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08個關鍵詞2哲學

哲學

我考研考的是哲學系,但是複習了一段時間我覺得複習不下去了,有這麼幾個問題。

一方面,我覺得哲學在很早的時候就達到了最高峰,我們如今講的東西基本上都沒有突破孔子老子和釋迦摩尼講的東西。道家的道的觀念,不就是馬克思的遵循客觀規律嗎?儒家講禮教不就是現在的教育和美育嗎?佛家的空不就是否定之否定原理嗎?中國美學史學完了,只不過把儒釋道講過的話用更美的話表達,老子的「空」叫「滌除」,到了以後不過改了個名字叫「澄懷」或者其他,但是講的究竟還是一個東西。西方美學史講完不過是把柏拉圖的註腳。

所以我認為哲學現在不那麼興旺的原因也是在於,哲學該講的已經講完了,現在能有的不過是在現在這個環境下做一些修修補補罷了。還能講什麼該講的都講完了。

所以馬克思的墓志銘是什麼?「哲學家都在講怎麼解釋這個世界,卻很少有去想改變這個世界。」這句話一方面強調時間和創造,另一方面也說出了哲學只是解釋,既然是解釋就不是這個東西,最多是像這個東西。而且這個解釋很多也是不能驗證的,比如「美 」有「移情說」、「心理距離說」或者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派,你能講清楚究竟誰是真的。甚至它就是超驗的,即邏輯不能理解的,那就更別說解釋了,只能感受。

說到這裡我並不是想否定哲學,哲學在古希臘叫智慧學,所以在我看來哲學最大的意義不在於能搞清什麼,而是我要去搞清這個目的,重要的在於追尋的過程,前人留下的話是給你前進留下的方向標,一代人比一代人少走彎路,不就走得更遠了嗎?雖然哲學沒什麼發展,但是人類能源的利用科技的發明是實實在在的進步而不是解釋的進步。

人無知有時候也是挺幸福的,比如小時候我們是最快樂的,當你學哲學,去看清本質很多東西就不是那麼美好的了。關鍵是當你開始問為什麼你就再也回不去,回不去那個無知的快樂,你就必須去找歸宿,即使是暫時的。哲學好比是一本旅行手冊,雖然真正有用的沒幾句話,但畢竟給了你一個大方向。

而且哲學在我看來是一門形而上的學科,輔修挺好如果搞學問我覺得,既然搞不出新東西來,把他做事業就不太合適,拚命想知道答案人就會很焦躁,甚至一些錯誤的見解,人會很痛苦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而且沒有實用的技能在我看來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何況很多大哲學家本職也不是哲學家。很多問題是有答案的而且已經出來,但是這個年紀還不能理解,有一份自己的事業,認真的做自己的事業,並耐心的等待是適合大部分人的道路吧。用句雞湯的話「一切讓時間來安排」。


推薦閱讀:

《音樂美學》讀書筆記——1. Value and Judgement (評價音樂價值)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