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安順600年前大明遺風----"地戲"

安順「地戲」,是600年前大明遺風

想必大家對此都不陌生吧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見識見識

安順「地戲文化

先來一波安順「地戲面具」

每逢春節期間或者夏曆七月中旬,來到貴州安順農村,隨處可以聽到鏗鏘的鑼鼓聲響,同時可以看到一群人圍成一個圈子,津津有味地觀賞由農民自編自演的地戲。

演員們頭上戴著面具——這裡的人們把它稱為「臉子」。臉子上大多插著漂亮的野雞毛(雉尾)。這些臉子一般都戴在額頭上,而不是正好蒙著面孔。演員的臉是用黑紗遮擋住的。他們在表演的時候不是透過臉子的眼睛部位往外望,而是從臉子的鼻孔、嘴角往外望。他們之所以要這樣戴臉子,據說一是為了不擋住嘴巴,好讓唱的聲音給觀眾聽見,二是便於觀眾從四周較高的地方往下觀看。

演員身上穿著簡單的戲裝——在日常生活服裝外加上一條「戰裙」。這「戰裙」大多是自己的妻子做的,有的還綉上精美的圖案,可以稱得上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尤其是目前漢族民間刺繡已經不多見的情況下,更加顯得突出。戲裝一般是藍白兩種顏色,正面人物穿白色的,反面人物(地戲中稱為「番將」)則穿藍色的,可謂涇渭分明,一目了然。講究點的,腰間還要佩戴一些裝飾品,多半是魚、如意之類的小荷包,也有的是單純的香包和扇袋。這些東西同樣經過精心的製作,上面綉滿了絢麗的花紋,有的還綉著詩詞、對聯或者吉語。反映出這裡農民樸實的文化心態。背上插一排戰旗,通常四至五面,和京劇的靠旗差不多,演出時左右擺動,威風凜凜。腳下常穿白布鞋。尚白,似乎是這裡人的特點。

演員手裡拿著短小的兵器和扇子,在一鑼一鼓的伴奏下,用高亢的聲調唱起世代相傳的歷史劇。他們且唱且舞,情緒熱烈,感情豪放,同時又充滿著神奇的色彩。據說地戲表演的目的一是為了娛樂自己,二是為了教育旁人,同時也為了祈禱豐收,祛災逐難。因此,這樣的表演常常牽動著全寨人的心。農民們正是以這種古老的戲劇演出形式寄託著美好的心愿,一輩人又一輩人地傳下來,從明朝初年,直至今天。

安順地戲是儺文化的一種俗稱「跳神」

始於中原,集地戲、祀

娛樂於一體的古老戲種

民間傳說

明初朱元璋「調北征南」時

由軍隊帶入並發展起來

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

地戲以表演古樸粗獷而著稱

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我國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安順地戲主要活動在農村

依村寨平地為戲台圍場演出

屬於農民稱謂的「吹地灰」之屬

故稱之為「地戲」

演出的劇目主要以中國古代忠義

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為題材

只演「正史」

不演龐雜曲目,只有武戲,沒有文戲

純屬兒女恩怨的節目更沒有

參加表演的屯堡人

演出時額上戴"臉子"即木雕面具

身著長衫,背插戰旗,腰系戰裙

手持木製短刀長槍

以露天演唱形式

用唱、念、做、打的藝術手法進行表演

在一人啟口

眾人接腔的伴唱下

在揚、開、合的廝殺、擋、架

翻、竄的格鬥中

虛實結合,形神兼備

還原古代戰爭景象

屯堡地戲曾登上國際大雅之堂

在法國、西班牙、日本等國演出

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在世界引起轟動

中國戲劇的活化石—貴州安順地戲

演出的時候

演員首蒙青巾

頭戴屯堡人獨有的木雕面具

背插戰旗,腰圍戰裙

手執戈矛刀戟之屬

隨口而唱,應聲而舞

貴州安順地戲演出之前

地戲的伴奏很簡單

僅一鑼一鼓

演出者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韻文的說唱

一人領唱眾人伴和

有弋陽老腔餘韻

一人領唱眾人伴和

地戲的舞主要表現征戰格鬥的打殺

雄渾粗獷,古樸剛健

安順地戲演出以村寨為單位

演員是地道的農民

一般一個村寨一堂戲

演員20餘人,由「神頭」負責

每堂神只跳一部分歷史演義

屯堡文化博物館前演出屯堡地戲

「千里走單騎」

「咚咚咚咚……咚哐咚哐咚哐」

隨著鑼鼓有節奏地響起

「三英戰呂布」地戲在天龍屯堡的

「演武堂」粉墨登場

地戲雖然沒有生、旦、凈、末、丑的區分

沒有完整的伴奏及鑼鼓經

沒有豐富的曲牌和多彩的聲腔

但是它有以「將」為主的人物區分

有粗曠的表演程式和套路

有簡單的遺存古風的弋陽古腔

安順600年前大明遺風,快來安順觀看,讓我們一起融入到600年前。體驗一把600年前的文化!


請參考安順黃果樹機場航班時刻:

weixin.qq.com/r/wDoWDs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