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廣汽傳祺GS7底盤解析,是否借鑒了丰台漢蘭達?

之前已經給大家預告過,GS7底盤設計並非模仿漢蘭達,而是現代進口的格銳,也就是聖達菲。因為種種跡象和設計都表明這是一台典型韓國車的底盤,而非日系底盤。那麼具體是什麼個情況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沿用GS8的結構設計,廣汽傳祺GS7底盤解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3OTQ5Njg2O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底盤:樂高積木

之前我們就說過,GS7與GS8同底盤,整體的平整度與GS8一樣糟糕。雖然有一塊發動機下護板,但是底盤兩側並沒有多餘的防護。

底盤的最低點不是副車架,而是排氣管。也就是說,如果發生底盤托底,那麼排氣管就是第一個遭殃的。尤其是一些坡路,很容易把中央的排氣管托斷。

GS7並沒有對管線有很好的保護。護板只做了一部分,真不清楚, 護板做大一點能加多錢?為什麼就不能精益求精呢。因為只有能力模仿,沒有能力改進。

前懸架:鑄鐵下擺臂

傳祺GS7的前懸架還算可以,使用的是全框式副車架,整體強度、剛性還不錯,與GS8底盤保持一致。

另外,前懸雖然是傳統的麥弗遜式,但使用了鑄鐵下擺臂,在強度上和耐用度上,要優於衝壓鋼板。當然,為了減重,下擺臂上有不少的打孔。

後懸架:現代格銳

不少友媒體老師都強調,傳祺GS8和GS7借鑒了廣豐漢蘭達的技術,尤其是底盤技術。但實際上GS8、GS7是現代的進口格銳(也叫格越),就是進口版本的「韓國現代聖達菲(Santa Fe)」。

其實可以對比一下,GS7、GS8的後懸架避震筒的位置,我們就能夠發現,傳祺GS7避震筒的下固定點,並不在下擺臂上方,而是在下擺臂的下方,這就會讓後懸兩個避震筒的下固定點,成為了這台車底盤的最低點!

這樣的設計則是典型韓國車做法,也是他們一貫的傳統。所以如果發現前方有障礙物,你除了要躲避中間的排氣管,還需要躲避後懸架避震筒的下固定點,否則就會有斷軸的風險。

後避震筒存在極大隱患

在我們拆解GS8的時候就提到,為了增加第三排的乘坐空間和節省成本,後懸避震筒並沒有設計獨立的「塔頂」,而是將避震筒上固定點直接「釘」在車身縱樑上。

這樣設計雖然很節省空間,而且節省成本,不需要設計堅固的塔頂。但這無疑降低了底盤的通過性,並且避震筒的固定點受力也很大,長時間行駛很容易造成上固定點鬆脫。

經過翻閱資料後,發現無論是國內還是外國的現代聖達菲,車主都有在抱怨後懸架存在異響。也有一些案例,開了幾年之後,後懸架避震筒的固定螺栓開始出現鬆動,甚至脫落的跡象。所以作為模仿者,GS7和GS8的後懸架也可能會存在風險。

我們況且先不討論如此設計的後懸避震筒「節省成本」的問題,如果說GS8是為了大7座而節省空間,還能理解,但是作為只有5座的GS7依舊延續了這個風險較大、損壞率較高的設計,就有點兒說不通了。

遺憾的是,由於設計的失誤,GS7後備箱空間也沒有變的更大,所以我們不禁要問一句,不同定位和類型的車,在設計之初是不是需要「因車而異」?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GS7後備箱的尷尬

我們已經說了GS7的後備箱空間並不大,而理論上GS7的後備箱空間能做得很大,但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從這張圖就能看得出,傳祺GS7沿用GS8的底盤,底盤後端還留有備胎的固定孔位,甚至還有輪轂貼合的衝壓形狀。現代格銳的原設計是把備胎放在底盤下的,但GS7卻放在了車內,並且還是個全尺寸備胎,這就無形中佔據了大部分的後備箱空間,所以GS7原本應該有個更大的後備箱空間。

總結:定期檢查避免出現斷軸

其實我們並不反對或鄙夷自主品牌去模仿、借鑒他人成熟的造車經驗是一條捷徑。但是咱得學會「舉一反三」吧!不同定位、不同類型的車是否應該抄同樣的技術?比如,7座漢拉達的後懸避震筒也固定在縱樑上,但是5座RAV4並沒有採用同樣的設計。

這就是自主品牌在設計能力上,與國際汽車設計之間的差距。所以對於目前國內自主品牌的發展,並不怕別人指責抄襲,只怕拒絕進步!

需要提醒各位GS8和GS7的車主,一定要定期檢查後懸架避震筒固定點,是否有出現鬆動的跡象,如果發現後懸有異響,要儘早維修,否則後輪斷軸十分危險。另外, 如果你想開著這台車出門「撒撒野」,還是勸你打消這個念頭!這台車不能「越野」,只能「跑路」。

不過至於廣汽為什麼不選擇模仿家門口的漢蘭達,而是現代進口聖達菲,還希望各位知道內幕的小夥伴不吝賜教!

廣汽傳祺GS7底盤評分

推薦閱讀:

日本車是不是只會吸能?天籟防撞梁拆解見分曉
傳祺GS7與GS8沒有任何區別?拆一台就知道了
索蘭托L 長測A (動態部分)

TAG:汽车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