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受眾的行為意義
控制是施控者實現動機的一種手段,對於施控者而言,手段只是實現動機的一種方式,相比於手段是否高明,他們更加關心的是結果——動機能否實現,而以控制實現動機的形式是特殊的:實現施控者動機的不是他們自己的行為,而是在於受眾做出的行為是否符合預期。
受眾因施控者的影響而做出的行為,這個行為需要反過來能實現受眾的動機,否則這個行為對施控者而言並沒有意義,換句話說,受眾的行為是為了實現施控者的動機。因而,如果我們要找出施控者的真正動機,受眾的行為會告訴我們真相:施控者會從受眾的行為控制中獲得了什麼,意味著施控者的需求是什麼。例如,帕蒂·赫斯特去搶銀行,共生解放軍將會從帕蒂·赫斯特的這個行為獲益,搶銀行是為了獲取金錢,那麼他們控制帕蒂·赫斯特的目的之一就是為錢,事實上,他們當初本來就是為了錢才綁架帕蒂·赫斯特。
在二戰期間,納粹就藉此將自己危險的動機變成了人們那些看起來完全無害的活動。例如在「一切為了勝利!」的口號下,德國民族社會主義教師聯盟被賦予了諸如收集藥草、零碎的物資和食物等一系列的戰時任務(Hahn, 1998, p. 81)。希特勒青年團成員也被要求幫助納粹傳遞信息,或組織送離受到戰爭威脅的市民,或為軍隊挖戰壕、充當嚮導,或摘取可食用或醫用的植物,除此之外,希特勒青年團成員還會挨家串戶地乞討戰爭需要物質(比如金屬和紙張),或前線緊需器材(如雪橇)。女孩則會根據自己能力被分配一些輔助工作,比如為他人處理家務或照看孩子,按定額幫助分配口糧,服務鐵路運輸等 (Noakes & Pridham, 2001)。參加這些活動的人數並不低,例如在1942年有140萬女孩和60萬男孩在農忙季節幫助農民照看農田 (Keeley, 1974)。青年們被要求做出的上述行為雖然看似無害,但其實都是間接在為血腥戰爭服務。
了解施控者的動機,我們才能了解施控者的行為意義,儘管施控者的動機一般是被掩蓋的,我們難以直接獲悉。從無關者的角度來說,我們獲取信息的數量和途徑更是有限的,這些信息還不一定真實準確,然而心理與行為的內在邏輯關係(見「心理轉化為行為的決策原則」)能幫助我們分析事件的合理性,儘管用受眾的行為來推測施控者的動機並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我們已經觸及到了施控者的內心所想,只需進行適當的驗證,我們就能知道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確。
參考文獻:
- Hahn, H. (1998).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Germany. Oxford: Berg.
- Noakes, J., & Pridham, G. (Eds.). (2001). Nazism,l919-1945 (Vol. 4).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 Keeley, J. (1974). Life in the Hitler Youth. Lucent Books.
點擊返回本部分緒論
推薦閱讀: