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是餐飲新零售的「受害者」?
前一段時間,馬雲的「盒馬鮮生」集中開店,引發餐飲圈的一陣熱議。我沒有寫相關的文章。不是我沒關注,而是我沒想清楚,既然沒想清楚,就不要寫。
但是,最近隨著我看了幾家「盒馬鮮生」之後,我漸漸看明白了「餐飲新零售」。
所以,寫一些我對餐飲新零售的看法,以及餐飲人該怎麼應對?
一、誰是餐飲新零售的受害者?
不要光聽一個人說什麼,還要看他做了什麼?
新零售這個概念是馬雲提出來的,然後就有了大眾較為熟知的「盒馬鮮生」,但是馬雲斥資入股浙江省第一連鎖超市集團三江購物、華聯、蘇寧、肯德基等線下實業,卻被大家有意識的忽略掉了。當下商業地產日漸飽和,零售萎靡,是抄底的好時機。
另外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網路零售的天花板越來越接近了。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
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2014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49.9%;
2015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增長36.2%;
2016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是34651億元,同比增長26.1%。
2015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為912億;
2016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為1207億;
2017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為1682億。
——數據來源中國知網《新零售:內涵、發展動因與關鍵問題》
阿里巴巴作為上市集團,是要承擔股東和投資人的收益。他必須要為集團尋找下一個增長點,如今線上獲客的成本太高了,甚至都趕超線下的人流成本。近年來,他顯然是看中了線下的零售渠道。至於能不能做起來,還要看最終的結果。
所以,明白了這一層核心的道理。我們再過來看馬雲的「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他們的主戰場還是在零售百貨上,確實是涉及到了餐飲,但不是全部餐飲。對於那些具備一定場景消費的餐飲來說,目前新零售帶來的影響並不大。
▲GIF來源:百度
但是,人就這麼多人,一日三餐。消費者不可能因為「新零售」而一日吃五頓來報答。總體的市場容量是固定的,你拿了,勢必代表其他人少了。站在餐飲角度來看,哪些人受損呢?
1、食品原材料銷售受損嚴重
從政府管理角度來看,這麼做方便於管理和監督。零散的酒水、凍品、有機蔬菜,管理者很難做到實時查出違例。而如果接上了科技手段,有了數據,方便管理和追蹤,對於食品安全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從商業屬性來看,食品和原材料的標準化程度較高,渠道選擇範圍更廣。因此,這一輪新零售衝擊下那些從事食品銷售及周邊的企業將迎來威脅。
▲圖片來源:百度
2、快餐速食行業受損
相比於食品和原材料,快餐速食行業因為加工簡單,消費場景單一。受到新零售的衝擊也是相當大的。外賣平台的興起,改變了大部分人的就餐習慣。
▲圖片來源:百度
但是,外賣平台控制著流量,流量就是生意。餓了么最近在組建自己的城市中央廚房,然後支付寶上直接可以點開餓了么叫外賣。。。。。。
參考:
滴滴當年補貼計程車,把打車軟體炒起來,隨後補貼私家車,後來組建計程車公司。
3、烘焙海鮮隨後
「盒馬鮮生」內設海鮮吧、海鮮小火鍋、酒吧、主食沙拉三明治、鮮榨果汁、曦牛食集、一鷺風流(滷味)、艾利大叔法師烘培等區域。
「超級物種」旗下的鮭魚工坊主做日式三文魚、波龍工坊賣的是龍蝦帝王蟹等海鮮、盒牛工坊顧名思義料理的是牛肉、麥子工坊主打烘焙。
▲圖片來源:百度
第一輪的「盒馬鮮生」、「超級物種」,不同程度上都覆蓋了烘焙、海鮮的業態。這是品類屬性導致。如果你的海鮮餐廳,還在一味標榜味道新鮮地道,不能給予更多的體驗,跟這些後起之秀比起來,核心競爭力大打折扣。
二、餐飲人如何面對新零售
不要太在意,不要不在意。
餐飲行業被高科技介入之後,表面看上去是更複雜了。其實,內在的核心沒有變,抓住不變的東西,慢慢理就清晰了。
驅動新零售的是電子商務天然的瓶頸,承載新零售的是科學技術的手段。外賣平台、微信商城、智能硬體……最終都是為了幫助企業主決策和獲利。
1、體驗感很強的品牌不用太在意
不用太在意的意思是,暫時新零售波及不到這裡,但是不代表以後。
你可以叫一份海底撈火鍋外賣,但是你卻享受不到海底撈。等位的零食、美甲、千紙鶴,就餐過程中意想不到的小驚喜,還有幾塊錢一份的「舞面」。這些都是外賣所達不到的體驗,若要享受海底撈,你必須得上門店。
▲GIF來源:百度
同理,像桂滿隴這樣的餐廳。消費者來這裡不僅僅是為了吃一頓飯菜,店內裝修和菜品的擺盤,都是非常適合拍照,在社交網路里刷刷存在感。
諸如此類的還有具有表演性的鐵板燒餐廳、法式餐廳等等。
2、體驗感一般要思考如何打通線上線下
大多數餐飲品牌的體驗感做不到讓消費者非來堂吃的理由。這時候就需要著重思考品牌的未來發展戰略。
要麼提升體驗感,讓消費者必須要上門;要麼考慮一下門店的布點,該撤的撤,保留幾家品牌形象店,發力線上。線下門店做形象、做品牌,線上做銷量,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互動。
3、外賣專門店,梭哈線上
這種方法非常適合餐飲新手、跨界人員以及擅長整合供應鏈的朋友。
外賣,從售價上可以比堂食貴。畢竟加了外賣這一動作,比堂食貴這是應該的。早期平台自身在謀發展,讓利給餐飲老闆,流量便宜甚至還補貼賣家。
現在平台少了商家店多了,開始剪羊毛了。這就導致外賣專門店的誕生,保持產品本身的價值,在「門店」的屬性上壓縮成本和開支。
▲圖片來源:百度
同樣一份飯,同樣的價格,外賣專門店可以做到比路邊店利潤高。這裡就高在,房租便宜,人員少還有走量帶來的採購成本低。
狗頭說:
還是那句話:面對餐飲新零售,不要太在意,不要不在意。
企業找准自己的位置,基於自身的情況看看新零售對自己帶來哪些影響,從而做好措施。我個人比較傾向於互聯網圈的名言:「擁抱變化」。現在社會變化速度加快,很多餐飲人倒下的主要原因就是沒能跟上「變化」。
餐飲新零售的前世今生不妨從實體零售身上看看,或許答案比我在本文里更多。
圖片素材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眾郝創意諮詢出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史玉柱營銷心法
※▌之樂日記:為什麼高價總是打敗低價(解析)
※關於策劃的目標,你真的了解嗎?
※創意十足的毛巾蛋糕,讓毛巾工廠起死回生
※從高科技到土方法——餐飲營銷如何四兩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