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回歸傳統,而是意圖將茶賣給年輕人,「打造未來的傳統」

近兩年,新式茶飲店不少,但這個叫因味茶的品牌卻格外引人注目,憑藉的是其背後劉強東和麥當勞前高管的背景背書。

茵味茶創始人繆欽在2010年讀EMBA時就提出了做茶飲的想法,在很多人都不看好的時候,他當時的同學劉強東卻表現出了興趣。「他認為這個事情絕對值得做,東方需要有健康的茶飲。」繆欽回憶道。

在西式連鎖餐飲麥當勞工作了20年後,繆欽決定創業做茶行業。儘管茶在中國已經是頗為古老的行業,但他要做的是一件很新的事:把茶賣給年輕人。

他的定位既不是傳統的中國茶,也不是引進國外的貴族茶,更不是最容易成功的奶茶,而是之前完全是市場空白的新式茶飲。

他考慮了很多因素。對於越來越追求健康的現代人,相對劣質的奶茶並無前途。而引進國外貴族茶儘管可以快速聚集中產階級,但對於更年輕的90後來說,更需要文化的回歸和認知。至於傳統的中國茶,名貴的價格和繁複的工序年輕人顯然不懂,也不適合。

所以,繆欽對因味茶的定位很明確:一定是出自東方的原葉茶,但也應該是時尚和快捷的。

把茶賣給年輕人,加入蘇打、酵素、海鹽奶蓋

繆欽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努力走近並了解年輕人。開第一家店之前,他們參加了多次年輕人的市集活動,也到商場中心去做免費贈送的測試,他們收集了900份問捲來獲取目標客群對口味的偏好,不斷調整。

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繆欽主導了門店茶飲口味的選擇和設計,從最初的400多種茶中,選擇並經過不斷拼配、調試和追蹤,才定下來現在的6款產品。創業前期,他們在產品的採購和研發上花費了超過35%的時間。

因味的茶品與傳統茶館的茶迥然不同。比如產品茉莉海鹽茶、松果海鹽茶等,均以原葉茶作為茶體,上面加上海鹽奶蓋,不失茶的本質又更易得到年輕人青睞。「氣泡酵素茶」是因味的原創產品,茶中加入蘇打和酵素,碳酸飲料的口感更適合年輕人,也不失健康。

除此之外,因味茶在不斷主動走近年輕群體。積极參与各種年輕人的活動,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吸引年輕人。

各種貼近年輕人的努力讓他們準確獲得了目標消費群,當前87%的顧客正是25-35之間的群體。他也有意將大部分店開在星巴克旁邊,或者咖啡廳聚集地,確保持續出現在年輕人視線中。

「可見可售」、社交連接、大數據

定位在25-35歲,都市中追求時尚和特色的年輕人,因味自誕生就帶有互聯網基因。繆欽對因味茶最初的設想,就是做真正的線上線下模式。因味品牌的原葉茶、袋泡茶以及各種茶具,在通過inWe APP與京東和天貓商城售賣。更加獨特的是,門店中各類桌椅、茶具等陳列和器具,均遵循「可見可售」模式,顧客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直接下單買走。

新式茶飲從2016年開始被關注和追逐,入局者眾多,其中不乏強勁的對手。但繆欽看來,因味茶依然有獨有的優勢和特色。相較於其他用料簡單,偏重外帶以及注重營銷的方式推廣宣傳的品牌,他們更想做的是新鮮和高品質的茶,以及以茶和空間為載體,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可見可售是繆欽在2014年就去註冊的商標,2015年獲得了批准。將茶飲店作為線下的體驗空間,沉澱顧客的時間,喜歡什麼直接線上掃碼送貨到家,在他看來,未來10年新零售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可見可售。

生活和社交場景的營造,是因味茶獨有的。在店內的空間,他們出售的不僅有茶飲,還有茶葉等商品,以及設計品牌或者生活品牌的合作,部分店甚至還賣畫,也有賣書的。

站在普通消費者角度,如果要購買產品還需要下載APP的模式未免有些重。繆欽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盡量將APP設計得簡介又輕體量,並且從不強制顧客下載,只是將更多優惠券注入線上以吸引顧客使用。

之所以堅持要開發單獨的APP,是出於長期發展考慮。無論是可見可售、還是連接線上線下的會員系統,都是為了能夠給顧客提供定製化的點對點服務。

通過APP連接線上和線下,顧客的數據會沉澱下來,就能知道顧客是誰,並鎖定他們,提供個性化和定製化的服務,是一個未來有巨大空間的事情。有了數據,以後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目前茵味茶的營業額45%是通過APP購買的,而電商上線不足6個月,就佔總收入的30%。其中商品銷售占公司銷售額的35%,相比星巴克的5-7%的商品銷售額,效果已經很明顯。

繆欽透露,因味茶的APP正在研製營造社交空間的功能,以店裡的桌子為載體,用來銜接顧客與顧客,顧客與員工,產生對話和社交。

作為曾經的麥當勞全球副總裁,繆欽知道2000家店是怎麼建的,也知道3萬家店的後台系統是怎麼做的,如何做好管理系統和供應鏈,怎麼給客人提供統一的食品安全和產品品質。

繆欽回憶當初和劉強東談及項目時的共識:要做成這件事,最核心的命脈是要有長遠眼光,不要跟風,不要激進,不急著賺錢,而應紮實做好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


推薦閱讀:

中國智能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
這次人工智慧革命,你不用擔心是否會成功
透明化體驗身臨其境——工博會系列之一
人們對徵信的十大誤區

TAG:奶茶 | 無人零售 | 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