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搞喜劇,他們比周星馳到底差在哪?

喜劇喜劇,劇是根本。現在的很多喜劇電影,都只追求「喜」的效果,卻忽略了"劇"的重要性。比如今年大火的《羞羞的鐵拳》,在「喜」的層面,它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劇」的層面,它是平庸的,甚至是不及格的。

有人會說,《鐵拳》劇情很流暢啊,怎麼就不及格呢?這種問題很容易引起爭議,你覺得不好,可我覺得好啊。那我們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拿《鐵拳》的最高潮部分來舉例。

電影的高潮部分,好比一部電影的煉金石。正所謂"前好不如後好",前面再好,高潮一下垮了,整劇完蛋!前面再好也白搭,觀眾罵街是跑不了啦。如果前面平淡如水,高潮一下子硬了,那麼整部作品都剛剛的,逼格也一下子拔高了。觀眾也被洗禮了,前面的昏昏欲睡反而成為炫耀的資本——你看,我就說我品位高吧,要你肯定堅持不下來。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鐵拳》的高潮。拳台上的艾倫,眼看就要失敗了,當然觀眾心裡明白:因為主角光環,艾倫一定會上演絕地反擊。所以觀眾很期待這個絕地反擊。而電影中,艾倫的絕地反擊是:伸出挑釁的手指,向對手大吼:你過來啊!觀眾爆笑是肯定的,但編劇的稚嫩也彰顯無疑——這可是電影最高潮處啊!你竟然還在「喜」上發力,全然不顧「劇」的框架已經塌陷。

是人都知道,拳台上比拼的是體力、技巧、決心,你做出這套動作,就能打敗對手,鬼才相信!所以,這樣的劇情設計,註定是經不起考驗的,註定會讓觀眾一笑而過。

喜上有多加分,劇上就有多減分。喜上丟的分數,別的地方可以找補。劇上丟的分數,是一票否決制,是很難補回來的。

與之作對比的,是《摔跤吧爸爸》。雖然《摔爸》並不是喜劇電影,但它在最高潮處的設計非常具有參考意義。電影中的女兒,在最關鍵的比賽中,"軍師"父親卻不在場,形勢嚴峻。在最後幾秒鐘,她必須拿到5分才能反敗為勝。此時,她想起了老爸之前教的那招高難度5分動作,並通過這招,贏得了比賽。情節上出其不意,人物上映出弧光,主題上拔高父愛,堪稱神來之筆。這就是差距!

為什麼當下國產喜劇電影,放棄「劇」的考量,大都奔著製造笑點、讓觀眾爆笑的方向而去?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周星馳的影響——既然觀眾認可無厘頭,我們也有辦法讓觀眾發笑。但遺憾的是,他們只學到了皮毛,未學到精髓。

周星馳電影看似無厘頭、顛狂的無以復加,它在劇作上卻是紮實的、工整的。《大話西遊》里,至尊寶成為孫悟空之後,為什麼風格大變,開始嚴肅、無情起來?《功夫》里,阿星為什麼臨死時,還要敲殺人魔王的頭?《國產零零漆》里,阿漆為什麼冒死去摘那朵白玫瑰?《喜劇之王》里,尹天愁為什麼要把自己的錢丟地上,故意讓老人撿到?這些細節,直到今天觀眾還印象深刻,是因為導演編劇並沒有把重心落在「喜」上,而是潛心專註在「劇」上。

打動觀眾好比雪中送炭,產生笑點只是錦上添花。而當下的喜劇人,完全弄反了。國內喜劇人,尤其80後一代,創作喜劇時,會習慣性地代入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的思維模式。星爺對這代人的影響太深了!但,周星馳只有一個,周星馳是不可複製的。不打開視野,修鍊自己的獨門絕技,必然會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下場。

電影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但如果每一個情節都靠巧合,來達到意圖中的效果,電影就很容易失「真」,這種電影在人們心中停留的時間必定很短。

看到傻子,觀眾會笑,但那不是高級喜劇!喜劇人何必如此作踐自己!


推薦閱讀:

論搞笑,我只服黑社會

TAG:喜劇電影 | 喜劇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