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控制的心理突破口——從預期行為到預期心理
當我們希望受眾做出某種行為時,我們首先要預期什麼樣的心理會導致受眾做出這個行為,這是控制實施的必須步驟,否則控制就無的放矢。例如,如果他想讓受眾產生哭這個行為,從控制的角度來講,施控者首先需要知道什麼的心理會讓受眾「哭」,當他發現「傷心會導致哭」時,他要做的就是讓受眾產生傷心的情緒,受眾傷心了,「哭」這個行為便會順其自然地發生了。為此,施控者需要了解心理與行為之間的內在關聯(見「心理轉化為行為的決策原則」),即明白能讓受眾產生特定行為的心理是什麼,這與「讀心術」剛好是相反的過程。施控者只有明白這些,才有可能針對性地通過改變受眾的心理方式讓其產生特定行為。
然而,對於不同的人而言,引起同一種行為的心理可能並不相同。比如同樣是哭,第一個人只會因為傷心而哭,第二個人只會在生氣無奈時哭,而傷心時卻不會哭,如果你想要第二個人哭,使用的辦法卻是讓他回憶傷心難過的往事,或者講述別人悲慘的生活經歷,這顯然很難達到目的。
由於施控者的目的是讓受眾產生特定的行為,對於受眾而言,受眾內心中與這些行為相關的心理才顯得至關重要,這是施控者要了解的重點,其他方面的心理只是補充和參考,施控者其實並不需要過多地進行關注。比如同樣是讓一個人哭,施控者只需要了解能讓受眾哭的心理是什麼,只要找對了相關的心理,就能通過其讓受眾哭,而不需要去關注受眾在什麼樣的心理狀態下會哈哈大笑,也不需要了解受眾的性格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
這種策略大大減輕了施控者的負擔,同時也對施控者提出了要求——施控者必須要明確自己對受眾的行為預期,只有這樣,施控者才能去評估出與之相對應的心理因素,從而去有針對性地改造受眾的心理。如果作為施控者的你只是泛泛地想「我要控制他!」,針對這個目標,你會發現自己根本就無的放矢。受眾的預期心理越明確,控制的針對性也會越強,其效果也就越好;大而泛目標往往很難起到效果。例如,在戰爭時,你是指揮官,你想讓士兵達到這樣一個狀態:讓他完全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要他幹什麼就幹什麼,即使讓他犧牲自己他也會毫不猶豫,這等同於是想控制戰士的所有行為,當你面對這樣一個目標時,你會發現自己根本就無從著手;假如你有明確的目標,比如要讓他在關鍵的時刻做出犧牲行為,也許讓戰士產生高昂亢奮的情緒、崇高的情感、聖神的信仰就可以了,此時你會發現控制有了突破口。
顯然,除了那些控制欲強的人,大部分施控者只是想找出實現預期行為的突破口,而非真的對受眾的心理感興趣,這個突破口從本質上講只是受眾的某部分心理——它是控制受眾相應行為產生的關鍵心理:如果受眾產生這種心理,他就有可能自願做出相應的行為;如果受眾沒產生這種心理,他便不會自願做出相應行為。只有了解受眾的這方面心理,才能尋找到最有效的突破口。
然而,並非所有可以導致受眾做出目標行為的心理都可以作為突破口,從洗腦的角度講,作為突破口的心理必須還具備另外一個特點才能被施控者利用於洗腦——即在外界干預下可以被改變。如果無法通過干預手段使心理發生改變,洗腦也就無從談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這正是易洗者最明顯的心理特徵。
由此,我們將可以發現心理的突破口一般需要具備兩個最基本特徵:
- 它是控制受眾相應行為產生的關鍵心理;
- 它在外界干預下可以被改變。
這裡所指的心理突破口並非是是指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性格缺點。例如,一個人具有善良的品德,我們從道德的角度對其人格做出的定性,將其視之為優點,但在戰爭中,它確卻是缺點,因為你的善良會讓你在戰場上產生的猶豫不決,這可能會要了你的命。善良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缺點,是相對的,不過他們都不是心理上的弱點。這個例子中,假如施控者處在一場戰爭之中,施控者的敵人是一群殺伐果斷的人,施控者能將他們的殺伐果斷變成對自己有利的善良,讓他們對自己產生憐憫之心,這可以減少他們的攻擊行為,從而減少己方的傷亡。如果這群人的人格真的可以在人為影響下完成由殺伐果斷向善良的改變,那麼我們說他們心理上有可以利用的突破口(即可以被改變的人格)。理論上講,每個人心理上都有突破口,只是不同人的突破口可能不相同。
無論心理過程(情緒和情感、認知意志),還是心理特性(需要和動機、能力、人格),都不可能保持絕對的穩定,只要它是變化的,便會存在不止一種方式讓它向著施控者希望的方向進行改變,如果這個改變會導致目標行為發生,那麼洗腦便發生了。顯然,可以導致預期行為的心理突破口不止一個,施控者需要做出最合理的選擇,這個選擇除了會影響控制(洗腦)所使用的策略,還將決定著控制的成本、效果和結局。
比如,施控者想讓受眾發自內心地哭,情緒上的傷心、憂鬱、煩悶等都可能讓人哭,這是非理性心理導致的,也許一場悲傷的電影就能達到目的;如果想從認知上尋找突破口讓人哭,則需要構建特殊情境下讓人覺得此時自己應該要哭,因為認知所引起的行為往往是理性行為,如古代皇帝駕崩時大臣和妃子們需要大哭以表悲痛和忠心,如果你在這個情景中,你的理性會告訴你,此時即使自己內心開心得不得了也必須要痛哭,而施控者只要構建類似的情景,就可以讓你哭。同樣是讓人哭,看一場悲劇電影和讓皇帝駕崩哪個更切合實際、可行性更強?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了解控制的突破口對施控者和受眾來講是同等重要的:如果你想控制別人,你必須能找出受眾心理上的突破口,這樣才能將洗腦實施下去;如果你自己想避免被別人控制,你必須了解自己的心理弱點,當施控者試圖以此控制你時,你才能第一時間察覺到,從而做好抵抗準備,戰爭過程中如果發生心理戰,那麼這將是至關重要的,否則你就有可能輸掉整場戰爭。
然而,施控者是主動方,受眾是被動方,兩者關注心理突破口的動機不一樣,這使得施控者對受眾弱點的了解遠比受眾對自身弱點的了解要深。在你接受鑽石營銷之前,你並不覺得自己需要鑽戒,也就是說你不了解你的「需要」;在你來到自己偶像的演唱會之前,你並沒想到自己會被現場氣氛感染而縱情歌唱,也就是說你不了解你的「情緒」;在告訴你何為民主之前,你並不認為專制有弊端,也就是說你不了解你的「認知」;在沒告訴你能成功之前,你並不認為會成功,也就是說你不了解你的「能力」……事實上,受眾幾乎不會分散太多注意到自身的心理突破口上,因為心理突破口本身並不存在,它只是為了解釋控制而人為設置的一個概念,只對控制有特殊意義:只有施控者真正關心受眾身上的心理突破口,而受眾腦海中並不會形成與「心理突破口」相類似的概念。
點擊返回本部分緒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