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4.5 角色與認同

個體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具有多維性,一個人往往同時身兼多個角色,扮演的其實是一個角色叢。我們扮演的如此眾多角色會具有迥然不同的自我成分,這便是角色認同 (Stryker, 1980)。

角色是一類行為的集合,但這類行為實際上產生於他人的需求和期望。選擇一個特定角色後,個人就把自身置於某個與他人、與整個社會體系相聯繫的確定位置 (Brewer, 2001),顯然,我們對自身角色是否滿意,不僅僅在於自我評價,還在於他人的反饋,如果自我評價和他人反饋不一致的話,或者我們收到來自外界的負面評價,我們就會感覺到壓力、焦慮、痛苦等負性情緒。Burke等(1991)認為降低這種不協調的自動控制系統正是認同,它使我們能夠修正自身行為,實現內外一致。認同是自我對特定角色相對穩定的理解和期望 (Wendt, 1992),角色的存在正是認同的前提,它關注的是個體行為(what one does)(Thoits & Virshup, 1997)。

個體的認同實際上是其對角色的自我定義過程,正因為此,當我們提交一個角色時,我們的腦海中會出現各種認知圖解,並使個體在一個擁有共同的理解和期望的社會角色結構中確定「我或者我們是誰」 (Wendt, 1994),有學者 (Burke, 2004)甚至認為認同和社會結構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然而也有學者 (Reed, 2002)認為個體只有在參照具有角色關係(role relationship)的他人時才會激起認同過程,這種認同會隨著角色關係的消失而消失。

社會認同理論的創立者Tajfel(1981, p. 255)認為社會認同來源於「個體對自己作為某個或某些社會群體的成員身份的認識以及附加於這種成員身份的價值和情感方面的意義」。從這點看,認同包括兩方面的內涵:

  • 一是對成員身份的認知。這種認知是主觀的(subjective)而非客觀的(objective),人們不能以以客觀特徵來界定成員身份,而應該以自我主觀認同作為身份認定的標準,這種主觀認同才是界定成員身份的關鍵,儘管個體間的特徵差異在客觀上也同樣存在。例如,Moerman (2010)研究發現泰國北部盧人的文化、語言等與當地泰人並無差,他們卻認為自己是盧人而不是泰人。
  • 二是對成員身份的價值及其情感意義的感知。例如,部族偶像或者圖騰(totemism)是一個族群對集體或社會生活的自我崇拜,而非簡單的神秘精神現象,它通過儀式性活動建立或強化個體對群體的情感,使個體融入集體,成為集體的一部分。到了現代社會,圖騰有了更加道德和文化上的特質,並更加強調個體的情感因素,例如所有的國家都有國旗、國歌等政治符合,並有自己的時代英雄,這些實際上是現代圖騰標記。

認同同時也使我們腦海中產生了「他者」的概念,「他者」的背後實際上是不同群體間對利益的不統一,由此進一步產生了「群內」和「群外」的差別。由於群體間的潛在競爭關係,群體內部需要強化群體認同,這主要通過兩個方式進行:

  • 一是通過群體外進程,表現為群內成員通過排斥、歧視群外成員來加強群體認同,這將導致群體間衝突加劇;
  • 二是通過群內進程,表現為群內成員通過建構共有特徵、共同經歷、共同目標等加強了群體的內部認同,它將消除群內成員差異,促進群體融化,幫助集體行動。

實驗(Otten & Mummendey, 1999)也證明了這一點,當僅僅是單純地將被試進行不同的社會分類時,他們也將給自己的群體更多的資源和更積極的評價,這說明認同本身具有動機性,它將導致偏向群內(in-group)(即給予群內成員更多資源和積極評價)和歧視群外(out-group)(即給予外體成員較少的資源和消極評價)的現象,哪怕是沒有先期互動,只要被試感知到群內-群外的區分,他們也將出現上述的行為傾向。

由此可見,我們主觀上的認同感對人們社會行為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參考文獻:

  1. Stryker, S. (1980).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 . Palo Alto: Benjamin/ Cummings.
  2. Brewer, M. B. (2001). The many faces of socialidentity: implications for political psychology. Political Psychology , 22(1):115–125.
  3. Burke, P. J., & Reitzes, D. C. (1991). An identity theory approach to commitment.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 54(3):239-251.
  4. Thoits, P. A., & Virshup, L. K. (1997). Mes and Wes: Forms and Functions of Social Identities. In R. D. Ashmore, & L. Jussim, Self and Identity: Fundamental Issu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Wendt, A. (1992).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46(39):391-425.
  6. Burke, P. J. (2004). Identities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2003 cooley-mead award addr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 67(1):5-15.
  7. Reed, A. (2002). Social identity as 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self-concept–based consumer research. Psychology & Marketing , 19(19):235-266.
  8. Tajfel, H. (1981).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Moerman,M.(2010).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a Complex Civilization: Who are the Lue?.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7(5):1215-30
  10. Otten, S., & Mummendey, A. (1999). To our benefit or at your expense? justice considerations in intergroup alloca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ources.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 12(1):19-38.

點擊返回本部分緒論

推薦閱讀:

如何在故事開局就做到一次角色思想上的升華?
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怪物形象?
曾經看到哪個明星因為什麼角色而感到驚艷過?
鈴仙是稻葉還是因幡
用好信息披露,防範理財風險

TAG:角色 | 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