訴他,這把紅傘給人的感覺好極了。
當行為引發情緒反應時,自我知覺理論能更好地解釋行為為什麼導致態度。例如,即將迎接重大考試時,考試前一天你輾轉難眠,這個行為告訴你,此刻的你很焦慮,且對這場考試很在意;當你行走的路上突然出現一條蛇,你體內的腎上腺素大量分泌,你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這是一種恐懼的情緒反應,你意識到你害怕蛇;當你站在屋頂向下觀望,你感覺雙腿發軟,大腦空白,你意識到你恐高。
三種理論的比較:自我表露理論解釋了為什麼行為會影響人們表達出來的態度,而另外兩種理論則從不同的機理解釋了行為導致態度的原因:認知失調理論假定我們會為行為進行辯護,以減少我們內心的不適,辯護的結果是我們改變自己的態度;自我知覺理論認為我們根據自己的行為來判斷我們態度。這是相互矛盾的理論解釋,然而卻同樣可以解釋並預測態度隨行為而發生的變化。兩者的共同點在於人們都需要將行為的原因歸結於內心世界,而不是外表壓力,換句話說,當我們把引發行為的「罪魁禍首」歸結為態度時,態度就成了與行為有關的唯一變數,什麼樣的行為自然源自什麼樣的態度,由於行為不能改變,我們只得改變態度。
從多年的研究結果看,當人們對某個事物不曾有過態度,或者經歷很少,或者態度模糊,或者與切身利益無關、微小時,人們傾向於按照自己的行為推斷自己的態度;當涉及更富有爭議、個人牽涉更多、更持久的問題時,失調理論可能更為適用。
備註:
- 均衡理論認為解釋態度的改變應該注重人與人之間在態度上的相互影響,在人們的認知系統中,存在著某些情感或評價趨向於一致的壓力。奧斯古德等人 (Osgood, Tannenbaum, & Suci, 1957)提出的適應理論是平衡理論的擴展,該理論認為一致性原則支配所有人的思維。
參考文獻:
- 埃德溫?Q?賴肖爾, & 馬里厄斯.B.詹森. (1998). 當今日本人變化及其連續性. 上海譯文出版社.
-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 207:2112-2114.
- Asher, H. (1979). Non-Psychoanalitic approaches to National Socialism.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 7(3):13-21.
- Bem, D. (1972). Self-perception. In L.Berkowitz,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6). New York:Academic Press.
點擊返回本部分緒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