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書評 | 《知行合一》只是了解王陽明心學世界的入門級讀物
在我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人才很多,但文能著書立說影響世人,武能統兵作戰平定叛亂,兩方面都特別厲害的並不多見,而王陽明恰好是其中非常傑出的一位代表。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以致良知」,而他的一生,也遵循了這一原則,觀其一生,無論做人、成事,都是值得後人借鑒的良方好葯,和作者度陰山一樣,作為王陽明的忠實擁躉,自己對這位千古聖人的喜愛,也如他在後記中所說的那樣,「其實,我最奢望的是,現世的不僅僅是《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這本書,還應該是王陽明的靈魂。」
回顧這本書,作者通過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來向讀者呈現出一個有血有肉的正氣形象,同時可以說是打開了心學這個神秘學術的第一階大門。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精通的高材生們,一定不會忘記了政治課本中對於「唯物」及「唯心」的舉例辯證,高中時代,的的確確是在對習題中的「唯心主義」搖頭說NO中建立自己的人生觀的,而歷史書上聊聊幾筆對於「程朱理學」「心學」的介紹也不足以彌補多數學生將一代聖人打入「唯心即錯派」的三觀損失。
這本書中的故事大多通俗易懂,的確是了解王陽明傳奇一生的入門級讀物。一些心學的觀點如「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存天理滅人慾」「致良知」等精神也可從書中窺探一二,尤其是王陽明晚年提出的經典的心學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去善去惡是格物。」
但是,讀完此書,感覺到了「淺出」,但並不「深入」,想要深入了解心學,想要深入了解王陽明,了解這位千古聖人的思想精髓,這一本書是絕對不夠的。這本書只適合對王陽明不太了解的初探者,通過作者部分可觀部分主觀的描述,讀後對千古聖人建立起一絲神秘的崇拜感。但是,對於將王陽明尊為自己心中的精神標杆的仰慕者而言,讀後會覺得作者的寫作思路時不時便出現一些混亂,個別故事有些生搬硬套,給人一種拼湊情節的鬱悶感,因而造成寫作脈絡並不是十分明晰。同時,在寫作手法上,作者雖然儘可能地嘗試拉近千古聖人與大家的距離,但是就我個人而言,真的非常不喜歡作者所抒發的一些妄自揣度的筆墨。
最後,用隆慶帝朱載垕對王陽明的評價來結束我的觀點,這也是我最喜歡的評價之一:「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勛賢,重申盟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