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殖民公司—蘭芳共和國

隨著16-18世紀明清中國海外貿易和海外殖民的發展,中國人也與西歐國家一樣建立了殖民公司和殖民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謂的「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位於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印度尼西亞),建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6年[1],與美國同一年誕生),滅於清光緒十年(1886年),立國時間達110年。創始人為羅芳伯。

羅芳伯出生於乾隆三年(1738年),是廣東梅縣石扇堡人。羅芳伯自幼胸懷大志,而且練就了一身好功夫,是個文武全才。1772 年已經34 歲的羅芳伯因屢次鄉試不第,對仕途徹底灰心,決定海外從商。於是他帶領一批客家青年漂洋過海,經虎門於當年5月到達婆羅洲西部的坤甸。

到了坤甸的東萬律,羅芳伯最先建立的是蘭芳會,一個以保護華人社團為業的幫會組織。羅芳伯利用蘭芳會鎮壓土著,得到了當地蘇丹的賞識。蘇丹將東萬律劃歸羅芳伯管轄。這塊地方有10 多萬人及南北幾十公里的產金地,吸附華人數萬,土著好幾十萬,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經濟實體——蘭芳公司。

此後,羅芳伯一個個收拾了當地四分五裂的各種華人團體、商會、村寨,消滅了所有對手。由於當地盛產黃金,他還著手組建了「採金公司」,開發金礦。這塊不大的華人殖民地從此發展欣欣向榮。

1776年以東萬律為首都的「蘭芳大總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羅芳伯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

其實,當時華人在東南亞建立的國家並不是只有蘭芳共和國一個。據不完全統計,除了蘭芳外,還有其他十餘個華人國家。蘭芳的歷史之所以引起人們的興趣,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共和國之一。

在國家政治制度上,蘭芳實行共和體制。國家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工農兵」一體,部隊平時分散在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禦敵。全國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至於「國之大事,皆咨決眾議而行」,類似於後來普遍實行的議會制。

在國家領導人的產生上,蘭芳結合中國古代的禪讓制,創立了禪讓與民主選舉相結合的形式。上任領導在去世或下台前,推薦下屆領導,但其能否出任大總長則需要多數公民贊同。羅芳伯當了18年的國家元首,於1795 年病逝。臨終前,他推薦同樣具有文韜武略的江戊伯做下屆總長,後經選舉,江戊伯果然成為繼任領導,並出色地繼承了羅芳伯的未竟事業。後來,蘭芳共和國又用同樣的辦法產生了7任領導人。

當然這片海外華人殖民地自始至終都從未自稱為國家,一直以「蘭芳公司」或「蘭芳大總制」自稱,這與17、18世紀荷蘭、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在海外的殖民地一樣,以公司行使殖民地的政權。

蘭芳共和國在東南亞各種勢力的競爭中,艱難地維持著自己的生存。它要與當地土著競爭土地,要與其他華人殖民公司競爭人力資源和中國商品,還要與荷蘭等西方殖民公司競爭商業機會。最終蘭芳共和國在與荷蘭人的殖民爭奪中敗下陣來,1886年,它遭到荷蘭殖民軍隊的進攻。蘭芳共和國全體民眾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終因種種原因而遭到失敗。荷蘭成立了一個傀儡國家進行統治。直到1911年清朝滅亡後,正式宣布對蘭芳地區的佔領。

時至今日,蘭芳共和國仍為中外人士所稱頌。如今,在東萬律有紀念羅芳伯的芳伯公學,坤甸有羅芳伯紀念廳和墓園,其家鄉梅縣石扇梅北中學內也建有羅芳伯紀念堂。一些學者還著書立說,傳頌蘭芳共和國的功績。早在20 世紀60 年代,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就著有《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一書。2005年中國閩西歸僑作家張永和、張開源又新著長篇傳記《羅芳伯傳》,這些著作讓蘭芳共和國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再現在人們眼前。


[1] 蘭芳共和國到底誕生於哪年,我看到過3種說法:1770年、1776年、1777年,由於沒有發現原始材料,只能暫時存疑了,本書採用1776年的說法。

推薦閱讀:

TAG:中國經濟史 | 明清歷史 | 殖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